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 images has been designed using resources from Unsplash & Pixabay & Pexels & Freepik and some icons from Flaticon

【圖書】牡丹社事件 : 1871-1874

《牡丹社事件 : 1871-1874 》

林修澈 著

原住民族委員會,2020

文/tjaiwan parilaw

本書為原住民族委員會(下稱原民會)規劃並出版之「原住民族重大歷史事件系列 」中的「牡丹社事件」,內容共分為5個部分:首先,在〈事件現場 琅嶠與琅嶠十八社〉中說明了事件所牽涉的部落、民族與場域。因為事件發生,促成地方行政區劃產生演變;除簡介排灣族民族支系外,本書亦透過文獻資料,指出所謂「十八社」應為概略計數、非實際數目,其事件中的牡丹社及高士佛社社內人數各達250人及190人,比之當時領導諸社的豬朥束社僅74人,頗有大社之姿。

在第二部分〈事件始末 「牡丹社」驚動亞歐美〉中則詳述事件發生的經過,包括琉球漂民如何因納貢遇海難,被迫於恆春半島登陸,後因誤會遭遇排灣族人殺害,倖免者得當地客、漢人收留,終於輾轉離台。而此遇害事件更引發1874年,日本明治政府因內政(琉球之藩屬問題)及外政(日清帝國主義之爭)等複雜因素,決議以究責之名出兵臺灣。最後在同年的10月30日,日清雙方簽署「北京專約」,整起「牡丹社事件」方告落幕。

本書第三部分則有別於過往的歷史研究,僅單就事件本身進行書寫與記錄,考量牡丹社事件實為國際事件,涉及多方立場、紀錄與詮釋,因此在呈現上擇以〈「臺灣出兵」 真相為何?〉(日本國)、〈島民遇害 王國存廢〉(沖繩琉球)、〈日軍侵臺vs. 中國治臺〉(臺灣官方)、〈唯一受害,臺灣人民〉(臺灣新觀點)、〈我族領土,不容侵犯〉(在地‧排灣)等問題面向,試圖提供各方觀點,釐清歷史真相。

在第四部份〈歷史行旅 走恆春,讀琅嶠〉中,則期望藉由三天兩夜的行程,透過199及200縣道,帶領讀者實際走訪恆春半島──看見日軍攻臺的路線和收留漂民的客家庄、感受石門古戰場的遼闊與悲壯、認識舊社的遷徙與分布,最後走在事件發生後蓋成的恆春古城上,再一次地懷想事過境遷的歷史事件。最後在〈紀錄研究 相關文獻〉,本書也整理了共362筆、涵蓋1874年以前至2020年左右與「牡丹社事件」相關的文獻資料,除供參考外,更能顯示各個時代對事件本身的注意與研究成果。

本書書名的副標題用排灣族語寫著:“na masan pacugan i sinvaudjan”。 “sinuvaudjan”是指今屏東縣牡丹鄉,“na masan”有「成為」的意思,而“pacugan”則為「意思、意義」,在此延伸為「事件」──這或許也正意味著本書透過文獻與口傳資料的整理以釐清事件的真相,更期待因著本書的出版,能夠為事件所牽涉的各方人群找到歷史之外的當代意義。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