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 images has been designed using resources from Unsplash & Pixabay & Pexels & Freepik and some icons from Flaticon

原住民環境中的研究者倫理

原住民環境中的研究者倫理
時間|2024年10月5日

地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文薈廳

主講人|Richie Howitt (教育部玉山學者、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講座教授)
對談人|Dana Powell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副教授)、林益仁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教授兼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主任)、Ciwang Teyra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Danubak Matalaq (高雄市國昌國中專任輔導教師、原住民基層教師協會理事)

文/JL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於2024年舉辦「與/玉山對談」系列活動,由教育部玉山學者Richie Howitt教授擔任講座主持人,並邀請五位與談人共同討論在從事原住民研究時的研究倫理與角度。

Richie Howitt教授首先以其豐富的學術經驗和多年的研究為基礎,從澳洲原住民研究的相關議題出發,說明了研究者應如何尊重原住民社群的知識與權利,並在學術研究中建立信任與尊重。他強調,作為非原住民的研究者,應摒棄過去以主流視角解釋原住民文化的做法,反之應該要以謙虛、開放的態度去理解原住民的歷史、知識體系和文化價值,並在研究過程中讓原住民成為真正的合作者,而非研究對象。

接著,Dana Powell教授則分享了她在參與社會運動和學術研究時所面臨的挑戰。她指出,研究者必須兼顧自身的學術責任和原住民的權益,這需要持續地與當地群體對話交流,研究者也必須在研究過程中不斷地反思與提問,以確保研究不會造成社群被進一步邊緣化或誤解。Dana教授強調,研究中的倫理不僅在於研究方法的選擇,更關鍵的是如何與當地社群建立互信,應該避免學術研究變成單向剝削的過程。

林益仁教授則分享了自己進行原住民研究的心路歷程,他坦言,身為非原住民的研究者,時常會感到些許不自在。然而朋友的一番話讓他大受啟發。朋友告訴他,原住民研究的成功標準,其實是達到「多餘」(Redundancy)的境界,也就是外部研究者所做的工作已不再被需要,而是能由原住民來做時,才真正達到目標。林教授強調,參與原住民研究需要高度的反思與自覺,但這並不表示研究工作僅限於原住民,反而應該鼓勵更多有心的研究者投入此領域,共同促進理解與尊重。

Danubak Matalaq 博士分享自己在進行研究的過程中,也可能會不自覺地帶著殖民視角來觀察自身文化。殖民主義與現代性的發展緊密相連,因此無論是原住民還是非原住民,對於這些深層影響都必須保持高度警覺。舉例來說,若將原住民族文化視為靜態、不變的存在,彷彿原住民只能以百年前的文化來應對當前的問題,這種觀點不僅片面,還可能扭曲文化的真實樣貌。

Ciwang Teyra 教授則分享踏入學術研究至今的動力。以往在政府制定政策及資源分配的過程中,原住民經常被期望要能「自證」,證明自己的身份、文化及語言等,而這些標準往往是由專家學者來判斷,也因此,Ciwang教授期待自己成為那個專家,而能更務實的協助改變現況。Ciwang老師分享自身與研究課題的連結,以及自己如何找到定位後,亦期許未來學術界能有更廣闊的空間,提供給有志從事原住民研究的夥伴。

最後,Danubak Matalaq 博士則分享自己從事教育工作的觀察,在一般的教育體制及框架中,有許多原住民或非原住民教師在協助學生學習傳統文化時,都需要克服重重困難,而相關場域的研究者在過程中也應該要能夠時常思考研究者的介入如何協助基層的文化傳承,而不是僅限於將原住民文化視為學術分析的材料。

此次講座透過五位在不同場域從事原住民研究的學者對談,除了讓與會者對於原住民環境中研究倫理有基本的認識,也透過經驗分享與交流,強調了學術研究當中,應透過具體行動來保障原住民社群的話語權以及文化主體性。在講座的最後,敘畫(scribing)師Jayce跟Crystal也分享如何將「與/玉山對談」系列活動的對話以及討論內容繪製成圖像,運用視覺藝術呈現講者們所傳達及探討的議題。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