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館藏介紹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館藏介紹

  • 臺灣原住民圖書資訊中心Facebook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 臺灣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
  • Home
  • About

淡蘭古道

發表於:圖書 | by ntutiprc facebook twitter plurk
十月 13 2022
書名:淡蘭古道 : 百年里山的長路慢行
作者 : 周聖心[及其他6位]合著 ; 沈恩民繪圖
出版項:臺中市 : 晨星出版, 2022
ISBN : 9786263201811
索書號:992.77 3944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本書以北中南三大篇章,開啟臺灣淡蘭古道穿越百年之旅。
◆兩百年北宜交通史的身歷其境:淡蘭古道北路
◆先民墾拓的淡蘭百年山徑:淡蘭古道中路
◆百年茶聖之路:淡蘭古道南路
並透過「職人誌」介紹在淡蘭古道上默默耕耘的在地達人,
「手作步道」篇章,呈現承襲先民的百年古道修築工法,透過手作重新修護淡蘭古道,
期待以最質樸之古道面貌,重現臺灣的自然生態之美。"
(內容來源 : 博客來)
文章標籤:人文地理, 登山, 臺灣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山地書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八月 17 2022
書名:山地書
作者 : 程兆熊
出版項:新北市 : 華夏出版有限公司,2022
ISBN : 9789860799910
索書號:733.69 2632-1 v.4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用三個暑假在人煙罕至、交通不便的高山地區摸索前進,時時高切低繞;突遇惡劣天候,冒雨前行、涉險渡河;親睹原住民部落的生活型態,念其經濟發展之困頓,並對原住民純樸質直之心靈深感讚許。凡此種種,在靜寂的山中之夜,調整修養體力之際,仍不忘與家人、師友分享內心感懷,一封封由山林中寄出的信函,展現了程教授得相交摯友之情、夫妻之鶼鰈情深、身為人父對子女教育的關懷與叮嚀,尤其以其文哲儒佛之學的細緻觀察、民胞物與的情懷。此書在在展現出城先生的敦厚純樸與當時的濃郁人情味。
(內容來源 : 博客來)
文章標籤:旅遊文學, 登山, 臺灣遊記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高山行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八月 17 2022
書名:高山行
作者 : 程兆熊
出版項:新北市 : 華夏出版有限公司,2022
ISBN : 9789860799903
索書號:733.69 2632-1 v.3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睽違山地調查十六年後,再次重返山林,眼見因以其所帶領的調查報告建議發展後,跨時代的臺灣山地風貌與經濟的變化,再遇當年為他背行李的山胞因種果樹而成大富翁的欣慰與歡喜。
以文學之筆,為每一趟的山地旅程賦以詩歌。純樸質實的古詩體例,為科學的山林調查,增添臺灣地景文學的豐富篇章。

(內容來源 : 博客來)

文章標籤:旅遊文學, 登山, 臺灣遊記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高山族中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八月 17 2022
書名:高山族中 : 臺灣宜蘭山地之行
作者 : 程兆熊
出版項:新北市 : 華夏出版有限公司,2022
ISBN : 9789860799897
索書號:733.69 2632-1 v.2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接續中部山地調查之後,民國四十五年暑期,程教授再度率領師生溯蘭陽溪(舊名宜蘭濁水溪),深入宜蘭縣太平鄉(今大同鄉)、南澳鄉進行園藝資源調查。
此次路線大致涵蓋今日中橫公路宜蘭支線、蘇花公路北段。尤其自太平山林場翻越獨立山直抵南澳的路線,至今仍因山林保育因素而未開闢道路,其間的文字紀錄彌足珍貴。

(內容來源 : 博客來)

文章標籤:宜蘭縣, 旅遊文學, 登山, 臺灣遊記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臺灣山地紀行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八月 17 2022
書名:臺灣山地紀行
作者 : 程兆熊
出版項:新北市 : 華夏出版有限公司,2022
ISBN : 9789860799880
索書號:733.69 2632-1 v.1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民國四十四年暑假,程兆熊教授率領教授團七人與學生四十五人,深入當時台中縣和平鄉、南投縣仁愛鄉、信義鄉山地調查園藝作物生長與分布情形,兼及一般地形、土壤、氣候及交通狀況。關於調查的科學研究成果,已於民國四十五年結集為《台灣中部山地園藝資源調查報告》(農復會特刊第十六號)。

(內容來源 : 博客來)

