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館藏介紹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館藏介紹

  • 臺灣原住民圖書資訊中心Facebook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 臺灣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
  • Home
  • About

蘭嶼徒步環島不要載我

發表於:圖書 | by ntutiprc facebook twitter plurk
十一月 28 2022
書名:蘭嶼徒步環島不要載我 = Amlivon so pongso do irala a omalam
作者 :簡鴻模
出版項:台北市 : 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22
ISBN :9789862943212
索書號:733.9/139.9 /131.6 8834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從校園走向部落創新,再從課堂進入文化體驗;
由輔大教授一步一腳印帶領我們,漫步走讀達悟文化的歷史與風采。
「蘭嶼」這個名字,是二戰後改由國民政府統治時,因島上的蘭花享譽國際而以此命名。實質上,於生長在這塊島嶼的達悟族人觀點中,面積僅四十平方公里的她,更應該被稱之為──pongso no Tao(人之島、達悟之島)。
你我也有所不知的達悟文化──
達悟傳統命名文化裡,父母得跟著小孩改名;
蘭嶼曾有過重刑犯監獄,甚至改制成「勵德班」;
除了生物與文化多樣性,蘭嶼連車牌也是多樣性;
達悟喪葬儀式限男性參加,送葬前會在家門前擺竹竿;
特有種蘭嶼角鴞在達悟文化裡象徵著惡靈、魔鬼的眼睛;
建造一艘拼板舟要用到七種樹木、大小船的木頭數量依各部落有別。
從通識課的部落教學,搖身一變成為最熱門的體驗達悟文化行程;
徒步環島七十圈淬煉出最完整的導讀蘭嶼自然人文與鮮為人知的歷史!
從輔大通識課「認識台灣原住民」出走,透過徒步蘭嶼兩天共計四十公里的路程,解說在地的自然地景與人文歷史。本書融合部落耆老詳解達悟族裡的飲食、服飾、住居、造舟、歌舞、宗教等傳統文化,與作者二十餘年的實務教學經驗,以全面且完整、具體而生活的書寫方式,為旅人們揭示pongso no Tao的神祕面紗。"
(內容來源 :博客來)
文章標籤:臺東縣蘭嶼鄉, 遊記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十載遊記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九月 19 2020
書名:十載遊記 : 現代西方對古東亞的第一眼 : 麻六甲海峽、中南半島、臺灣與中國
作者:約翰.湯姆生著 ; 顏湘如, 黃詩涵, 黃逸涵譯
出版項:臺北市 : 英屬蓋曼群島商網路與書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2019
ISBN:9789869616867
索書號:730.9 3614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一八七五,世界隨他的鏡頭望向福爾摩沙
神祕東方的光與影,由他以相機與筆步步揭曉
一八六二年,英國攝影師約翰‧湯姆生抵達新加坡,展開長達十年亞洲居遊生活。經營相館生意之餘,他對拍攝遠東的風土民情產生極大興趣。旅居東亞十年,其足跡遍布麻六甲海峽、中南半島、臺灣以及中國大江南北。攝影技術剛起步的年代,湯姆生扛著笨重的相機旅行,翻山越嶺、遠渡重洋,以濕版攝影技術記錄各地人民、村落、建築與人文景觀。他將遊歷亞洲諸國時拍攝的影像與手繪圖配上文字,編成《十載遊記》這本集回憶錄與攝影集為一體、文圖並茂的作品。
十九世紀下半,湯姆生的相機拍下現代東西交會的第一刻,其筆鋒深入動盪國度的不同層面。透過他的鏡頭與筆,歐美讀者首度見到神祕面紗下的老東方。湯姆生呈現的不只是新奇的異國風情,風景地貌、建築風采之外,他對亞洲人民、社會觀察入微豐富,記錄主題廣及街頭乞丐、販夫走卒、達官貴人、常民生活、皇室儀典、社會問題。《十載遊記》中,他致力於描繪廣袤遠東的真實樣貌,在東西關係日益頻繁之際,率真翔實地為大眾勾勒出亞洲的絲絲光芒與暗影,以及正史上最欠缺的常民世界。藉由湯姆生不畏艱辛的深刻記錄,福爾摩沙島西南部豐富的自然生態、原民生活、人文風貌,也初次抵達西方讀者眼中。
《十載遊記》首次出版時,印刷技術尚不足以於報刊書籍中印製照片,因此書中一張張圖片,皆是由木刻師傅以湯姆生的照片、繪圖為樣本,刻製成細緻的木口木版畫印刷。此書一八七五年於倫敦和紐約出版,一八七七年被譯作法文於巴黎發行,兩版收錄圖文略有差異。中譯本統整了英法文版的圖文譯出,力求將當時歐美大眾所見的亞洲風貌完整帶到中文讀者面前。"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世界地理, 遊記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瘋台灣. 第十季, 加拿大歌手玩北橫

