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館藏介紹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館藏介紹

  • 臺灣原住民圖書資訊中心Facebook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 臺灣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
  • Home
  • About

食在.一起 : Kaadaadaan電光飲食記憶誌

發表於:圖書 | by ntutiprc facebook twitter plurk
十月 13 2022
書名:食在.一起 : Kaadaadaan電光飲食記憶誌 : 記憶味道, 訴說我們來自何方
作者 : 林慧珍主編
出版項:臺東縣臺東市 : 財團法人東台灣研究會文化藝術基金會, 2022
ISBN : 9789869064583
索書號:733.9/139.9 /129.4 8041
館藏連結
文章標籤:人文地理, 臺東縣關山鎮, 飲食風俗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Thau a kakaanin.kazakazash邵食.祭儀

發表於:圖書 | by helper facebook twitter plurk
六月 16 2022
書名:Thau a kakaanin.kazakazash邵食.祭儀
作者:Shuni 蔡麗綉總編輯
出版項:南投市 : 南投縣政府原住民族行政局,2021
ISBN:9789865422899
索書號: 536.334 1780
館藏連結
文章標籤:民族文化, 祭禮, 邵族, 飲食風俗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食光.時光 : Kasavakan 飲食記憶誌

發表於:圖書 | by helper facebook twitter plurk
六月 16 2022
書名:食光.時光 : Kasavakan 飲食記憶誌
作者: 卓幸君著
出版項:臺北市 : 財團法人東台灣研究會文化藝術基金會,2021
ISBN:9789869064569
索書號: 536.3365 2141-1
館藏連結
文章標籤:卑南族, 台灣原住民族, 飲食風俗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蘭嶼食物戀 : 男人魚與女人魚

