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館藏介紹
臺灣原住民圖書資訊中心Facebook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臺灣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
Home
About
回到舊社的家
發表於:
圖書
|
by
ntutiprc
十月
13
2022
書名:
回到舊社的家 : 佳心石板屋 : 布農民族教育教案手冊
作者 :
Haisul Palalavi 海樹兒.犮剌拉菲計畫主持人 ; 蔣斌計畫共同主持人 ; 林靖修, 葉淑綾計畫協同主持人
出版項:
臺灣 : 出版者不詳, 民國110
索書號:
529.47 3847
館藏連結
布農族的蟲族文化
發表於:
圖書
|
by
ann
八月
17
2022
書名:
布農族的蟲族文化
作者 :
鄭漢文作
出版項:
臺東縣延平鄉 : 臺東縣延平鄉桃源國民小學
ISBN :
9789865419776
索書號:
536.333 8730
館藏連結
布農x巴宰
發表於:
影片
|
by
ann
八月
17
2022
片名 :
布農x巴宰 : 被遺忘的拼圖
作者:
伍冠臻導演 ; 馬倩汶製片
出版項:
台北市 : 舊視界文化藝術有限公司
索書號:
(VV) 536.3396 2131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身為布農族的我因緣際會下認識到巴宰族,為了深入了解他們的文化以及面臨的困境,我們走訪了埔里鎮愛蘭里拜訪巴宰族人,他們努力復興語言及文化,積極爭取正名的機會.拜訪結束後,反觀身為布農族人,我們應該要更努力學習自己的文化並且傳承下去
(內容來源: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
布農傳說故事 : 巒社群 郡社群(1930年-1935年)
發表於:
圖書
|
by
helper
六月
16
2022
書名:
布農傳說故事 : 巒社群 郡社群(1930年-1935年) = Bunun tu paliqabasan takbanuaz isbukun
作者:
全正文編輯
出版項:南投市 : 南投縣政府原住民族行政局,民國109
ISBN:
9789865422653
索書號:
539.5339 4052
館藏連結
Kulumaha回家吧
發表於:
圖書
|
by
helper
五月
14
2022
書名:Kulumaha回家吧
作者:Tahai Minkinuan(蔡善神)故事原創 ; 文自秀文字 ; 儲嘉慧插畫
出版項:臺東市 :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2021
ISBN:9789865324872
索書號:863.859 4483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同理心:移動的故事」展示,希望透過孩子的視角來認識原住民的歷史傷痛,進而同理。在臺灣原住民族重返祖居地的行動中,內本鹿區域布農族的返家行動自2000年至今已逾20年,故我們選擇內本鹿被迫遷移的歷史為對象;透過11歲的女孩慕拉斯帶出這段傷痛記憶,以及找到力量的故事。
(內容來源:博客來)
Luluna.遷徙
發表於:
圖書
|
by
helper
五月
14
2022
書名:Luluna.遷徙
作者:吳文莉文字編輯 ; 林榮森總編輯
出版項:南投縣南投市 : 南投縣政府文化局,民國110
ISBN:9789865422868
索書號:863.859 2604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南投縣是由多元族群與多元文化所交織而成的生活所在地,信義鄉羅娜社區位在陳有蘭溪的山谷,人口組成以布農族群為大宗,不同的祭典皆蘊含著先人們對環境、對土地、對人之間的尊重與感恩。
羅娜社區的布農族文化,可以讓學童從小培養對土地、對族群的認識與學習,因此藉由簡潔易懂的 文字描述在羅娜社區這塊土地上的故事,加上圖像在旁輔助,讓閱讀者對於繪本中的內容有更深的體會,讓學童更能淺顯易懂的了解過去在南投這塊土地上所發生的歷史,了解到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學習尊重不同文化的重要性。"