發表於:影片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六月 17 2020
片名:瘋台灣. 第十季, 加拿大歌手玩北橫
作者:Tseng Pin-Hsiang導演 ; Chen Jen-Wei製片
出版項:台北市 : 采昌國際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2014]
索書號:(VV) 733.69 0023-1 season 10 [disc 1]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梅更來自有”楓葉之國”美名的加拿大,選擇在台北錄製音樂專輯,因為感受到了更多靈感.Janet將和她一起從北橫公路大漢橋出發,長達126.4公里的北橫公路起點,保證能讓你一路從西岸玩到東岸.從參觀蔣公的夏日行館開始,造訪了有一百多座蔣公銅像的慈湖,品嘗了光觀客最愛的豆干,接著一路往高海拔的”拉拉山”前進,因環境因素生長著特殊又茂盛的植物.不僅僅如此,她們也將融入當地最大原住民之一的泰雅族,隨著她們的的帶領,我們將透過鏡頭體驗一個和台北市不一樣的新年活動,並且是否能看到傳說中令人驚豔的日出景觀呢?"– 片盒
(簡介來源:臺灣大學圖書館)
文章標籤:北橫公路, 紀錄片, 臺灣, 遊記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瘋台灣. 第七季, 玉山國家公園

發表於:影片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六月 17 2020
片名:瘋台灣. 第七季, 玉山國家公園
作者:Yang Hsiang-Wen導演 ; Li Ching-Pai製片
出版項:台北市 : 采昌國際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2014]
索書號:(VV) 733.69 0023-1 season 7 [disc 2]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玉山國家公園以玉山為名,面積為103,121公頃居於台灣中央,海拔3,952公尺,為東北亞最高峰,也是世界上變化最劇烈的地形.這裡不只有高山,還有古老的地層結構及斷崖,峭壁,峽谷等地形,海洋和山峰之間相距更只有幾公里.此趟旅程,首先到達玉山腳下探訪曾經統治過台灣的一群原住民:布農族,也透過著名的布農族山青谷明光了解布農族文化以及玉山之間的關係.接著拜訪製梅達人吳佳懋,體驗台灣國花梅花所結的梅子,並從中了解他對故鄉的用心以及梅子的熱忱.隨著山青及專業嚮導王大哥的腳步,一步一步往上探索玉山的動人之處.一路上經過排雲山莊,並認識當地的工作人員,體會高山上工作的辛苦外,轉身便是一覽無遺雪景的享受.最後,站在海拔3858公尺的玉山北峰氣象站,最接近台灣天空的氣象站,也同時對在這高山上辛苦紀錄台灣氣象致上最高的敬意"– 片盒
(簡介來源:臺灣大學圖書館)
文章標籤:國家公園, 玉山國家公園, 紀錄片, 臺灣, 遊記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愛的超能力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六月 16 2020
書名:愛的超能力 : 徐賓諾與紀歐惠
作者:鄭, 和茵.,小y.
出版項:臺北市 : 使徒出版社,2019
ISBN:9789869694766
索書號:733.6 8724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每一本美好腳蹤系列繪本介紹的主角,有些是土生土長的台灣在地人、或是飄洋過海來的異鄉人,還有一些些遠赴他國照顧艱苦人的台灣人。他們無論落腳在哪裡,所做的事,都是實踐聖經裡的教導,呈現對台灣這片土地和人的愛。
《愛的超能力 徐賓諾與紀歐惠》講述一對將愛跨出血緣的限制的挪威籍夫婦,照顧台灣的孤兒,用他們在醫療的專業服務台灣原住民如同家人,讓孤苦無依的人,在他們的身上,看到如同父母親的形象。