文章標籤:旅遊文學, 登山, 臺灣遊記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登一座人文的山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十二月 23 2021
書名:登一座人文的山 : 貫穿古今中外、文明與荒野,獻給所有戶外人的自然人文通識課
作者:董威言著
出版項:新北市 : 奇光出版,2021
ISBN:9789860650655
索書號:992.77 4450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臺灣是個多山的小型海島,約有70%的土地皆歸類為山區,超過3,000公尺的高山密度更是驚人,稱為「山之島」一點也不為過。誠如壯志未酬的英國登山家喬治‧馬洛里(George Mallory)所言,「因為山在那兒」,人就是會去攀登,意義不是這麼的重要。不只是我們臺灣的山,世界各大山脈也是如此,懷抱著各種目的、夢想、野心的人們前仆後繼,於近兩百餘年譜出了一首山與人的宏闊交響樂章,有阿爾卑斯山脈曙光乍現的第一章、遠征世界各大山脈的第二章、挑戰人類極限的第三章,和如今我們所處的第四章──雖然尚未有明確的定義,或可稱為觀光與多元登山的最終章。
而在國外,荒野哲學、環保運動和戶外文化實為一體三面。假如我們以美國荒野理念和環保運動形成的過程相比,會發現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人和自然的關係改變,人走入自然環境,人開始保護自然環境。如此觀之,那我們就不得不從臺灣的登山運動和其時代背景來思考:為何我們最喜歡走入荒野的一群登山者,卻沒有對人與環境的關係產生省思?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之下,各國民眾紛紛前往郊外享受自由的空氣,引發全球性的戶外暴潮,而臺灣也不例外。但隨著人潮湧入野外,就產生許多問題和亂象,同時也是個反思的好機會。我們住在一個山地約占70%的海島,3,000公尺以上高山的密度更是世界稱雄,人民卻是見山不知山,浪費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之餘,更無法與養育臺灣人的土地產生更深的連結。本書將以歷史、哲學、文化、社會經濟、戶外遊憩活動的多元視角,藉著和西方的深入比較,重新定位、分析、詮釋臺灣獨特的自然環境,讓我們能夠用全新的觀點透視臺灣山域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在「行走的山」之餘,豎立一座「知識的山」。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戶外活動, 登山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淡蘭古道 北路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十月 28 2019
書名:淡蘭古道 北路
作者:臺灣千里步道會.,徐, 惠雅.
出版項:台中市 : 晨星,2019
ISBN:9789864438389
索書號:992.77 2244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北臺灣璀璨百年的見證——淡蘭古道
西元一八00年至一九00年,為北臺灣開始由西部轉往東部發展的黃金時期,除地理因素外,清廷治理的政策與先民拓墾的韌性,不斷在地表留下足跡,形成淡水廳到噶瑪蘭廳(現今臺北到宜蘭)的交通大路。為使這具有歷史文化意義及故事性的古道,風華再現,我們開始探索散落在淡蘭歷史時空的浮光掠影,踏上尋找北臺灣百年淡蘭之路。
淡蘭古道擁有豐富的人文,歷史,生態,其路網分有北、中、南三大路徑,全程長約200公里,其中北路(約67公里)已完成修復,新北市政府採用自然生態工法修築步道,復舊如舊,更用國際級格局推廣臺灣的長距離步道旅遊,秉持珍愛臺灣的心孕育本書。本書著重於淡蘭古道〔北路〕的文化、歷史、聚落、生態樣貌、旅遊路線等,帶領讀者品味淡蘭古道[北路]的多元風貌。
最有質感的登山風格書,每章都是不同面向的淡蘭
淡蘭古道相當具有多元性,精彩的兩百多年歷史故事外,兩億年前侏儸紀時代恐龍腳下的雙扇蕨,現在在淡蘭古道上俯拾即是,原始的自然環境住了許多環境指標小嬌客,翻開不同章節,就能閱讀到淡蘭古道北路最完整的歷史、小鎮故事、動植物生態及手作步道理念等不同風貌。帶領讀者走訪登山步道,再也不是走馬看花,而是走出步道的特色,品味濃厚的歷史或自然風味。
達人帶你走讀淡蘭古道北路最秘境
延攬最了解淡蘭古道的臺灣千里步道協會、文史工作者及登山專家,推薦北路最值得走踏的路線,包括馬偕博士足跡、鐵道古道交會秘境、楊廷理古徑、燦光寮古徑等,並探訪淡蘭古道最「野」性的生態旅遊路線,「初野者」們,現在就跟著達人們一起體驗淡蘭古道!
本書特色
1.淡蘭古道[北路]延攬深耕淡蘭古道多年的臺灣千里步道協會及知名的登山專家吳雲天、古庭維撰寫,提供讀者最豐富且全面的淡蘭古道書籍。
2.淡蘭古道[北路]除了是登山旅遊地圖書外,更是一本可在家閱讀的淡蘭歷史人文書籍。
3.淡蘭古道[北路]與種籽設計合作,文字搭配精美手繪風插圖值得一讀再讀。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人文地理, 登山, 臺灣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聖母峰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十一月 27 2018
書名:聖母峰 : 探索世界第一高峰的歷史、科學與未來
作者:Anker, Conrad.,安克 ( Anker, Conrad),陳, 心冕.
出版項:台北市 : 大石文化,2015
ISBN:9789869209199
索書號:730.832 3040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美國聖母峰遠征隊在國家地理學會的贊助下,於1963年前往喜馬拉雅山,登上岩石和冰雪組成的8850公尺巨峰,成為第一支成功登上聖母峰的美國登山隊。其中兩名隊員從地勢險惡的西稜路線登頂,創下世界首例。
