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 images has been designed using resources from Unsplash & Pixabay & Pexels & Freepik and some icons from Flaticon

從《藝術很有事》談歷史、現場與紀錄影像

時間|2023年9月21日
地點|國史館
主講|徐蘊康(公視《藝術很有事》節目製作人)

                                              

文/任嘉芳;圖/國史館

 

「我們應該要有一個質量兼具的藝術節目,在這個時代,它應該要出現了。」—徐蘊康

 

主講者徐蘊康,畢業於政大新聞系,而後至英國薩塞克斯大學(University of Sussex)專攻藝術史。回臺後,面對臺灣媒體藝文內容匱乏現象,徐蘊康嘗試以藝術為主體記錄影像,結合新聞的實地踏查,透過不同面向書寫歷史,《藝術很有事》就此誕生。面對藝術給人帶來的距離感,徐製作人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將節目作為觀眾與藝術間橋樑,廣泛探討國內外局勢變化及重要議題,試圖藉切片式主題挖掘出歷史縱深。

《藝術很有事》於2017年8月首播即造成熱烈迴響,並在2019年榮獲金鐘獎「人文紀實節目獎」;同年,更獲海外美國紐約電視獎「娛樂類生活風格節目」銅獎的肯定。2023年則以「大海吟唱中的夏曼・藍波安」入圍「第二屆臺灣生態環境影展[1]」,讓達悟(雅美)族與大海間和平共存智慧,能被更多社會大眾看見與瞭解。

臺灣的原住民族群,是《藝術很有事》十分關注的議題之一,節目開播至今已第四季,曾伴高俊宏踏查大豹社事件路線,隨潘小俠、王文彥、夏曼·藍波安記錄蘭嶼,也透過大地藝術季的藝術倡議行動,探訪鄒族獵人與曾文溪間的關係。徐製作人採影片輔以文字方式進行演講,就曾製作過的主題內容「說故事」,讓聽眾能藉視覺與聽覺身歷其境,進而產生共感。

 

  1. 高俊宏的大豹社研究

藝術家高俊宏,擅長透過錄像、身體與書寫等形式探討空間、政治、記憶與歷史問題,除了影像與書寫之外,他亦透過長期的田野經驗,涉及了更複雜的社會經濟層面議題[2]

在一次偶然之下,高俊宏踏入了大豹溪旁的萬善堂,自此開始兩年的踏查探勘,將快被歷史洪流淹沒及遺忘的故事,利用自己雙腳記錄下來。而《藝術很有事》製作團隊(以下簡稱製作團隊)更隨高俊宏的腳步尋訪隘勇線遺跡,以跟拍訪談方式,將日治時期早期武力入侵行動層層抽絲剝繭,還原歷史的面貌。

 

  1. 潘小俠.不能遺忘的肖像

1980年,攝影家潘小俠踏入人之島—蘭嶼,自此結下四十餘年的不解之緣,《蘭嶼記事:潘小俠影像1980–2022》一書,不僅以鏡頭捕捉達悟(雅美)族的生活痕跡,更親自蹲點銀野部落,學習並融入族人傳統文化,以親海民族的視角體現直接正義。

製作團隊隨潘小俠老師回到蘭嶼現場,聽老師憶往、和老友相聚,這四十年來變遷的無奈,皆在歡笑與豁達中不經意的顯露出來。一張張銀鹽相紙記錄著達悟(雅美)人的日常生活與歲時祭儀,而在黑白粗糙顆粒的背後,是更多老師對蘭嶼最真實、純粹的情懷。如今小俠老師已仙逝,講者在感慨的同時,也慶幸有將老師的身影以影像留存,讓不能遺忘的肖像,不會被遺忘。

 

  1. 大海吟唱中的夏曼藍波安

有別於山林之於原住民的重要性,出身自蘭嶼達悟(雅美)族的夏曼·藍波安則是以大海作為出發點,撰寫多本海洋文學鉅作,從《八代灣的神話故事》至《沒有信箱的男人》,都能在字裡行間感受到他眼中具生命力又親人的海洋。隨著2022年《大海之眼》法文版[3]的發行,夏曼·藍波安更被法國《Libération》賦予「漁民、潛水夫、作家、詩人、抗爭者」多種身分[4]

《藝術很有事》隨行跟拍夏曼·藍波安在蘭嶼的日常,以最直接的方式一窺達悟(雅美)人的生活。影片以飛魚季節為始,南島民族作結,呈現出夏曼·藍波安獨到的海洋民族世界觀,跨越了土地界線、語言隔閡,一切都是倚海為生、與海共存,而每位族人所吟唱的海洋之歌,就是夏曼·藍波安所謂的海洋文學,只是在缺乏漢字的記錄下,慢慢被歷史給遺忘……。

在演講的問答時間,有聽眾詢問身為一個製作人,如何在眾多社群平台上找到目標客群並造成流量,徐蘊康堅定的說:「雖然數字對於媒體業來說至關重要,團隊也在不斷尋求突破,但最根本的,還是創造『有價值的內容』。即使流量不高,我也相信這些內容經得起時間考驗,並在歷史洪流中,能夠不斷被反覆咀嚼,達到述說、記錄、回應歷史的作用,那一切就是值得的。」

最後,講者在簡報停留在以下這段話,將講座畫上一個精彩且寓意深遠的句點。

 

「歷史並不是過去的事情。那會在意識的內側,或無意識的內側,化為有溫度有生命的血液,不容分說流向下一個世代。」—村上春樹

 

延伸資料:

藝術很有事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insidethearts

藝術很有事官網:https://insidethearts.pts.org.tw/

藝術很有事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pts.insidethearts

 

[1] 臺灣環境生態環境影展,檢自:2023/10/05

[2] 臺南新藝獎,檢自:2023/10/03

[3] 法文版書名為Les yeux de l'océan

[4] Arnaud Vaulerin(2022).Syaman Rapongan : «L’écriture est une pratique corporelle pour moi». Libération. https://reurl.cc/NyQYLp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