1956年,出身於挪威的徐賓諾護理師(Mr. Bjarne Gislefoss)到埔里來協助醫護的工作。徐賓諾護理師全心全力投入照顧肺結核病人,並且在埔里也創辦了小兒麻痺之家,和謝緯醫生成立山地巡迴醫療服務隊,定期到山地去服務原住民病人。他的忙碌與付出,被視為一個萬能超人般的無所不及。
1963年紀歐惠醫師(Dr. Alfhild Jensen)也來到埔里基督教醫院服務,他是優秀的麻醉科醫師。同為挪威人的紀歐惠醫師與徐賓諾護理師相識之後,共結連理。因為兩人都很關心原住民,因此,在埔里護理學校教導麻醉工作外,也積極推動馬利亞產院和小兒麻痺之家的醫療服務工作。紀歐惠的熱情與行動力,如同一位神力女超人般的強大。
紀歐惠醫師與徐賓諾護理師的結合,散發出的能量,就像愛的超能力,在醫療視病猶親。而且也收養了許多孤兒跟他們住在一起。這些孤兒是徐賓諾護理師在新莊的樂生療養院服務時,陸陸續續從街頭或警察局裡帶回家的。這些孩子有的很凶狠叛逆,紀歐惠醫師與徐賓諾護理師總是苦口婆心地教他們。
本書就是以被他們照顧的其中的一位孤兒的口吻,鋪陳整個故事。
紀歐惠醫師和徐賓諾護理師曾經說:「我們有些國外的好朋友以為我們瘋了,但我們知道,我們沒有瘋,我們只是傻,因上帝為著這裡百姓所感動我們執著的愛,讓我們甘心做愚人。
他們兩人流傳著許多美好的見證,於本繪本的故事文與親子導讀中,均有細膩的呈現。
書中除了人物故事、精緻的插畫,還有親子導讀,讓父母與孩子共同討論,對書中人物有更深刻的認識;以及故事發生的在地旅遊導覽,可以按圖尋訪故事中每位主角在台灣工作生活的美好腳蹤。本書提供QRcode,只要掃描就可以上網聆聽故事內容。有聲書有華語、台語、英語三種語言。另隨書附英文譯本,提供英語小讀者自己閱讀的機會和樂趣。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Alfhild, Bjarne, Gislefoss, Jensen, 徐賓諾 (Gislefoss, 紀歐惠 (Jensen, 繪本, 臺灣, 遊記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日本奧地紀行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十一月 04 2019
書名:日本奧地紀行
作者:Bird, Isabella L. (Isabella Lucy), 1831-1904.,博兒 (Bird, Isabella L. (Isabella Lucy),1831-1904),吳, 煒聲.
出版項:新北市 : 遠足文化,2018
ISBN:9789578630642
索書號:731.9 4377 2019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英國的女性冒險作家 踏上無人涉足的陌生地帶
記錄百年前的日本明治初期風情
罕見親身接觸北海道原住民愛奴人的完整紀錄
伊莎貝拉.博兒是維多利亞時代著名的女探險家,造訪的國家包括加拿大、澳洲、夏威夷、科羅拉多、日本、馬來西亞、印度、中東、中國、韓國和摩洛哥,並將所見所聞記錄下來、出版成書。
伊莎貝拉.博兒於一八七八年從日本橫濱上岸,選擇歐美人士未曾踏入的內陸路線,在翻譯伊藤鶴吉的陪同下,從東京出發,經由日光、新潟,一路北上前往蝦夷(北海道)。在充滿挑戰的旅程中,她將所見所聞、對日本的印象記錄下來,寫下一封封的書信寄給身在英國的妹妹。
這位環遊世界的冒險家,以西方女性的身分置身於未受西化之地,親身體驗日本人的生活方式,生動刻畫下明治時代初期的東北、北海道的文化、習俗與自然風貌。並親身接觸蝦夷當地原住民──愛奴人,對日後日本考究原住民愛奴人和蝦夷族群的歷史有所貢獻,成為彌足珍貴的考查資料,這正是《日本奧地紀行》的歷久彌新之處。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1831-1904, Bird, Isabella L (Isabella Lucy), 博兒 (Bird, 日本, 遊記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はじめまして、東台湾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十月 28 2019
書名:はじめまして、東台湾
作者:矢巻, 美穂.
出版項:東京都 : スペースシャワーネットワーク,2018
ISBN:9784909087270