為了紀念美國遠征成功50周年,國家地理學會精心製作《聖母峰》一書,以最完整的資料和圖片,探索這座世界第一高峰的歷史、科學和未來。全書共304頁,集結動人故事、詳盡地圖、精采的插畫,和從未出版過的檔案照片,編輯成這一部豪華鉅作。
序言作者湯瑪斯‧洪賓醫師是1963年遠征隊成員,曾從西稜登頂聖母峰。這條路線必經的一處雪溝就是以他為名。本書提綱挈領的第一章,由康拉德‧安克執筆;安克是2012國家地理學會與The North Face贊助的紀念遠征隊隊長,率隊重訪1963年的歷史性路線。全書文字和照片由數十位聖母峰專家提供;他們攀登、研究、拍攝這座世界最著名的山峰,通過了聖母峰的諸般考驗,探求站上世界之顛的深遠意涵。這些專家訴說令人心馳神往的精采故事,記述驚人的地質作用如何將聖母峰推上全球最高點,介紹聖母峰的三個壁面與形形色色的人文地理景觀,見證當地雪巴人堅毅的精神,以及遠征任務的成功與哀愁。
作者群以細膩深刻的筆觸敘述個人切身體驗,與先進的科學研究成果,搭配國家地理學會攝影師一張張令人屏息的照片,聖母峰的萬變與不變盡在眼前,展現出永恆的驚人魅力。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登山, 聖母峰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LIVE WILD山知道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七月 24 2018
書名:LIVE WILD山知道
作者:楊世泰文字 ; 戴翊庭攝影
出版項:臺北市 :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2016
ISBN:9789571361949
索書號:992.77 4645-1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在山的面前我學會寬容、找回自在,對自己負責。
從登山裝備、觀念、技術、路線,
寫一本與大自然的相處之道。
17項登山必知裝備解剖
——背包、登山鞋、帳棚、睡眠系統、飲水器具、頭燈、急救包……
10大登山技巧專業知識
——打包、迷途辨位、機能穿搭、野營保暖、戶外飲食、體力恢復……
6種登山前的重要觀念
——輕量化、對自己負責、無痕山林、登山禮節與禁忌、登山的終點……
4條最推薦的登山路線
——春天桃山、夏天合歡群峰、秋天奇萊主北、冬天雪山主東……
《LIVE WILD山知道》是兩位熱愛山岳的登山客:楊世泰(阿泰)與他最重要的山友——妻子戴翊庭(呆呆)對大自然的生命分享。書中寫下了登山之於兩人的經驗與體悟、行路間遭遇的困頓和危險、登頂時震懾的雲海與光線,還有他們走過的每一座山頭。生長在登山世家,對登山思想、技能、文化背景知識淵博的阿泰,更以「裝備、技巧、觀念、路線」四大角度,羅列36條登山者必知必曉的「野外生存之道」,清楚實用的分類方式,深入淺出的知識彙整,是每一位喜愛登山與大自然戶外活動族群的必備守則。
山的浩瀚、人的渺小
從登山找回與大自然的相處之道
沒有任何一位真正的登山者會用驕傲的語氣說他征服了什麼高山,
相反地,面對「山」這樣偉大浩瀚的存在,反而要不斷縮小自我,並放大眼界,用像山一樣的胸懷包容各種好壞。
走進高山的世界,傾聽風、樹、雲、石、水、光的聲響,踏著渾厚的步伐,穩定且緩慢地向前邁進、向上攀升,在那靜謐的浩瀚天地間,享受巨大孤獨的洗禮,腦袋因而感到無比清晰,這是每一位登山者嚮往的心靈境界。登山並不像綁鞋帶或騎單車那樣,一旦學會就可對外宣稱「我學會了」,登山如同許多專業運動項目和技能,必須不斷地嚴格自我要求,精進知識和技巧,方能學會面對挑戰、任意自在,找回與大自然的相處之道!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登山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探索五大山脈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三月 29 2018
書名:探索五大山脈 : 最引人入勝的台灣山林冒險故事
作者:輪彥國際有限公司戶外探險編輯團隊採訪撰文
出版項:臺中市 : 歐都納戶外體育基金會, 2015
ISBN:9789869240505
索書號:992.77 5806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本書記載2006-2010,由中華民國山難救助協會所發起的「台灣山岳 五大山脈探勘」計畫,為台灣首次有系統且有計畫的進行五大山脈探勘調查計畫。
本書除了紀載了五大山脈實用的資訊外,更透由訪談計畫執行團隊、縱走調查團隊,完整的分享了團隊在過程中的酸甜苦辣。書末並附載了針對台灣山區的「登山安全小常識」、「登山糧食準備技巧與常識」、「高山症的預防與處理」及針對台灣山區從低海拔、中海拔到高海拔及雪地的登山穿著建議與裝備選擇建議等資訊。
除了讓閱讀的朋友可以透過探查隊員的鏡頭與訪談一覽台灣美麗的山林景觀,更可透由本書的介紹對美麗的寶島台灣有更深一層的認識,更甚者亦將因此踏入台灣山林的攀登行列。
內容介紹
台灣島上有五條南北走向的山脈,由東而西包括海岸山脈、中央山脈、雪山山脈、玉山山脈與阿里山山脈,統稱為台灣五大山脈,壯觀高聳的山勢,加上北迴歸線橫越,賦予多樣氣候,形成豐厚的動植物與地理等自然寶藏。五大山脈各具不同的地質、植被、景觀,使得台灣高山呈現不同的景致,從中低海拔到高海拔,充分展現優美、峻秀、陡峭、奇險的自然景貌,吸引許多山友、探險家親近拜訪與探勘踏查。
《探索五大山脈》記錄了一群熱愛山林的山友們,靠著團隊分工,不論是幕前、幕後,山上、山下,在全員縝密的規畫後,由九名勇士一步一腳印,在五大山脈之中穿梭歷險、探勘記錄,歷經五年,終於完成史無前例的創舉,書中並記載了隊員們的路線規劃、行前準備、動員人力與任務分派、每日行程計畫書、探勘成果、安全守則、登山安全小常識等,帶給熱愛登山的山友們更精實的山林資訊,更讓不登山的朋友見識到台灣美麗山林不同的角度。
(簡介來源:三民網路書局)
文章標籤:登山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後一頁 »

