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 images has been designed using resources from Unsplash & Pixabay & Pexels & Freepik and some icons from Flaticon

【圖書】流離之書

《流離之書:跨界移動紀事》

金其琪 著

左岸文化,2022

 

文/葉芊均

《流離之書》集結記者出身的寫作者金其琪的報導,內容涵蓋臺灣、香港及中國三地的跨界移動故事,也反映了作者自身的移動歷程。本書內容雖是跨越了地理位置、空間與時間,看似相互毫無關聯,卻皆回歸且交疊到相同的主題——流離,說明報導中人物的遷徙和(相對)邊緣的位置,也體現作者的人類學背景。

 

其一篇章〈靈魂的事〉主要講述來自花蓮縣吉安鄉薄薄社巴奈・母路老師的故事,巴奈老師原使用漢名林桂枝,其對部落文化相當生疏,也無法與部落耆老溝通,直到許常惠老師的驅使下,巴奈老師衝動地騎著機車便前往貓公部落,當下誤闖僅專屬男性族人的祭典儀式,但卻也意外獲得「巴奈」這個名字,再加上父親的名字「母路」,林桂枝正式成為了「巴奈・母路」。後來巴奈老師認識阿美族的巫師團體Sikawasay(阿美語,擁有神靈的人),並成為Lidaw(里漏)部落的祭師,靈名為Sarakataw。巴奈老師從中獲得認同,並意識到祭儀文化的重要性以及Sikawasay漸漸式微的現實;遂拋下學術研究,專心於儀式當中,找到安置靈魂的生活方式。面臨Sikawasay的前輩逐漸凋零,巴奈老師將自己如何加入Sikawasay以及參與祭儀的過程,委託好友記錄下來,成為紀錄片《不得不上路》,讓靈魂的事得以流傳。

 

篇章〈回到蘭嶼,一個達悟女人的兩種生活〉講述蘭嶼達悟族人的共同生命經驗,其稱臺灣為「大島」,蘭嶼則是「小島」。許多人年輕時便會到大島賺錢養家;然而,在大島生活的原住民面臨不平等的待遇,且工作常受限於學歷,只能從事底層工作。歷經多年後,決定要回到蘭嶼時,卻因為時空隔閡而感生的文化衝突與不適應,造成達悟族文化因年輕世代的出走,而面臨斷層。文中的達悟女子謝福美剛回到小島時,生活方式與大島有所差異,精神層面相當不適應,所幸《蘭嶼雙週刊》的工作讓她重新認識部落的傳統文化,漸漸找回自己是屬於東清部落Siman Yongala的身份認同,並以攝影機記錄族人與家人的身影,包括全家人建造家族十人大船的過程。

 

〈在蘭嶼,音樂可以做到的事〉講述Syaman Macinanao(謝永泉)找回屬於自己部落音樂的故事。其身為傳教員,原先在宗教信仰與部落文化之間衝突、拉扯,權衡過後Syaman Macinanao以教會作為推廣傳統文化的據點,教唱傳統音樂時發現許多年輕人並不理解歌詞的意思,於是決定從族語教學開始,自己也開始使用族語創作歌曲。而後,越來越多人加入傳唱的行列,延續族語學習,也從歌詞中記憶傳統文化中的水芋田和飛魚。這些歌曲錄製成專輯,得以保存得更久、傳達到更遠的地方,Syaman Macinanao證明了即使生活在蘭嶼這塊小島上,透過音樂仍可以做到許多有意義的事情。

 

《流離之書》透過一位生活在臺灣的香港人,透過其視角看見漂泊在外的原住民回到部落、回到家鄉、找回名字和找回身份的故事。一路走來太多的不容易,許多人仍還在前行的路上,他們的背影可供追尋。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