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 images has been designed using resources from Unsplash & Pixabay & Pexels & Freepik and some icons from Flaticon

【圖書】食在.一起

《食在.一起:kaadaadaan飲食記憶誌》

林慧珍 主編

財團法人東台灣研究會文化藝術基金會,2022

 

文/tjaiwan parilaw

本書以「micadiway to futing i ‘alu溪流.漁撈」、「midateng i lutuk山上.採集」,以及「kaacangan no niyaru’聚落.節慶」為主要章節,串起電光部落中的山海記憶與祭儀節慶,希望紀錄約莫1960年代以來,居住在電光聚落的居民與族人們在與環境互動後,所留下的飲食文化與記憶故事。

電光即關山鎮電光里,居民以阿美族人為主。阿美族人稱此處為「kaadaadaan」,意指這塊土地原先為卑南族人的傳統領域,後到的阿美族人因而被要求納貢,因此稱卑南族人是敵人(ada)──「kaadaadaan」,有我們敵人的地方。到了日治時期,東臺灣咖啡產業株式會社曾在此處進行咖啡栽培,人力需求上升,來了許多客家移民。而當時的三農場、咖啡會社及下農場(即今東興、廣興及南興聚落)就是移民聚落的所在地。1950至1960年代因應高經濟作物──香茅草栽種需求,使得許多西部移民紛紛搬到此處來,廣興、中興、南興等地人口大增。當時移民以閩客及平埔族群為多,更加豐富了電光聚落的人口組成。

首先,本書在「溪流.漁撈」中以文字記錄電光部落所倚靠的卑南溪溪流環境與傳統地名,從中也得以看見阿美族人對其生活領域的理解,是與自然環境長久互動後的結果。如溪名Citemengan,是指水鳥叫聲「temengan」而得名,又如溪名Makrahay,名字中有krahay,意指退潮、沒有水。可見族人對地域的命名來自對環境的觀察與理解。接著透過溪流環境的傳統地名與mikesi河祭儀式,幾近消失的傳統味道monamon醃魚,從製作漁筌、下溪捕撈到醃製;以及採集然後涼拌水綿damay,這些記憶中的味道都被一一記錄下來,得以重現。

在「山上.採集」的「山上生活環境地圖」中,同樣可以透過這些位在淺山的傳統地名看見族人與環境及動植物頻繁互動的生活樣貌,如Citumayan,是指熊出沒的地方、Lifanger是指有很多臺灣胡椒的地方。接著,川燙及蒜炒構樹雄花、藤心湯、稻草菇湯、燒酒雞湯、山棕心湯等,這些一道道取自日常環境的記憶美食就跟著地名出現。而這些食物也承載著族人們的勞動故事與遷徙經驗。

在「聚落.節慶」中則指出電光聚落以農作時令為主的生活樣態,並以malikuda(年祭)及mikesi(河祭)作為當地阿美族現今最為重要的祭儀儀式。祭儀當中,irang no diyong豬血肉湯則是特殊的存在,象徵著部落共享的文化;而製作酒麴與釀酒,更是感謝祖靈、敬賀與祝禱不可或缺的媒介,因此雖然師承自池上大埔村的恆春阿美族耆老,電光部落的張萬生頭目仍持續推廣教學,希望保存傳統知識,復振在地文化。

阿美族常見的siraw(醃肉)、’okak a siraw(醃肉骨)、傳統客家點心──假柿仔、芋粄、艾粄、羊奶埔雞湯、酸筍雞湯、中國廣西瑤族的年節料理──三色粽、蘿蔔葉酸菜、木薯涼糕……,這些料理代表著電光部落內不同人群的遷移與記憶,包裹著童年、感恩與思念,交會在一處。如同書開頭所寫:「maharateng ko ‘aredetay o nanoloma’ay no mita(記憶味道,訴說我們來自何方。)」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