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 images has been designed using resources from Unsplash & Pixabay & Pexels & Freepik and some icons from Flaticon

【圖書】成為池上

《成為池上:地方的可能性》

黃宣衛 著

遠足文化,2022

 

文/葉芊均

《成為池上:地方的可能性》由出身於東臺灣的人類學家黃宣衛老師所撰寫,經由作者多年的田野調查,深入研究池上的地方社會,試圖以池上的經驗擴展地方可能性的思考與想像。

首先,作者先將「池上」進行界定。1994年由文建會(現今為文化部)規劃的「社區總體營造」鼓勵民間由下而上參與九二一大地震後的社區重建,進而催生出許多地方組織。然而,以社區層次進行分析並理解池上是難以顧及全面,作者採取克瑞斯威爾(Tim Cresswell)對於地方的定義,在「地方社會」的研究中納入當地人對空間的認同與情感層面,不侷限於「村里」、「庄頭」、「村落」、「社區」等範圍。

作者以「大坡池」說明池上的民間力量興起背景與運作方式,池上從清領時期開始,由西拉雅族與恆春阿美族陸續由臺灣西南部遷至池上,具備豐富自然資源,成為遷移者定居的主因之一,是當地重要地標。原先,池上鄉公所計畫於大坡池發展觀光區,未考量地理環境之限制,工程因而失敗。1987年解嚴後,環保意識興起,由救國團與社教站組織多項以環保為號召的活動,吸引許多居民參與,鬆動以農業為主的地方社會,讓更多背景相異的居民都能被納入地方所舉辦的活動。不同於原先政府由上而下的治理模式,而是與民間團體合作互動的過程。

兩個組織的特點有:可以靈活運用半官方的身份組織活動;池上地方的核心人物有高度願意辦理;設計回饋獎勵機制給參與活動的義工們;兩個組織的核心人物高度重疊,得以彼此相互應配合。爾後,民間社團持續發揮影響力,推動政府決策的轉向,與鄉公所合作將大坡池打造為「國家級濕地」,也立下後續規劃「全池上度假村」願景的根基。另一個讓池上打開名聲的是「池上米」品牌建立,其過程有賴公、私部門協力完成。「金城武大道」的美景並非從天而降,其背後由當地民間團體與公部門幾番協調,在鋪設道路與規劃設置電線桿達成共識,才得以保留池上的稻田景觀。而池上的藝文活動亦立基在重視生態環境與強調稻米種植為經濟命脈,催生出年度盛事——「池上秋收藝術節」。

綜合上述,作者點出池上發展的過程中,鄉公所扮演的角色並非單純由上而下的國家機器,而是能與民間互相配合規劃的推手,以及池上地方宗教活動與地方感的形成,有助於提高居民歸屬感,讓池上成為獨立自主的地方社會,有利於更大規模的社造。社區發展協會與民間團體的協力合作亦扮演串連地方的重要角色,推動大坡池整治、池上米認證與建立池上稻田景觀。

《成為池上:地方的可能性》在眾多分析池上成功經驗的論書中顯得彌足珍貴,原因在於作者跳脫特定事情或關鍵人物的論述,爬梳完整歷史脈絡並具備紮實的田野經驗,點出想複製池上經驗的鄉鎮,應先尋找自身的獨特性,以及在地方社會中每個人的動能,才能擬定相應的策略。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