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之路:人權系列影展暨映後座談《我家門前有大河》新北場
時間|2024年9月29日
地點|國立臺灣圖書館 1F簡報室
主講|馬躍•比吼(《我家門前有大河》紀錄片導演)
主持暨與談人|張菁芬(臺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
文/En、圖/國家人權委員會、國立臺灣圖書館、故事StoryStudio
紀錄片《我家門前有大河》由導演馬躍‧比吼執導,曾入選第7屆臺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臺灣獎,以臺北三鶯部落的拆遷議題為拍攝主軸,呈現徘徊在都市與部落間的都市原住民所面臨的居住、政策及原漢關係等問題。本場講座邀請《我家門前有大河》導演馬躍•比吼與臺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張菁芬一同分享原住民族的居住正義。
《我家門前有大河》描述來自臺東阿美族一家人,北上討生活,於新北市樹林區(前樹林市山佳)居住。不過,由於工作機會低,父親又在工作中受傷,因難以適應都市生活及高房租,最終搬至三峽鶯歌橋下的三鶯部落。三鶯部落在1994年至1998年間,多次被強制拆除,他們被迫搬遷至「三峽隆恩埔段原住民短期安置所」,卻又因房租與生活習性差異,於兩年後選擇回到三鶯部落,然而又再度面臨房子被拆的問題。
影片播映結束後,張菁芬副教授從身為社會工作者的角度分享自身觀影感受,在社會工作裡常會看到不同處境的人的生活,可能面臨比較辛苦的狀況,或因為社會結構的關係難以翻轉人生,雖說人權是每個人的基本權利,但如何落實到生活,人的需求又該如何被尊重。從影片裡可看到主流社會文化與族群部落文化上的差異,就像隆恩國宅,橋上的人從公部門的觀點,站在所謂我覺得他這樣比較好的視野去提供我們覺得他需要的服務,但國宅真的是他們需要的嗎?以漢人角度出發的公寓規定去規範他們,對原住民族而言,其實是一種束縛。從影片中的居住權來說,到底如何從族群文化脈絡去理解居住?每個人追求的生活皆不同,但在人權的思維裡我們是否可以尊重每個人對於人權的想像。
接著由馬躍‧比吼導演分享以三鶯部落作為紀錄片拍攝主題的契機,《我家門前有大河》為《天堂小孩》的後續追蹤,兩部紀錄片皆以臺北三鶯部落的拆遷議題為拍攝主題,馬躍導演以追蹤的方式,拍出三鶯部落的拆遷及部落小孩的生活,利用10年前與10年後對比,透過鏡頭讓孩子來說話。
馬躍導演大學專業為世新廣電系,小時候住在花蓮玉里,住家旁為秀姑巒溪,因此從小便對水有深厚情感。來臺北後卻發現臺北的河川、溪流為堆積垃圾的區域,跟阿美族人對於水的想像不同,由於喜歡拍照,於是開始拍攝臺北河川、溪流,希望能從河川的角度拍出不同的觀點。
1997年馬躍導演因看到電視報導關於三鶯橋下居住議題,便前往拍攝,並透過恩加基金會活動於每週六、日至三鶯橋下教導小朋友讀書,因此結識了片中美華一家,後來導演把這些照片及影片剪成14分鐘的《天堂小孩》紀錄片。《天堂小孩》為何叫天堂?那裡不是垃圾山嗎?馬躍導演解釋,對阿美族而言有水的地方就是天堂,有河水就有食物來源,這就是屬於阿美族的生活。2008年導演聽說三鶯部落又要面臨拆遷,便重新回到三鶯橋下,遇見了當年那群小朋友,他們都長大了卻還住在原來的地方,他們沒有離開那裡的機會,經過那麼久的時間又再度面臨相同的命運,讓導演決定拿起攝影機開始記錄這群人。從橋上(媒體、北部居民)觀點來看三鶯部落,多為妨礙市容觀瞻、違法等說法,因此導演期望能從橋下拍出屬於橋下的觀點,以不一樣的角度來分享不同的意見。
在片中這群小孩的心中,即便有國宅公寓可住,但他們仍努力地想回到橋下那塊靠近水源、靠近土壤的家,因為他們是傍水而居,取之自然的「共食」民族,三鶯部落是他們的家鄉,是生長與記憶的起點。《我家門前有大河》呈現了移居都市原住民族孩童的心聲,對三鶯部落的族人來說,這條河流不僅提供生活必需的水源,還是文化儀式的場所,並且象徵著族群的集體記憶與身份。馬躍導演透過這部紀錄片拍出都市原住民族的居住議題、經濟以及教育困境,希望我們站在原住民族的角度思考,如何從族群文化脈絡去理解他們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