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 images has been designed using resources from Unsplash & Pixabay & Pexels & Freepik and some icons from Flaticon

原無疆界知識系列座談會2023秋季號(第一場):部落小米的重現— 田埔部落小米復育的經驗

content-2-1

時間|2023年4月19
地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文學院誠207
主持人| 汪明輝(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副教授)
主講人|芭翁.都宓 (新竹縣尖石鄉田埔部落文史工作者)

 

文/Djupelang

 

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原住民族研究發展中心主辦「原無疆界知識系列座談會 2023秋季號(第一場)」,於2023年4月19日邀請來自新竹縣尖石鄉田埔部落的芭翁.都宓老師,以「部落小米的重現─田埔部落小米復育的經驗」為講題進行相關經驗分享。

 

小米為臺灣原住民傳統作物,然而隨著時代變遷,小米品種幾乎在部落消失。1977年,美國學者Wayne Hazen Fogg博士於臺灣收集到100個品系小米種原帶回美國保存,2011年,再由當時為國立臺灣大學農藝系郭華仁教授自美國種原庫引回臺灣,並保存於國家作物種原庫進行繁殖、保存。芭翁老師說,種植小米是非常辛苦的事情,若無毅力、不堅持、不清楚小米為自己帶來何種影響,會很難堅持下去。芭翁老師目前種植的小米已高達58個品系,共21種找回屬於它們的名字,為重新尋找小米的名字,芭翁老師特地邀請宜蘭地區泰雅族的老人家前至田裡看小米植株幫忙確認其名。

 

芭翁老師清楚知道,小米帶回族群語言、文化,同時也將傳統祭儀再次找回。一開始,其父親不太贊同種植小米,因為種植小米需要花費許多心力和時間,是相當辛苦的農事,也必須舉辦小米祭等諸多事宜。隨著芭翁老師不停歇地至各部落採集、奔波,這期間父親不時地詢問:「不用顧你的小米嗎?」「小米是不是要拔草了?」「是不是要間拔、趕鳥了?」原來,芭翁老師至各處奔波時,父親都有「偷偷地」關心小米的生長狀況,並於適當時機提醒。

 

在林益仁老師的邀請下,芭翁老師於2014年前往不丹參與國際性高山農夫生態聯盟的經驗分享,行前芭翁老師非常擔心語言不通,而有所顧慮,但在林益仁老師與其他隨行的學者和老師的協助下,解決了芭翁老師最擔心的事,這趟遙遠旅程可以無後顧之憂,芭翁老師也很感謝這些學者、老師們,如此地愛臺灣並為臺灣有所付出。國際性高山農夫生態聯盟的非洲國家農夫在進行經驗分享簡報時,看見各種形形色色的小米,芭翁老師腦海浮現yaki和yaya在部落耕地時的畫面,反思著為何小時候經常食用的小米,現今在部落已消失?而非洲國家卻仍保存?原來是因為「保種」,每位農夫家,屋頂顏色皆不同,其代表一種物種,窗戶、門的顏色代表種子,藉由各家不同的顏色分辨,並透過交換進行保存。芭翁老師當下心情感到非常難過,為何其他國家願意為此努力,但反觀臺灣呢?於是在此機緣和悸動下,透過各領域專家學者的協助,展開並推動「小米方舟保種計畫」。

 

芭翁老師無奈中又帶著雀躍的心情向我們訴說,每到這季節的到來都會很惶恐,因部落長輩們都在提醒著:「要間拔囉!」間拔是指種植小米之間的距離,種植距離不可以太近,部落老人家說必須為「一個腳掌」(25–30公分)的距離。芭翁老師最常被問:「種植小米可以帶來什麼?為什麼要這麼堅持小米?」芭翁老師再次強調,種植小米並非為帶來經濟利益,是為了帶回語言和文化。間拔過程中看見部落長輩們的互動、彼此換工協助,雖然種植經濟作物可以帶來生計,但當各戶農家趕著收成自顧不暇時,實難至別戶人家協助。

 

部落老人家曾說以前整整3年未下雨,於是將地瓜莖部帶至河邊種植,前年遇到乾旱時,雖然有田水可以澆灌小米,但芭翁老師堅持不這麼做,即使小米已彎腰、倒下;當時有位84歲的yaki便跟芭翁老師說:「你的小米在游泳了。」意思是指小米的根不斷地向下扎根,為尋找濕氣,讓自己存活,沒想到幾天後的降雨,小米又重新挺直、站立了!許多傳統知識和種植技術,皆是從種植小米時獲得,部落長輩指導著哪裡做錯、應該怎麼做才對,這或許也是讓芭翁老師得以堅持至今的動力。

 

2023年是「國際小米年」,芭翁老師與鄰近部落學校合作辦理以小米為主題的文化實驗課程、小米方舟教室等;外部則與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合作辦理小米主題常設展、空中小米實驗花園;國立中山大學的南島民族語言文化專題,從小米復育找回泰雅族語和種植文化;霧峰農試所,以及藉由小米方舟連結部落脈絡、客製化規劃體驗課程。芭翁老師期許得以透過小米方舟體驗教室與臺灣各地連結,讓更多人認識和理解小米,以及泰雅族文化內涵。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