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友煌 著
新自然主義,2018
文/Yuhyen
《貝神的召喚:穿越南鄒迷霧的拉阿魯哇》一書記錄了拉阿魯哇族在歷史迷霧中尋找身分認同、復興文化的奮鬥歷程。拉阿魯哇族是臺灣原住民第十五族,2014年獲得正式認定。作為臺灣唯一信仰貝殼為神的族群,該族人口數約400人,語言和文化面臨瀕危。本書聚焦於拉阿魯哇族獨特的十二貝神信仰,並以報導文學方式記錄其從「南鄒族」的錯誤歸類中走出、爭取正名、語言和文化復興的努力。
書中首先描寫拉阿魯哇族如何重新建立族群身分認同。由於歷史上長期被誤認為鄒族的一部分,該族在尋找自身的過程中面臨許多困難。正名運動中,族人逐漸意識到自己獨特的文化和信仰,尤其是貝神信仰,成為族群認同的核心象徵。書中詳細描述了這一過程,並反映了族人面對身份迷失的徬徨與找回自我的堅定信心。
接著,書中深入探討拉阿魯哇族文化復振的艱辛歷程。這個過程不僅涉及文化傳承,還包括族語教育。老、中、青三代在復振文化的過程中扮演不同角色,既有合力推動,也面臨焦慮和矛盾。書中特別強調女性在語言文化復振中的特殊角色,並展現她們在這一過程中的微妙心理及傑出表現。
在語言教育方面,書中記錄拉阿魯哇族如何透過沉浸式族語教育推動母語傳承。由於族語瀕危,族人採取多方合作的方式,包括與教會神父合作開發教材、舉辦族語學校等。在教育的推動下,族語復振取得一定成效,年輕一代逐漸學會並使用族語,這也讓族人看到語言復興的希望。
書中還描述族群在現代社會中如何應對外來文化的壓力。拉阿魯哇族面臨布農族與漢文化的同化壓力,但族人展現堅韌與策略性應對,他們不僅捍衛自己的語言和文化,還積極參與各種社會活動,努力在現代社會中找到平衡點。
此外,書中也回顧拉阿魯哇族與客家人的接觸,漢人進入拉阿魯哇族傳統領域進行開山採樟,帶來文化衝突與融合。這段歷史不僅影響族群的發展,還形塑族群的重要人物游仁貴的身世。書中以類小說的筆法生動重現這一歷史過程,並探索拉阿魯哇族在日治時期皇民化運動中的遭遇,特別是族人被迫放棄貝神信仰的經歷。
本書末篇以現代詩創作回應拉阿魯哇族矮人傳說,這段充滿神話色彩的故事展現了族群對過去的回憶與現代的啟示。書中強調拉阿魯哇族的文化與信仰在歷經風雨後,依然是族群內部團結的基石,也是一種對外表達族群存在感的方式。
《貝神的召喚》不僅是一部記錄拉阿魯哇族文化復興的書籍,更是一部關於少數族群如何在全球化與現代社會中找回自我、捍衛傳統的典範之作。透過文學、歷史和報導的多重視角,作者李友煌成功呈現拉阿魯哇族的奮鬥與希望。這部書為讀者揭開拉阿魯哇族的神秘面紗,讓更多人認識並尊重這個小而堅韌的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