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館藏介紹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館藏介紹

  • 臺灣原住民圖書資訊中心Facebook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 臺灣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
  • Home
  • About

祭師、治療者、薩滿?

發表於:圖書 | by ntutiprc facebook twitter plurk
十月 15 2022
書名:祭師、治療者、薩滿? : 卑南族卡大地布之巫pulingaw : Dominik Schröder遺稿之描述與分析
作者 : Anton Quack原著 ; 喬蕙芳初譯 ; 石素英, 齊偉先校譯 ; 陳文德主編
出版項:臺北市 : 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民國111
ISBN : 9786267002728
索書號:536.3365 3050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原書德文版於1985 年出版,是安東(Anton Quack, 1946∼2009)根據山道明博士(Dominik Schröder, 1910∼1974)1960 年代中期在卡大地布(知本)卑南族部落調查所蒐集的資料,加以整理與分析而完成的著作。本書內容包括〈導論〉、〈pulingaw 制度: 描述部分〉與〈pulingaw 制度:分析部分〉等。安東在〈導論〉中除了略述山道明以及長期在卑南族傳教且協助他與山道明的費道宏神父(Rev.Patrick Veil, 1901∼1988)的相關背景、卑南族研究文獻與卡大地布社會與宗教信仰的狀況,主要是說明山道明田野調查的特質,以及儀式禱文形式的重要性。作者在本書將pulingaw 這個制度分為兩部分來處理: ㈠描述部分包括巫師本人的口述(如故事、解釋及祭儀禱文)、為何成巫,以及成巫儀式的詳細過程; ㈡分析部分則根據這些資料,進一步與當時研究不同地區薩滿教(shamanism)的人類學、宗教學等領域的學者對話。
(內容來源 : 博客來)
文章標籤:卑南族, 宗教文化, 巫術, 民族文化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心知地名

發表於:圖書 | by ntutiprc facebook twitter plurk
十月 06 2022
書名:心知地名 : Katratripulr卡大地布部落文史紀錄
作者 : 林金德
出版項:臺東市 : 台東縣原住民主體文化發展協會,2016
ISBN : 9789869385305
索書號:536.3365 4482 2016
館藏連結
文章標籤:卑南族, 歷史, 部落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食光.時光 : Kasavakan 飲食記憶誌

發表於:圖書 | by helper facebook twitter plurk
六月 16 2022
書名:食光.時光 : Kasavakan 飲食記憶誌
作者: 卓幸君著
出版項:臺北市 : 財團法人東台灣研究會文化藝術基金會,2021
ISBN:9789869064569
索書號: 536.3365 2141-1
館藏連結
文章標籤:卑南族, 台灣原住民族, 飲食風俗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換個姿勢再來一次

發表於:圖書 | by helper facebook twitter plurk
五月 14 2022

書名:換個姿勢再來一次 : 解構你的卑南族, 建構你的卑南族
作者:王勁之主編
出版項:新北市 : 耶魯國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21
ISBN:9789869805070
索書號:536.3365 2647 v.4 2021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卑南學:卑南族群研究與部落調查資料彙編》簡稱《卑南學資料彙編》,其目的是希望藉由「卑南學學術研討會」的常年舉行,整理過往各領域先進的研究成果,並結合引進當代社會各領域專家與研究機構,協助建立Pinuyumayan「卑南族」族群知識的資料,培養族內同胞研究各自部落議題的興趣與能力,進而促使「卑南學」未來成為一個學界研究的專門領域。
(內容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卑南族, 文集, 民族研究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天主教在卡大地布部落的發展、適應與變遷

