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 images has been designed using resources from Unsplash & Pixabay & Pexels & Freepik and some icons from Flaticon

【圖書】看得見的臺灣史.人間篇

《看得見的臺灣史.人間篇:30件文物裡的人情與世事》

石文誠 主編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23

 

文/Mutulavay

面對當代博物館思潮、後疫情社會及國際地緣政治的多重變局,「文化平權」、「知識平權」又該如何在博物館中展現呢?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作為典藏島嶼人民生活經驗與歷史記憶的首要機構,將以何種新思維、新行動,讓世界看見展館,欣賞臺灣?

本書結合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14多萬件文物、超過70場的特展內容,透過跨領域共筆及史普書寫的多重途徑,提供給民眾更多元、有趣的閱讀品味。《看得見的臺灣史》書系規劃為「空間、時間、人間」三部曲形式,三本書籍選擇30件代表性文物進行介紹與敘事,並由各篇主編撰寫導讀。其中,「人間篇」呈現臺灣複雜的移民歷史與殖民經驗,從多元族群觀與社會生活視角述說島嶼人群的故事。

「人間」顧名思義談的是人世間的故事,本書提出30件文物裡的「世間人」的故事。第一大主題是〈多元臉譜:大時代之人〉,敘述在 10個大時代與大環境的轉折變化下,個人如何處世?做出怎樣的改變與選擇,又或是被時代浪潮推著腳步快慢不一的前行? 1874年牡丹社事件,被日軍俘虜至日本,且受到日本化教育的排灣族少女阿臺(Aljuy),同年6月26日《東京日日新聞》報導的錦繪中,畫面呈現少女及三位日本士兵,一位士兵從身後架住阿臺的雙臂,另一位以跪姿為阿臺套上大紅色浴衣,第三位士兵則是朝向阿臺走來。而阿臺頭部低垂著,面色似無表情又似無奈。報導上方文字提及,西鄉從道都督贈送阿臺這一身漂亮的衣服,而阿臺的裝扮,在隨著航海技術發展及帝國勢力擴張的19世紀,又被賦予什麼樣的意象?

另一個主題是〈人群往來,複合的人群〉,從各個人物在擴大到人群、群體的概念。此主題中「交換物資的人」介紹清代「建興庄公館漢人給望仔立社領取物資」的二片木籤,見證屏東縣來義鄉望嘉部落排灣族人與枋寮地區漢人的交易行為與族群互動關係。從木籤上殘留的資訊可推知,藏品是1812年(嘉慶17年)建興庄與望仔立社之間使用的木籤,這或許象徵官方所賦予與原住民族部落交易的合法權利,亦可解讀為清代原住民、漢人、官府三方折衝、協調、合作下的見證物。

書中談及不同個體與群體的故事,從島嶼到海洋,從城市到鄉村,從山林到平原,這些人物真實面對的時代影響,可能遠比讀者所知道與想像的更加複雜。讀者亦可從本書的書寫視角,發現不同尺度、不同面貌的臺灣,探索從16至21世紀,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如何描繪和想像臺灣這塊島嶼國度,為它的外部與內部劃出政治、族群以及文化的界線;島嶼上的人們又如何不斷突破和跨越界限,創造出多元而豐富的生活空間,重新找到觀賞文物的角度與趣味。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