館藏資料

  • 國際原住民  (113)
  • 圖書  (2944)
  • 影片  (609)
  • 日文圖書  (26)
  • 西文圖書  (893)
  • 音樂  (376)

最多瀏覽

  • 台灣原住民歷史變遷 : 泰雅族 (3,861)
  • 馬蘭姑娘 (3,506)
  • 台灣原住民教育:社會學的想像 (1,780)
  • 發現南島 (一)(二) (1,748)
  • 魯凱族的文化與藝術 (1,629)

近期文章

  • 佩德羅的項鍊
  • 原住民族與二二八展覽史料專輯(下冊)
  • 原住民族與二二八展覽史料專輯(上冊)
  • 山鹿與苦花魚
  • 當我們同在一起
  • 原住民族長期照顧與第三部門
  • 不可思議的澳洲原住民神話傳說
  • 見證乙未之役
  • 阿美語、泰雅語、排灣語、布農語、魯凱語動詞變化20+
  • KASIRAW同名專輯

近期迴響

  • Awi 在 能高越嶺道.穿越時空之旅
  • Alissa 在 真相.巴萊 : <<賽德克.巴萊>>的歷史真相與隨拍札記
  • GuanYing 在 台灣原住民歷史變遷 : 泰雅族
  • spi 在 台灣原住民歷史變遷 : 泰雅族
  • HaoJK 在 魯凱族的文化與藝術
  • kilang 在 台灣原住民教育:社會學的想像
  • Fannie 在 魯凱族的文化與藝術
  • 蘇菲 在 台灣的原住民

標籤雲

中國 人文地理 傳記 傳記片 兒童故事 兒童文學 劇情片 原住民族音樂 原住民音樂 台灣原住民 太魯閣族 少數民族 布農族 排灣族 文化 文化人類學 文集 旅遊 日據時期 歌謠 歷史 民族文化 泰雅族 流行歌曲 社會生活與風俗 紀錄片 繪本 臺東縣 臺灣 臺灣原住民 臺灣原住民族 臺灣原住民語言 臺灣史 遊記 部落 阿美族 電影片 etc History Indians of North America Indians of North America -- Legal status Indigenous peoples Indigenous peoples -- Legal status laws United States

其它

  • 登入
  • 文章 RSS 訂閱
  • 迴響 RSS 訂閱
  • WordPress.org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Blend” | Customized & Webmaster: Jian-Hao 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