發表於:圖書 | by helper facebook twitter plurk
五月 14 2022

書名:天主教在卡大地布部落的發展、適應與變遷
作者:陳映君
出版項:臺東市 : 東台灣研究會,民國109
ISBN:9789869064552
索書號:733.9/139.8 5043 v.16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天主教白冷會在民國42年(1953)傳入卡大地布部落,是天主教在卑南族地區的第一個傳教據點,也是卑南族部落中(南王、下賓朗、初鹿等)天主教信仰人數比例最高的堂區。天主教因教義與卑南族傳統觀念相符,為卡大地布多數族人接受,並主動將卑南族傳統文化與宗教結合,在教會禮儀、教堂建築、傳統風俗等各方面,發展出高度的本地化樣貌。
民國45年(1956)費道宏神父擔任知本天主堂司鐸,也在該堂區居住長達二十多餘年。由於神父對卑南族傳統文化的重視,保留了許多珍貴的口傳歷史紀錄,成為日後部落恢復傳統祭典的基礎。此外,戰後卑南族傳統青年集會所,曾遭當地警員誤解而解散,費神父透過募款為部落成立青年會館,提供部落青年男女教育訓練的場地。對於兒童教育,天主堂也成立幼稚園,為部落兒童提供學前教育。天主堂的廣場在1970至1992年間亦為部落舉辦收穫祭的主要場地,可見天主堂對於部落的文化保存、教育經營和發展過程,具有重要的貢獻與地位。
本書透過長期的田野紀錄及豐富的文獻爬梳,探討與記錄知本天主堂近年來在部落傳教歷程中的本地化情形,以及教會與部落的互動關係,嘗試提出天主教會本地化的實際議題與反思,期望為天主教會與族群關係的未來發展引發更多討論。"
(內容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卑南族, 天主教, 歷史, 部落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前進國家音樂廳!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十一月 17 2021
書名:前進國家音樂廳! : 臺九線音樂故事
作者:陳俊斌著
出版項:臺北市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2020
ISBN:9789869826495
索書號:919.7 7520-1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沿著臺九線,從臺北國家音樂廳到臺東卑南族部落,跨越古典/民間/流行音樂的藩籬,進行一場探索音樂與文化的深度之旅。
本書從2010年國家兩廳院製作《很久沒有敬我了你》的討論出發,探討參與演出的卑南族人在音樂廳、部落及其他場合的音樂行為及其意義。全書共九章,分為三個部分,每部分各三章,並有導論及結論。第一部分描述及評論《很久沒有敬我了你》在音樂廳的呈現,第二部分及第三部分聚焦卑南族人的音樂生活。理論性的討論集中在導論及結論,主體的九章以民族誌構成。本書試圖跨越古典音樂、民間音樂以及流行音樂的邊界,透過當前民族音樂學理論的檢證與應用,探索以動態視角評析音樂意義的可能途徑。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卑南族, 原住民音樂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從社會到社群性的浮現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十一月 08 2021
書名:從社會到社群性的浮現 : 卑南族的家. 部落. 族群與地方社會
作者:陳文德
出版項:臺北市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20
ISBN:9789865432812
索書號:536.3365 7502-1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本書綜合筆者從1980年代中期以來有關卑南族的家、部落、族群與地方社會的民族誌硏究,思索個人與群體之間的關係,從社會的構成與社會制度的關聯 性,到當代政經社會條件與歷史脈絡 下,新的社群性的浮現與可能。
一方面,本書呈現卑南人如何在家、祖靈屋與部落不同社會單位或群體的緊密關係中完成社會人的理想與實踐,並透過「生命過程」的概念與「空間」的機制,對於卑南族社會文化特性及在新情境中的轉變提出新一層的理解 。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卑南族, 民族文化, 社會生活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你是我的菜 : 利卡夢生活植物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九月 15 2021
書名:你是我的菜 : 利卡夢生活植物
作者:林幸福, 陽美花撰文
出版項:臺東市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臺東林區管理處,民國108
ISBN:9789860593617
索書號:375.233 4443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為了傳承逐漸遺失的山林智慧,林務局臺東林管理處、臺東縣永續發展會學會及利嘉社區巡守隊合作,陪伴利嘉國小學生認識部落周遭的生活植物,藉由部落耆老口述、中生代族人和學生攜手調查,將成果匯集成一本以在地植物知識為主體的書籍─《你是我的菜:利卡夢生活植物》。一年多的時間,挑選了55種生活中常見的山林植物和田野蔬果,由一到三年級學生以葉脈代筆,拓印植物原貌,四到六年級學生以多樣瓜果或根莖葉菜類,書寫、繪製這些植物,同時紀錄植物母語名稱。在執行過程中,mumu那帶有濃厚口音、永遠聽不懂的國語,滔滔不絕地形容植物與生活關聯的點點滴滴,深怕孩子們遺漏了傳承自山林的知識,是mumu發自內心對於孩子們的疼愛與期許;還有孩子們飛龍在天的手寫記錄,都是文字整理與編輯者最具挑戰性的艱辛任務。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卑南族, 植物, 臺灣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野溪

發表於:音樂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十月 28 2019
片名:野溪
作者:林, 浩一.
出版項:新北市 : 禾廣娛樂股份有限公司,2018
索書號:(AL) 913.6033 4431-4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聽整張專輯
感受臺灣~南迴公路的風!
來自卑南族的另一種聲音
我們的歷史沒有文字,但我們有美麗的神話與精彩的歌聲!
因為沒有文字,所以傳說是我們的歷史;因為沒有文字,所以歌聲更顯得貼切!
所有離家在外的人都會有一個聲音
由心底深處悄悄呼喚著——家鄉還是最後想停靠的終點站。
儘管外在環境隨著時代改變,然而傳說與音樂,
常常是最後所留下的證據!
也是最有安撫心靈作用的藥劑!
每當唱起自己的歌,歌聲中傳來一股神秘而強烈的力量,像是叮嚀又像是鼓勵,更像是一種安撫!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卑南族, 原住民音樂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天.地.人

