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 images has been designed using resources from Unsplash & Pixabay & Pexels & Freepik and some icons from Flaticon

【圖書】寶順洋行─杜特在淡水的見證

《寶順洋行─杜特在淡水的見證》

歐尼基 著;王若萱、李鎧揚、魏逸瑩、黃㵾任 譯

南天書局,2022

 

文/Mutulavay

臺灣歷史見證了多次外力入侵,其中多數以主權交替告終,1884至1885年間的清法戰爭卻是值得關注的例外。清法戰爭起因是為了爭奪現今越南一區的控制權,臺灣因富藏法國艦隊所需要的煤礦,而不幸被牽扯其中,法國雖在戰爭初期攻下,卻後繼無力,無法順利向淡水推進,實現佔領臺灣的目標。

1858年,大英帝國根據《天津條約》將臺灣東北沿海的淡水港納入通商口岸,通商口岸的開啟,意味著繼第一階段17世紀荷蘭與西班牙領臺時期後,臺灣與西方第二階段的互動開始。約翰・杜特John Dodd則是首批前進淡水的英商之一,這位臺灣茶葉出口世界的重要推手曾於《蘇格蘭地理雜誌》(Scottish Geographical Magazine)發表過多篇關於臺灣的文章,而本書卻是其有生之年唯一被正式出版的作品。透過19世紀定居於北臺灣的英國茶商約翰・杜特John Dodd的第一手報導,不只是可解讀其對臺灣商業發展的影響,更可藉由對戰爭敏銳、略帶偏見的觀察手法,為當時清法戰爭的臺灣戰場,提供另一種獨特的歷史視角,以探19世紀定居於亞洲殖民地的外僑移民生活。

另外,杜特本人分別於1882年和1885年兩度透過新加坡皇家亞洲學會發表,對臺灣原住民族的研究成果,主要是觀察記錄分散在北臺灣的原住民族語言,甚至試圖描述臺灣原住民的外型特徵,筆記中也提到當時經濟作物的開發過程。1860年代,樟樹生長於艋舺(現今臺北市萬華區)以南、三角湧(現今新北市三峽區)和大嵙崁(現今桃園市大溪區)以東的低海拔山區,至1884年改種紅薯、藍靛和甘蔗,氣候適合的地方則有茶葉,和漢人移民所種植的稻米,也因為漢人的土地開發,將原住民趕至深山中居住。

其更進一步說明當時島上族群互動的情況,漢人土地掠奪區域從福爾摩沙島的北部,一直延伸到西部玉山腳下,漢人以武力將原住民趕出其獵場,有時掠奪者則是透過計謀、背叛的方式,騙取原住民的土地,也取得他們的性命,只要看到山區的樹遭到砍伐,且被成片的馬鈴薯田和其他作物取代的跡象,即表示這地方有剽悍的漢人開拓者在此生活。在有些友好的邊界附近,部落並不會反對界外開墾,因此雙方經常會以口頭達成協議,只是當漢人未履行約定,而發生爭執造成兩敗俱傷,剝奪了彼此在土地上的生存權。

19世紀對臺灣而言是過渡期,不只是與國際間,亦包括與清帝國的關係。隨著各國對臺灣的興趣提升,清政府更明確表示,其要捍衛這塊邊疆領土,臺灣在開港後的景況,顯示出臺灣在文化與政治上與清帝國的依附關係。藉由杜特的視角,不只聚焦在與本地居民的連結關係,也為多元的族群歷史進行跨時空的見證。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