索書號:733.9/137.5 8098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こんな台湾、見たことない!
掲載件数94件。
現地で役立つQRコード付き。
絶景スポット、カフェめぐり、台湾原住民の暮らしにふれる旅 花蓮・台東パーフェクトガイド
日本人の人気旅行先の台湾。2017 年ゴールデンウィークの渡航者数は、ハワイや韓国をおさえ、No.1! 昨年末「台南」を中心に南部の本が次々と発売され、今は台北以外の都市も注目を集めています。リピーターが多い台湾旅行者は、常に新情報を求めています。そこで、まだ本格的なガイドブックがないのが東台湾。ネクストディスティネーションは「東台湾」にある。日本からいちばん近いエスニックな旅を求めて…。
《東台湾の魅力はこんなところ! 》1海と山が迫るダイナミックな大自然の絶景スポット 2日本統治下時代の建造物をリノベした文創や、かわいいカフェ 3海と山の自然な恵みでつくる、ジビエ的な料理 416の民族が織りなすエスニックな文化
(簡介來源:Amazon)
文章標籤:臺灣, 遊記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福爾摩沙.美麗之島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五月 02 2019
書名:福爾摩沙.美麗之島 : 1910-20年代西方人眼中的臺灣
作者:Kirjassoff, Alice Josephine Ballantine. ,柯潔索夫 (Kirjassoff, Alice Josephine Ballantine) ,Franck, Harry Alverson, 1881- ,法蘭克 (Franck, Harry Alverson, 1881-) ,黃, 楷君.,蔡, 耀緯, 〔歷史〕.
出版項:新北市 :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8
ISBN:9789578630932
索書號:733.21 4134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Ilha Formosa」意為美麗之島,在日治時期她為日本所有,成為他們口中的臺灣。
「如果你想確認這座島是否名副其實,最美好的方式之一是:在晴朗的日子裡,搭乘竹筏沿著福爾摩沙的西岸航行,你將親眼見證那在腦海縈繞數日的壯麗山景。肥沃的平原上布滿翠綠的稻田,如畫的小村莊散落四處,點綴著蜿蜒的溪流。越過平原,便可看見輪廓變化萬千的山丘,山頂林木茂盛,襯托著更遙遠、蒼綠的高山。在其中,有時能一次望見五座甚至六座並列的山脈,像是一條條色彩各異的絲帶,從最深的青玉色到最淺的天藍色,由北至南、連綿不絕的美景就在眼前開展。」
本書收錄了兩篇1910-20年代西方人旅遊臺灣的報導文章,記錄下一百年前臺灣的身影和面貌。第一篇文章中這段優美的文字,出自1920年3月號《國家地理雜誌》的報導文章〈福爾摩沙.美麗之島〉(Formosa the Beautiful),由愛麗絲.柯潔索夫撰寫,描述1916-1919年間她與外交官夫婿居住臺灣時所觀察到的點點滴滴。第二篇文章由美國旅行作家哈利.法蘭克撰寫,他在1923-1924年從日本到中國後造訪福爾摩沙,1924年出版了《日本與福爾摩沙一瞥》(Glimpses of Japan and Formosa),本書收錄後半部他在臺灣的所見所思:〈日本與福爾摩沙一瞥:福爾摩沙部分〉。
臺灣專題首度登上《國家地理雜誌》,是這篇1920年3月號的專題文章〈福爾摩沙.美麗之島〉。作者的外交官夫婿馬克斯.柯潔索夫在1916至1919年間擔任美國駐臺北領事,這篇報導在兩人離臺後刊登。由於作者的身分,以及柯潔索夫領事與臺灣總督府官員的良好關係,因此她能夠從日本官方取得許多資料與第一手影像圖檔。當時正值1915-1920年的「大戰景氣」,日本從債務國搖身一變成為債權國,因此造就了不少日本民間的暴發戶;而1916-1919年也是第六任臺灣總督安東貞美到第七任明石元二郎的時期,臺灣的產業經濟和生活環境已大幅提升,日本統治臺灣的實況得以透過《國家地理雜誌》的報導傳播到世界各地。可惜不久後柯潔索夫夫婦在1923年9月的關東大地震中英年早逝,《國家地理雜誌》對於日治時期臺灣的報導幾乎就此絕響,直至1945年才刊登愛麗絲的外交官哥哥約瑟夫.包蘭亭(Joseph W. Ballantine)所寫二戰期間臺灣的相關報導。
