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 images has been designed using resources from Unsplash & Pixabay & Pexels & Freepik and some icons from Flaticon

【紀錄片】漂流:羅興亞故事

《漂流:羅興亞故事》

Mélanie Carrier , Olivier Higgins 導演

倍司特數位科技有限公司,2023

 

文/葉芊均

 《漂流:羅興亞故事》記錄羅興亞人的現況,並以主觀敘事者的旁白穿插於影片之中,敘事者的身份同為羅興亞人,但逃往印度一陣子後,才又再回到緬甸邊境與家人重聚。影片整體氛圍以詩意為基底,娓娓道來羅興亞人顛簸、波折的遭遇,適合初接觸羅興亞人議題的觀眾作為深入閱讀的基礎。

羅興亞人是生活在緬甸的伊斯蘭教徒,多聚集於邊境一帶,近來在國際間因為與緬甸頻傳的武裝衝突而備受關注,尤以緬甸政府進行的種族清洗最為嚴重。而東南亞各國,也無力接納數量龐大的羅興亞人,因此他們輾轉至位於孟加拉邊境的難民營。

羅興亞人經歷長期的壓迫後,2017年在緬甸若開邦展開武裝襲擊,遭遇緬甸軍政府大規模的報復鎮壓,迫使大量的羅興亞人渡河遷徙。影片開頭,在敘事者的引導下,觀眾得知拍攝地位於庫土巴隆(Kutupalong)難民營——是世界上最大的難民營,有超過60萬的難民位於此地。大雨和一地的泥濘,都說明著在這生存的不易,如此艱困的地理條件,卻是許多人賴以為生的棲息地。放晴後,街道上漸漸出現人群,視角轉到一戶人家內,一名女孩回憶起過去在家鄉的生活,豐盛無虞,直到父親被軍人殺害,一家人四處逃難,輾轉至此。另一位男孩則是遭遇槍擊,因此被迫中斷在緬甸的學業,舉家逃難,據他的母親所說,他們在森林中走了12天,男孩身上的傷口不停發臭,苦苦哀求家人不要放棄他,費盡千辛萬苦才在難民營落腳。周遭還有許多數不盡的人有著類似的故事。

他們身上背負著在家鄉經歷的傷痛,以及強韌的生命力。趁著放晴,大人們就地取材,以樹葉枝條建造修補屋頂的材料,集眾人之力加強房屋構造,在下一次大雨來臨前做好萬全準備。孩子們則在學校認真學習,將親眼見證的軍方暴行化為一幅幅圖畫,講述並承受著與稚嫩年齡不相符的事件,甚至是紙張也無法將所有的內容涵蓋於其中,因為他們所遭遇的苦難實在太多了。

影像中每一張無語探問的臉孔,意味著在國際間受難者的統計數據,背後都是一個個真實生活著的個體。時至今日,羅興亞人被迫離開原先在緬甸的居所,放棄原本的社經地位,淪為一貧如洗、不具備公民身份的難民,限額購買日常用品,並不時為大雨水災所苦。更讓人感到心疼的是,當每一位受訪者在講述軍人施加於肉體、甚至是剝奪親人生命的暴行,情緒都是接近平鋪直敘,好似已經講過不下數遍。諷刺的是,至今仍無人可以回應為什麼是他們必須承受這些?而這些苦難的盡頭又在何處?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