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 images has been designed using resources from Unsplash & Pixabay & Pexels & Freepik and some icons from Flaticon

【圖書】看不見的文字 : 時代挑戰與一名布農祭司的回應

《看不見的文字 : 時代挑戰與一名布農祭司的回應》

王威智 著

臺北:蔚藍文化,2023

 

文/布朗

「祭事曆」又稱「板曆」、「繪曆」、「畫曆」、「曆板」等,是布農族極具代表性的文化意象,從布農部落、公家機關到學校皆經常可見以此圖紋為素材的牆面裝飾或者意象展示。「祭事曆」做為被廣泛使用的族群意象,其來源與圖紋意義卻十分神祕,甚至,「祭事曆」創作者的後代直至近幾年才知曉,流傳在各地的祭事曆原來是源自祖輩之手。而回溯起祭事曆的誕生,也不過是近130年左右的事。

1925年(大正十四年),由Qanituan(加年端)社祭司Talum Mangdavan所刻的祭事曆出現在「始政三十年紀念展覽會」,並於同年8月25日的《臺灣日日新報》中被大篇幅報導,世人首次知曉祭事曆的存在。被視為沒有文字的臺灣原住民族群之中,居然擁有曆法的概念與接近文字的紀錄,使得當時日本殖民統治者感到驚奇,亦不得不重新思考臺灣原住民族的「開化程度」。但是,Talum Mangdavan所刻的祭事曆,並非第一塊祭事曆。在目前所知的文物與文獻中,最早的祭事曆,是由Talum Mangdavan的父親Laung Mangdavan所做,而這塊祭事曆也是全臺灣目前普遍使用的祭事曆圖像。

為了追索這項令人驚嘆的文物,王威智《看不見的文字》以19世紀布農族Qanituan(加年端)社首創的祭事曆為主題,從八件已知的祭事曆(包含仿/複製品)文物典藏故事、日治時代的報刊、風俗誌、官方文獻等多種來源進行抽絲剝繭、對比判讀,探詢「祭事曆」記載的圖文意義,以及背後的故事。

傳統布農族社會高度崇尚小米,是馬淵東一眼中的「農耕之民」[註1] 。為了祈求小米農耕過程一切順利,布農族繁多的祭儀幾乎多與小米有關(一年之中有八個月份有祭儀),並由身為祭團領導者的祭司告知祭團成員舉辦或參與祭儀。在過去,祭司通過觀察天象來推定何時並如何進行祭儀,且祭儀知識專屬祭司,其擁有與傳承具私密與封閉性,他人無法得知(亦怕遭受詛咒)。或許,每位祭司心中都有一塊秘密專屬的年度祭儀備忘錄,但為何1890年代的Laung Mangdavan決定拿起一塊木板刻下心中的祭事曆?回應本書副標題「時代挑戰與一名布農祭司的回應」,面對難以掌握的世界變局(外來統治者的介入)以及對文化傳承流失的憂心,Laung刻下祭事曆並傳承給下一任祭司──其子Talum,Talum追尋父親腳步也刻下自己的祭事曆,布農族祭祀知識傳播方式發生了變化(從口傳到刻下接近文字的抽象圖文),刻紋的力量來自承擔文化重責的祭司──其深刻的憂慮以及面對未知的主動性。

正如Laung所預感,今日的布農族後代已不再以農耕小米為生,小米相關的祭儀日漸式微。典藏在博物館中的祭事曆凍結了百餘年前的傳統智慧,並在機緣之下由阿之寶團隊挖掘其來源,本書《看不見的文字:時代挑戰與一名布農祭司的回應》的作者也是參與者之一。其在本書自序中寫道:「祭事曆是令人驚嘆的文物,但與其說對它──特別是其符號/圖紋──感興趣,更令我好奇的是涵義複雜的符號為什麼問世、何時問世,以及被視為文字這件事是否展現任何積極的意義 」[註2]。透過本書,我們略能領會到布農族傳統智慧的廣博深邃,並體會布農族先人Laung Mangdavan在面對族群未知的命運時,為傳承文化所展現的睿智與前瞻,十分推薦閱讀。

在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的牆面上,也有一幅以Laung Mangdavan「祭事曆」為主題的刺繡藝術品,站在布農族先人的肩膀上,創作者進一步將原本直線的兩端相接成為一個圓,透出一種「周而復始」的永恆力量,有如一份集結跨世代的期許與祝福──為這座島上努力生存的人們。

 

※關於祭事曆,您還可以參考:

《布農。密碼——祭事曆的故事》;海樹兒.犮剌拉菲、王威智、陳秀美著;阿之寶,2023出版。

LiMA新聞世界第524集【布農。密碼-祭事曆的故事】

 

[註1]引述自《看不見的文字 : 時代挑戰與一名布農祭司的回應》,p153。

[註2]引述自《看不見的文字 : 時代挑戰與一名布農祭司的回應》作者自序,p7。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