(內容來源:博客來)
一起走
發表於:未分類 |
by
ann
十二月
28
2021
書名:
一起走
作者:
阿多作
出版項:
臺北市 : 慢工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21
ISBN:
9789869857383
索書號:
947.41 7127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白浪與布農族人一起找尋的想像共同體
「地方創生」一詞源於日本,近年成為台灣政府積極推動的發展政策,社區營造、藝術駐村、跨國交流⋯⋯各式各樣的夢想與計畫在全台遍地開花。在花蓮的一個鄉鎮裡,設計師、漫畫家、基金會、年輕的都市原住民、部落耆老,每個人都為了全新的部落想像獻出自己的力量。
■在深厚的田野調查之上,繪出充滿臨場感的真實經歷
喜歡看紀錄片、 研究植物的漫畫家Adoor,在親身參與地方創生後,結合自身經驗和友人訪談,虛構出這個充滿臨場感視角的創生故事。並以兼具生活及魔幻感的筆觸,描繪出時而前進、時而後退,喧鬧不已的地方創生過程。
■每場地方創生都會遭逢的可愛失敗日誌
忙半天結果沒人在意?每個參與者的想像其實都不一樣?以為自己很有愛,其實只是自以為是?這塊土地真正需要的是什麼?全書充滿臨場感地描繪出創生團隊的盲點、部落內的衝突,以及將每個人逐漸串起的生活——屬於部落的飲食與歌舞。
各界推薦
《一起走》將這些龐雜的地方觀察細細整理成一百多頁的漫畫,一些段落甚至率直到讓人覺得「這樣真的沒問題嗎」的程度,但我想正是因為這樣的率直,《一起走》很適合作為部落初心者的入門書。——李尚喬,《蜉蝣之島》編劇
一件事情的促成,有起頭人,感受到召喚的人,願意參與的人,見證事件發生的人, 角色們在過程中相互共振,每場談話,每個語句都恰恰地帶出各自為土地奉獻的角度。——馮晏緹,倆仨點無麩質純素點心烘焙負責人
The book works as an extract from a documentary. A piece of contemporary activism and reflection of caring and cultural heritage. A story that flies like a bamboo bee but leaves a hole in us.——Surco Valbuena Makino,Zine Artist / Shoe Designer
(簡介來源:臺灣大學圖書館)
越嶺
發表於:
影片
|
by
ann
十二月
24
2021
片名:
越嶺 : 聆聽布農的音樂故事
作者:
曾毓芬, 卜袞.伊斯瑪哈單.伊斯立端編劇 ; 張得恩導演 ; 陳悅宜監製
出版項:
基隆市 : 吉隆有線電視股份有限公司,2021
索書號:
(VV) 983.3 8084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Bunun布農族,是名副其實的高山原住民.在口傳歷史中,族人為了生存,不斷攀越一座又一座的山頭.初期聚落分佈在玉山山脈一帶,之後縱橫於中央山脈,成為臺灣島上雄據中、南部高山的原住民族.據說布農族人在洪荒時期曾為了躲避洪水,從老人家口中的平野逃上玉山,水退之後重返平地;17世紀末,大批漢族移民佔滿西部平原,布農族人只好沿濁水溪翻山越嶺,攀登到位於群山之中的Asangdaingaz老社,繁衍成六大群;17世紀起因山區耕地不足,一批又一批布農族人越過中央山脈遷徙至臺灣東部和南部,遍佈生息於新武呂溪、荖濃溪及楠梓仙溪流域的高山地帶…….而在21世紀的今日,尋根情懷驅策下,布農知識青年們又紛紛登上中央山脈高處,尋找已被荒山蔓草掩蓋的祖居地.漫長的族群歷史中,布農族人不斷越嶺,尋找生命的出口"– 手冊
(簡介來源:臺灣大學圖書館)
Pasikau臺東-桃源部落
發表於:
圖書
|
by
ann
十二月
22
2021
書名:
Pasikau臺東-桃源部落 : 種是為了你
作者:
胡欽福, 陽美花撰文
出版項:
臺東縣臺東市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臺東林區管理處,民國109
ISBN:
9789865449278
索書號:
536.333 4783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Pasikau臺東桃源部落:種是為了你》,從青少年、中壯年人到耆老合計55位作者,以感性或知性的敘事風格寫下自己與小米的故事。部落孩子向耆老學習,親手種回30年前便已失傳的小米,也種下自己與土地應該有的倫理關係;書中看得見青少年「放感情」的插畫,以及長輩們記憶中與小米難以切割、悸動不已的情緒。原住民族過去沒有文字,因著口耳相傳才保留傳統,現在有了可以記錄的文字,臺東林區管處理、臺東縣永續發展學會、桃源國中及桃源社區發展協會合作將祖先流傳下來的小米知識轉譯成《臺東桃源部落:pasikau種是為了你》,種下小米,種下說故事的能力,也種下部落孩子身為pasikau(桃源)部落族人的文化自信。
(簡介來源:博客來)
達海爺爺的木雕
發表於:
圖書
|
by
ann
十二月
22
2021
書名:
達海爺爺的木雕
作者:
洪宏文 ; 陳彥儒圖 ; 王武榮族語翻譯
出版項:
臺北市 : 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9
ISBN:
9789862942468
索書號:
536.333 3430-1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在群山環繞、面向廣闊海洋的布農族部落「布谷拉夫」,調皮活潑的比勇和阿郎為了追小狗,不經意闖入一間神祕小屋,裡頭擺滿了栩栩如生的木偶像──原來這些都是部落長老達海爺爺的作品。達海爺爺為了傳承文化,也為了向祖靈致上最高敬意與感謝,長年投入木雕創作;透過刀鋒,將部落精神深深刻劃入木。
因緣際會下,達海爺爺受邀在台東生活美學館展出,於是著手整理了許多富含深意的木雕作品,並為比勇和阿郎述說作品背後的每一則故事。比勇和阿郎感動不已,主動要求分擔工作,希望能盡己所能幫助爺爺完成這次展覽。當比勇和阿郎坐在地上幫忙擦拭作品時,爺爺不禁想起自己兒時坐在長輩腳邊、著迷聽著部落神話的情景……。
展覽當天,達海爺爺向大家誠懇地表達了己身使命所在,也對年輕小輩們賦予深切期許。達海爺爺的一席感言,更令在座觀眾們對自己的生命、對其他民族的生命有更多的共鳴與關懷。
一尊木雕,不僅傳遞了傳統工藝之美,也背負著未來的文化風景能加倍繁盛的祈願。文化傳承是漫長的馬拉松,也是一場不能間斷的接力賽跑;無論我們來自哪裡、是什麼人,我們都該學習尊重與我們不同的文化面貌,也該學習帶著自己族群獨有的文化風格生活著。
(簡介來源:博客來)
後一頁 »
館藏資料
國際原住民
(113)
圖書
(2944)
影片
(609)
日文圖書
(26)
西文圖書
(893)
音樂
(376)
最多瀏覽
台灣原住民歷史變遷 : 泰雅族
(3,905)
馬蘭姑娘
(3,556)
台灣原住民教育:社會學的想像
(1,802)
發現南島 (一)(二)
(1,783)
魯凱族的文化與藝術
(1,658)
近期文章
佩德羅的項鍊
原住民族與二二八展覽史料專輯(下冊)
原住民族與二二八展覽史料專輯(上冊)
山鹿與苦花魚
當我們同在一起
原住民族長期照顧與第三部門
不可思議的澳洲原住民神話傳說
見證乙未之役
阿美語、泰雅語、排灣語、布農語、魯凱語動詞變化20+
KASIRAW同名專輯
近期迴響
Awi 在
能高越嶺道.穿越時空之旅
Alissa
在
真相.巴萊 : <<賽德克.巴萊>>的歷史真相與隨拍札記
GuanYing 在
台灣原住民歷史變遷 : 泰雅族
spi 在
台灣原住民歷史變遷 : 泰雅族
HaoJK 在
魯凱族的文化與藝術
kilang
在
台灣原住民教育:社會學的想像
Fannie 在
魯凱族的文化與藝術
蘇菲 在
台灣的原住民
標籤雲
中國
人文地理
傳記
傳記片
兒童故事
兒童文學
劇情片
原住民族音樂
原住民音樂
台灣原住民
太魯閣族
少數民族
布農族
排灣族
文化
文化人類學
文集
旅遊
日據時期
歌謠
歷史
民族文化
泰雅族
流行歌曲
社會生活與風俗
紀錄片
繪本
臺東縣
臺灣
臺灣原住民
臺灣原住民族
臺灣原住民語言
臺灣史
遊記
部落
阿美族
電影片
etc
History
Indians of North America
Indians of North America -- Legal status
Indigenous peoples
Indigenous peoples -- Legal status
laws
United States
其它
登入
文章
RSS
訂閱
迴響
RSS
訂閱
WordPres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