發表於:影片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十二月 28 2021
片名:蘭嶼食物戀 : 男人魚與女人魚
作者: 張也海.夏曼導演
出版項:臺灣 : 張也海.夏曼,[2021?]
索書號:(VV) 536.338 1143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蘭嶼島四周皆被海洋所環抱著,不論是近岸或外海都是漁場,於是,「魚」成為了達悟人生活中最感興趣的話題;達悟人一切的禮俗皆跟魚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這同時也構成了達悟人文化的核心。
達悟族稱可食用的魚分成了兩種,即「rahet」男人吃的魚、「oyod」女人吃的魚,為紀錄主體。透過蘭嶼達悟族人日常捕魚、食魚的儀式鏡像,呈現蘊含於達悟族文化深處的遺傳密碼和文化影像,展現民族的文化傳統與傳統的價值信仰及觀點。
(簡介來源:看見‧太陽_原住民族產業平台)
文章標籤:紀錄片, 臺東縣蘭嶼鄉, 達悟族, 飲食風俗, 魚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出張嘴,環島去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十月 15 2020
書名:出張嘴,環島去 : 吃遍各地現撈海鮮、在地山產、特色美食, 看見餐盤中的臺灣風景
作者:中華美食交流協會
出版項:台北市 : 帕斯頓數位多媒體有限公司,2020
ISBN:9789578628496
索書號:483.8 5048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享受美食的同時,我們也在咀嚼一個地方、一位廚師、一道料理;經過無數時光積累、淬鍊的文化內涵及故事,而台灣各地盤根交錯的飲食文化,風格自成一格,而且無可取代,其中除了傳承已久的老手藝,發掘百年老店在堅守傳統之外,也有順應時代潮流的創意口味,為台灣飲食文化注入新生命,讓人們以舌尖,留下感動的記憶。
跟著本書,從正餐到宵夜、從飲料點心到伴手禮,外酥脆、內如麻糬的「黑皮酥皮肉圓」、原為市場魚鋪的「金山陳記」、嘉義耆老都比讚的「金牌川菜」、忠於現撈原味的「小張龜山島」、石門百魚宴的「王朝活魚」、明華路必吃的海鮮熱炒「阿志」、施家班傳承三代的「玄饌宴」。有古早味老店、北方麵食館子、川菜港點、海鮮熱炒、茶飲點心、特色主題餐廳到涮嘴零食,每一間餐廳、每一道料理都絕對不會讓你失望,放心出發,來一趟難忘的美食之旅吧!"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臺灣遊記, 飲食風俗, 餐飲業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帝國的滋味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七月 02 2019
書名:帝國的滋味 : 從探索海洋到殖民擴張,英國如何以全球食物網絡建構現代世界
作者:Collingham, E. M. (Elizabeth M.),科林漢 (Collingham, E. M. (Elizabeth M.)),呂, 奕欣.
出版項:臺北市 : 麥田出版,2019
ISBN:9789863446262
索書號:538.7841 2443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十六世紀英國為尋找食物開始探索海洋、同時建立帝國。在此過程中,英國人消滅原住民人口,改變地景與農業系統;殖民地的精英餐桌上,擺滿宣揚國族威信的工具;植物的遷移,促成新舊大陸農作物的哥倫布大交換,這些發展所交織的食物網創造出真正的跨全球系統,連結五個洲,塑造出現代世界的飲食樣貌。
本書每章開頭會先提到一頓膳食,之後探索是什麼樣的歷史讓這膳食得以成真。比方說,為什麼在一六九八年,一名法國男子會與一名漂亮的非裔葡萄牙女子共享鳳梨?為什麼在一九〇一年到英屬哥倫比亞探勘銅礦的團隊,最後會吃澳洲兔肉?是什麼樣的因緣際會,促成非裔蓋亞那的鑽石礦工在一九九三年烹煮咖哩鬣蜥?每則故事固然是單獨篇章,然而串連起來,便能看出食物是帝國的驅動力。
作者在跨度四百五十年的時間裡,從遠東到新世界,透過二十多道餐點,解釋非洲人如何教導美國人如何種植稻米,東印度公司如何將貿易商品由鴉片轉變為茶葉,以及美國人如何成為在世界上最能自給自足的人們。在《帝國的滋味》中,科林漢精闢地表達出,只有檢視自十六世紀的紐芬蘭漁業到現在的飲食習慣,我們才能充分了解英國的全球食品體系歷史,並從而充分了解我們的資本主義經濟及其在現代化飲食中所扮演的角色。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文化史, 英國, 飲食風俗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花蓮人的廚房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七月 02 2019
書名:花蓮人的廚房
作者:黃, 懷瑩.,曾, 竫萌.,劉, 興榮.
出版項:花蓮縣吉安鄉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民國107
ISBN:9789860568622
索書號:538.7833 4498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農業與人類的飲食生活息息相關,也間接型塑了族群的文化特色,本場繼去年出版「族人的廚房」一書後,與O’rip 生活旅人工作室又再合辦廚房深度文化體驗活動,帶領遊客探索不同族群的特色農遊之餘,也繼續記錄與探討花蓮的撒奇萊雅族、七腳川社、客家及大陳等族群的飲食文化與遷徙的歷史背景,進而集結成為本書。 撒奇萊雅族與海洋及河流關係密切,以捕魚為生,發展出獨特的捕魚方式,善用海水為食物增添風味,而且每年都會舉辦捕魚祭。七腳川社是一支特別剽悍的阿美族群,日治時期發生七腳川事件,造成族人四處逃散,躲到山區,採集山林植物的嫩心部位為食。客家族群傳承祖先在偏遠地區遷徙與生活的刻苦耐勞,利用鹽醃、紅糟、製粄等方式,延長食物的保存期限,四季各有不同的農產醃漬加工物。大陳是中國浙江省沿海的小島,居民跟著國民政府撤退來台,也將島上的海產食用習慣帶過來,如魚麵、鰻魚旗等。 臺灣東部蘊含了前述這些豐富多樣的人文特色,加上好山好水及少汙染的生產環境,因此本場致力於推動結合轄區的一級生產、二級加工與三級休閒旅遊,兼顧生產與生態,朝向六級化發展,期建立東部特色的農產業,透過本書出版,邀請大家一起來深入認識這塊美麗的土地!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花蓮縣, 飲食風俗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INA的味道 : 太平洋社區都市原住民世代食譜書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九月 30 2016
書名:INA的味道 : 太平洋社區都市原住民世代食譜書
作者:拔耐.茹妮老王計畫主持 ; 林華嫆, 趙婷婷計畫.撰文
出版項:基隆市 : 基隆市雞籠草根文教協會, 2015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屬於旅北都市原住民的食譜。
紀錄著基隆太平洋社區的阿美青年,
用料理及烹飪的勞動歷程,
傳承屬於都原世代特有的移動文化。
邀請您
翻開食譜
品嚐都市原住民的酸甜苦鹹
(簡介來源:女書店)
文章標籤:臺灣原住民, 阿美族, 食譜, 飲食風俗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風土餐桌小旅行

