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素華 著;徐志宏 圖
小兵出版,2014
文/tjaiwan parilaw
《遇見莫那.魯道》故事改編自1930年發生的霧社事件,內容敘述一名住在都市的賽德克族男孩羅宏彥,因為自身的原住民族身分,屢屢遭到同儕的嘲諷與欺壓,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的身分與定位,但偶然得到一個幣值二十元的紀念銅板──上面刻有「莫那.魯道」的頭像,竟讓從事粗工卻整日買醉的父親說起離鄉背井的往事,也開啟了男孩的「返鄉」之旅。在一次與表兄弟姊妹們的山洞探險中,男孩竟回到過去,遇見了莫那.魯道與馬赫坡社的族人們。男孩重新遭遇了一次當年的「霧社事件」,看見日治時代下族人們的生活與莫那.魯道做為領袖的選擇,也從中學習了許多屬於賽德克族人的文化意涵與生活技藝。
作為一本寫給青少年的讀物,作者透過小男孩的視角,從一開始對自身身分的排斥與迷惘,到穿越時空參與霧社事件後,男孩深刻地認識到賽德克族文化的意義與重要性。就如同紋面的意義、死後的「靈魂家園」、鳥占與狩獵等,都教男孩進一步反思:什麼是「真正的賽德克族人」。而除了文化傳統的內涵與意義,作者也巧妙地以「觸犯禁忌的家族」與伊娃娜的故事,邀請讀者反省「惡靈」在傳統與當代的意義。誠如書中男孩的思索:
「也許濃得化不開的黑暗,不是惡靈,是人們的偏見;也或者偏見,就是惡靈本身。」(P148)
被視為觸犯禁忌的伊娃娜家遭到族人的排擠,就好像男孩因為原住民族的身份遭受來自同儕的惡意一般,看似「其來有自」而無可撼動,卻是在社會上無時無刻都在真實上演的日常。故事中男孩選擇為伊娃娜挺身而出,最終幫助她走上彩虹橋,也象徵著男孩將透過這段旅程找回自己的認同,終於成為賽德克人、成為真正的「祖靈的孩子」。
書末,作者在「問題與討論」中也列有關於身分與族群認同、跨文化意涵、傳統與創新等議題的提問,期待帶來更多的討論與對話。已然發生超過120年的霧社事件,有其複雜的時代背景與部落族人當下難以言喻的選擇,但作為歷史的一幕,作者透過文字使讀者再一次遭遇事件始末、讓莫那.魯道現身說法。但這並不是為了釐清事件本身隱晦的真實,而是期許帶來新的意義──重新審視當代臺灣社會中族群與身分認同的課題,希望走過時代之後,彼此理解、相互尊重的日常,能被現在的我們所遇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