在二戰以前,哈利.法蘭克以暢銷旅遊作家著稱。這位德裔移民的第二代從大學時代就踏上了世界的旅途,首部著作《環遊世界漂浪之旅》一出版便成為暢銷書,此後他以「漂浪王子」(Prince of Vagabond)聞名於世。1920年代,他首度造訪遠東,先從日本進入朝鮮、滿洲、中國,而後跨越海峽進入臺灣,1923-1925年陸續出版了《遊盪華北》、《漫遊華南》、《日本與福爾摩沙一瞥》。
在《日本與福爾摩沙一瞥》的開頭,法蘭克於1923年9月關東大地震之後來到東京,當時因為接待西方人的旅館毀於災變或擠滿難民而不敷使用,於是他被日本政府安排到公務員家庭借宿。旅遊日本之後,他在臺灣停留了一個多月,由北而南的鐵道旅行、從平地到山地的臺車旅行及沿途所見所聞,他都一一記錄下來。他對臺灣原住民的前途抱持悲觀的看法,一方面感嘆殖民者濫用暴力,批評強制同化的政策,另一方面也觀察到臺灣人從不考慮獨立,即使受到日本殖民統治的壓迫和差別待遇,但因為天生被動和追求安定,因此新生代已習慣於日本的統治,不像上一代或朝鮮人那樣銘記被征服的恥辱。今昔對照,令人不勝唏噓。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臺灣, 臺灣史, 遊記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失落的猴神古城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十一月 06 2018
書名:失落的猴神古城 : 深入宏都拉斯最險惡叢林, 解開消失五百年的巨大遺跡之謎
作者:道格拉斯.普萊斯頓 ; 洪慧芳譯
出版項:台北市 : 馬可孛羅文化, 2018
ISBN:9789578759114
索書號:755.19 8044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馬雅文明之後,
我們還可能在中美洲叢林深處,發現更宏偉的古老文明嗎?
盛傳五百年的神祕白城傳說,
少數從未有人涉入、仍原封不動的失落城市,
我們對它一無所知,直到現在!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宏都拉斯, 遊記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浪濤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三月 28 2018
書名:浪濤
作者:巴代(Badai)著
出版項:新北市 : INK印刻文學, 2017
ISBN:9789863871910
索書號:863.857 7723-9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牡丹溪流經隘口迴響起的「轟隆」水聲,除了因高度產生的透空感覺,聲量並沒有因為岩壁的攀高而變小,底下的景物模型似的,變成了平常視界的一半。岩壁對面的五重山翠綠山景倒顯得一片安詳,似乎忘了這裡剛剛才發生的激烈槍戰,傷亡了不少人。
1871年,進貢琉球國王的宮古島人,返程遇風雨而漂流至南台灣東岸海域。登陸後因種種原因遭高士佛社人殺戮,埋下日本政府日後對台用兵的藉口,也重新給予日本明治維新以後失業的武士,有建立功勳,找回武士尊嚴的機會。
與此同時,琅嶠下十八社總頭目卓杞篤去世,恆春半島的部落聯盟陷入瓦解、重組的爭鬥中,日軍突然的到來,給予北方聯盟與南部聯盟畫清界線的機會。於是剽悍的牡丹社戰士,如牡丹溪湍急的溪水,滾滾奔騰而下,一場武士刀與排灣族長刀的對決,在溪澗,在山巔,以鮮血、頭顱標註歷史事件中,第一視角的沉痛與無奈。
小說家巴代,以其擅長的歷史書寫,兵分兩路鋪陳日軍為主的國際情勢以及鮮為人關注的琅嶠下十八社之間的矛盾,並細膩的經營日本武士與牡丹社戰士之間,如針尖如麥鋩的鬥智鬥力過程,既相互尊敬又置彼此於死地。小說家帶來文學史上,從未有過的,關於「牡丹社事件」的全新視角。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遊記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後一頁 »

