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 images has been designed using resources from Unsplash & Pixabay & Pexels & Freepik and some icons from Flaticon

【圖書】編起部落生活記憶

《編起部落生活記憶:黃藤與苧麻》

Atul Taisnunan(田主聖)、劉曼儀 著

慢移生活工作室,2023

 

文/tjaiwan parilaw

「慢移生活工作室」主理人劉曼儀,原為山林工作者,主職為動物調查。2007年因參與臺東內本鹿返回舊部落、重建舊家屋的行動,而開啟了與布農族部落的長輩們共同合作的一系列山林課程。2017年起,因辦理每年兩次的卓溪藤編傳習課程,劉曼儀結識了太平部落的tamaVava(余青山);2019年更因花蓮縣文化局的再造歷史現場計畫,承接布農族傳統編織技藝的傳承計畫──「慢移生活工作室」也因之成立。2022年,卓溪地區藤編人才的培力已邁入第6年,開始在鄉內推動網袋編織與種植苧麻和取纖的工作。為了讓藤編傳習的成果能夠繼續發展,以達到「從學員到講師」的實踐,這回辨理課程以延平鄉永康工作室為據點,推展從採集、處理纖維、捻線到編織,逐步完成屬於自己網袋的苧麻課程。本書內容即為部分計畫成果的實踐,同時也能作為在地知識的紀錄。

本書主要分為兩個部分。

〈黃藤篇〉主要紀錄藤編課程,地點位在卓溪鄉最南邊──石平部落(Sikihiki)的石平分校(已廢校)。因部落曾參與社區林業計畫,附近因林區管護而有規劃步道,黃藤數量豐富,因此課程就從採集黃藤開始,一步一步帶領學員從抽藤、剪藤、去節、洗藤、剖藤,最後曬藤,然後削藤作料、起編,經起底、立身、補底、加框、纏繞等編織技術,一個Palanganqaipi(扁形揹籃──狩獵揹藍)才算真正完成。

除了記錄布農族傳統狩獵揹籃繁複的技法與製作工具,本書也同時記錄了布農族部落中常見的三種藤籃:Palangan(農作揹籃)、Palanganqaipi(狩獵揹藍)與Palanganqaiiu(小偷揹籃),彼此編織技法、功能的異同與背後的文化意涵。

第二部分的〈苧麻篇〉主要記錄本次苧麻纖維的課程。從處理苧麻開始,學員須下田採收苧麻,而後剝皮保濕、刮麻取纖、浸泡石灰水、洗淨、打鬆纖維,最後曬麻。捻線部分,則要先鬆麻、析麻、捻線、接線,最後燒去多餘毛絮,然後才能開始以苧麻線起編,製作自己的Sivazun(女用揹袋)。

布農族的網袋也有三種。有主要用於揹負較大、較重物件的Davaz(男用揹袋);男女皆可用、以揹負輕便物件為主的Taukan(揹袋);以及本次課程要製作的Sivazun(女用揹袋),主要是女性外出採集所用。透過本書整理,亦能看見布農族網袋的編織技法與其功能相應,造就不同網袋的類型,承載著過去男女生的生活樣態與分工。

書中每篇的最後也都收錄課程參與人員的心得與結業小語,記述從講師、助教到每位學員學習到實踐部落傳統工藝的心路歷程。就好像其中一個學員提到的:「一個計劃是否成功的關鍵,在於如果計畫終止了,這些事情還能不能被學員延續下去。」本書作為紀錄,或將成為這句話的見證,繼續「編起部落生活記憶」。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