發表於:圖書 | by yiyu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十二月 14 2015

書名:風土餐桌小旅行 : 12個小地方的飲食人類學筆記
作者:洪震宇著
出版項:臺北市 : 遠流, 2014
ISBN:9789573274834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藉著小地方的生活體驗,感受人情的美好,以及族群的歷史文化與產業的變遷。
讓我們重新認識自己的家鄉,找回島嶼的真滋味。
豐濱,這裡每個阿美族的孩子小時候都有一把漁鎗,可以潛水射魚,為自己準備三餐……
美濃,除了琳瑯滿目各式各樣的粄,除了吃野吃粗吃雜,美濃客家人還吃什麼呢?鍾理和家族餐桌的客家「大封」,便層層封鎖住客家族群漂泊遷徙的曲折滋味……
那瑪夏,這裡的卡那卡那富族是僅剩不到五百人的台灣第十六族,他們很重視食物的料理,除了吃野菜、吃肉,更喜愛河鮮,用烤蒸煮、加鹽與薑,呈現食物原味。春天時,他們還會撈起溪中的青苔,煮成蛋花湯……
甲仙,有兩種很古早味的糯米飯,無油無肉無其他調味料,卻有食材原味的清香,可以看出小林平埔族的簡樸風格……
六龜,運用製作荖濃特產「大滿酒」剩下的酒糟,做成酒糟煎蛋,就是讓荖濃平埔阿媽暖心又暖胃的冬日早餐……
蔡珠兒於本書推薦序說:「洪震宇的寫作意圖,正在於扭轉論述,回歸宏觀,把瑣碎支離的飲食書寫,重新聚攏黏合,通筋骨,接地氣,正本清源,恢復原有的脈絡情境。他的第一本書《旅人的食材曆》,以節氣時令為主軸,深入記錄台灣的在地食材,縱向呈現時間和食物的關係。這本《風土餐桌小旅行》跨到另個向度,以空間風土為座標,橫切觀察地理和食物的淵源,然而從橫切面又延伸出直線的歷史,追溯族群遷徙,飲食流變的軌跡,經緯交織,時空參照,建構出豐富立體的系統。」(引自〈食味與人味〉序)
這本書提供了另一種旅行台灣的方式,以各地鄉鎮的風土餐桌為起點,開啟一條透過食物,認識台灣的新角度。
故事,就從餐桌開始……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臺灣, 遊記, 飲食風俗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館藏資料

  • 國際原住民  (113)
  • 圖書  (2944)
  • 影片  (609)
  • 日文圖書  (26)
  • 西文圖書  (893)
  • 音樂  (376)

最多瀏覽

  • 台灣原住民歷史變遷 : 泰雅族 (3,861)
  • 馬蘭姑娘 (3,506)
  • 台灣原住民教育:社會學的想像 (1,780)
  • 發現南島 (一)(二) (1,748)
  • 魯凱族的文化與藝術 (1,629)

近期文章

  • 佩德羅的項鍊
  • 原住民族與二二八展覽史料專輯(下冊)
  • 原住民族與二二八展覽史料專輯(上冊)
  • 山鹿與苦花魚
  • 當我們同在一起
  • 原住民族長期照顧與第三部門
  • 不可思議的澳洲原住民神話傳說
  • 見證乙未之役
  • 阿美語、泰雅語、排灣語、布農語、魯凱語動詞變化20+
  • KASIRAW同名專輯

近期迴響

  • Awi 在 能高越嶺道.穿越時空之旅
  • Alissa 在 真相.巴萊 : <<賽德克.巴萊>>的歷史真相與隨拍札記
  • GuanYing 在 台灣原住民歷史變遷 : 泰雅族
  • spi 在 台灣原住民歷史變遷 : 泰雅族
  • HaoJK 在 魯凱族的文化與藝術
  • kilang 在 台灣原住民教育:社會學的想像
  • Fannie 在 魯凱族的文化與藝術
  • 蘇菲 在 台灣的原住民

標籤雲

中國 人文地理 傳記 傳記片 兒童故事 兒童文學 劇情片 原住民族音樂 原住民音樂 台灣原住民 太魯閣族 少數民族 布農族 排灣族 文化 文化人類學 文集 旅遊 日據時期 歌謠 歷史 民族文化 泰雅族 流行歌曲 社會生活與風俗 紀錄片 繪本 臺東縣 臺灣 臺灣原住民 臺灣原住民族 臺灣原住民語言 臺灣史 遊記 部落 阿美族 電影片 etc History Indians of North America Indians of North America -- Legal status Indigenous peoples Indigenous peoples -- Legal status laws United States

其它

  • 登入
  • 文章 RSS 訂閱
  • 迴響 RSS 訂閱
  • WordPress.org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Blend” | Customized & Webmaster: Jian-Hao 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