查詢系統
電子資源
閱覽服務
推廣服務
設備服務
中心概況
出版品
相關規章
發佈日期: 2024-11-28
類別:館藏導覽
《巴奈回家》由巴奈及徐璐共同著作,記錄在凱道228公園抗爭2644天的日子。它不僅是一本紀實回憶錄,更是心靈的療癒與重塑。巴奈與徐璐以真實的經歷為基礎,探討現代社會中,如何在巨變與困境中尋找自我、家園與心靈的歸屬感....
發佈日期: 2024-11-27
《習巫之路》由導演朱彥銘拍攝,記錄太魯閣族的Lowbing miyu繼承巫醫身分的過程,他的祖母Rabay Lowbing是太魯閣族第八代巫醫,從小就看著祖母行醫救人,啟蒙他對於巫醫的理解。當他意外發現自己......
本書為原住民族委員會(下稱原民會)規劃並出版之「原住民族重大歷史事件系列 」中的「牡丹社事件」,內容共分為5個部分:首先,在〈事件現場 琅嶠與琅嶠十八社〉中說明了事件所牽涉的部落、民族與場域......
發佈日期: 2024-10-30
「玻里尼西亞人到底是如何在廣闊的大洋中遷移擴散?」如果你也有這樣的疑惑,《鳥行之徑:毛利及其玻里尼西亞祖先的壯闊航程》作者Andrew Crowe將與你一起找尋答案。作者Andrew Crowe是紐西蘭......
發佈日期: 2024-10-29
《遇見莫那.魯道》故事改編自1930年發生的霧社事件,內容敘述一名住在都市的賽德克族男孩羅宏彥,因為自身的原住民族身分,屢屢遭到同儕的嘲諷與欺壓,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的身分與定位......
《知識考古學》是傅柯繼《古典時期瘋狂史》、《詞與物》之後的著作,展現他對人與知識關係的思考,並提出「考古學」的概念作為研究方法。傅柯在此書中批判傳統歷史學的線性、連續性敘事,指出這種敘事架構......
發佈日期: 2024-10-28
本書記錄了拉阿魯哇族在歷史迷霧中尋找身分認同、復興文化的奮鬥歷程。拉阿魯哇族是臺灣原住民第十五族,2014年獲得正式認定。作為臺灣唯一信仰貝殼為神的族群,該族人口數約400人,語言和文化面臨瀕危.....
發佈日期: 2024-09-26
南島民族社會中,傳統領袖的定位與價值會有何影響?尤其當所繼承的政治體系正處在被反思和再造的後殖民國家情境中,「傳統領袖」也成為地方傳統與認同象徵的爭辯主題......
1898年,德國人阿道夫.費實(Adolf Fischer,1856-1914)於日本統治初期來臺,事後將為期約3個月的見聞寫成遊記《福爾摩沙踏查》(Streifzüge Durch Formosa)......
發佈日期: 2024-08-28
圍繞著花蓮的「海豐村」(Knibu),主要居民為太魯閣族(Truku),其背景為花蓮的和平村。和平村的開發是因為過去西部的礦產資源殆盡,政府遂發起「水泥產業東移計畫」規劃「和平水泥專業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