館藏資料

  • 國際原住民  (113)
  • 圖書  (2944)
  • 影片  (609)
  • 日文圖書  (26)
  • 西文圖書  (893)
  • 音樂  (376)

最多瀏覽

  • 台灣原住民歷史變遷 : 泰雅族 (3,824)
  • 馬蘭姑娘 (3,485)
  • 台灣原住民教育:社會學的想像 (1,763)
  • 發現南島 (一)(二) (1,739)
  • 魯凱族的文化與藝術 (1,610)

近期文章

  • 佩德羅的項鍊
  • 原住民族與二二八展覽史料專輯(下冊)
  • 原住民族與二二八展覽史料專輯(上冊)
  • 山鹿與苦花魚
  • 當我們同在一起
  • 原住民族長期照顧與第三部門
  • 不可思議的澳洲原住民神話傳說
  • 見證乙未之役
  • 阿美語、泰雅語、排灣語、布農語、魯凱語動詞變化20+
  • KASIRAW同名專輯

近期迴響

  • Awi 在 能高越嶺道.穿越時空之旅
  • Alissa 在 真相.巴萊 : <<賽德克.巴萊>>的歷史真相與隨拍札記
  • GuanYing 在 台灣原住民歷史變遷 : 泰雅族
  • spi 在 台灣原住民歷史變遷 : 泰雅族
  • HaoJK 在 魯凱族的文化與藝術
  • kilang 在 台灣原住民教育:社會學的想像
  • Fannie 在 魯凱族的文化與藝術
  • 蘇菲 在 台灣的原住民

標籤雲

中國 人文地理 傳記 傳記片 兒童故事 兒童文學 劇情片 原住民族音樂 原住民音樂 台灣原住民 太魯閣族 少數民族 布農族 排灣族 文化 文化人類學 文集 旅遊 日據時期 歌謠 歷史 民族文化 泰雅族 流行歌曲 社會生活與風俗 紀錄片 繪本 臺東縣 臺灣 臺灣原住民 臺灣原住民族 臺灣原住民語言 臺灣史 遊記 部落 阿美族 電影片 etc History Indians of North America Indians of North America -- Legal status Indigenous peoples Indigenous peoples -- Legal status laws United States

其它

  • 登入
  • 文章 RSS 訂閱
  • 迴響 RSS 訂閱
  • WordPress.org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Blend” | Customized & Webmaster: Jian-Hao 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