發表於:影片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十一月 29 2018
片名:天.地.人
作者:Uki Bauki.
出版項:臺北市 : 智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7
索書號:(VV) 536.3365 3264  disc1-2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Mainay u?(你要成為男人嗎?)""Mainay ku.(我要成為男人.)" "Mainay"卑南族語,"男人"的意思. 想進入巴拉冠男子會所接受教育的男孩,對祖先及兄長的宣誓,對同輩互相照顧所許下的承諾,是卡大地布男孩成為"Mainay"的修煉之旅. 臺東知本卡大地布部落,對成熟男性的養成,藉由巴拉冠會所為中心,來進行傳統的訓練與教育養成. 這在狩獵採集時期,為要保護部落生存領域,部落訓練軍隊所建立的男子會所政治組織制度,現仍在卡大地布部落維持著,成為部落文化教育的根基. 希望藉由影片來訴說部落觀點,祖先所教導的仍是不變的最高品德. 巴拉冠會所在現代社會存在的目的是什麼呢? 2011年開始,臺東縣政府為要開發觀光,要將卡大地布部落世代埋葬祖先的第六公墓遷離部落,這等於是消滅了部落信仰的核心. 部落發起"捍衛祖靈.拒絕遷葬"行動,其中巴拉冠會所在長期的抗爭行動中,成為運動的主力,成功抵擋祖靈之地開挖,遷移,逼迫政府與部落進入對等協商. 對卡大地布部落來說,不只是公墓的遷移,而是文化核心及土地的保衛戰
"在巴拉冠,不是你自己一個人很好,是集體都要很好,都要很強!" 台東知本卡大地布部落,至今保有男子年齡階級傳統組織的集體教育養成,以"達古範"少年會所及"巴拉冠"青年集會所為根基,按年齡階級的不同,教育和訓練部落的男子,每三年晉階一次,隨著歲時祭儀的執行.勞動.服務與付出,學習成為成熟.訓練有素的男子,成為部落的後盾. 這是卡大地布部落文化核心價值的傳承,更是保護部落的力量. 部落男孩約滿8歲進入"達古範"少年會所成為"達古伐古範"階級,滿14歲就晉階為"巴拉冠"青年會所的年紀最輕的"valisen"階級. 這個階級必須勞動.做苦力.服從兄長…等修煉,被青年會所內更高階級的兄長們使喚.完成各種任務…等訓練階段. 這些男孩們卻還是很愛來"巴拉冠"勞動,以能夠光榮的晉階為"valisen"階級,正式進入"巴拉冠"青年會所為榮. 是什麼樣的集體力量和部落思維,讓這群叛逆.調皮的國中階段的男孩們,甘願來"巴拉冠"會所付出勞力.服從聽訓,對"巴拉冠"有著強烈的歸屬感呢? "達古範"和"巴拉冠"的養成和教育的意義,如何在現代社會中展現祂的價值呢?
(簡介來源:臺灣大學圖書館)
文章標籤:卑南族, 文化, 紀錄片, 臺灣原住民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後一頁 »

館藏資料

  • 國際原住民  (113)
  • 圖書  (2944)
  • 影片  (609)
  • 日文圖書  (26)
  • 西文圖書  (893)
  • 音樂  (376)

最多瀏覽

  • 台灣原住民歷史變遷 : 泰雅族 (3,861)
  • 馬蘭姑娘 (3,506)
  • 台灣原住民教育:社會學的想像 (1,780)
  • 發現南島 (一)(二) (1,748)
  • 魯凱族的文化與藝術 (1,629)

近期文章

  • 佩德羅的項鍊
  • 原住民族與二二八展覽史料專輯(下冊)
  • 原住民族與二二八展覽史料專輯(上冊)
  • 山鹿與苦花魚
  • 當我們同在一起
  • 原住民族長期照顧與第三部門
  • 不可思議的澳洲原住民神話傳說
  • 見證乙未之役
  • 阿美語、泰雅語、排灣語、布農語、魯凱語動詞變化20+
  • KASIRAW同名專輯

近期迴響

  • Awi 在 能高越嶺道.穿越時空之旅
  • Alissa 在 真相.巴萊 : <<賽德克.巴萊>>的歷史真相與隨拍札記
  • GuanYing 在 台灣原住民歷史變遷 : 泰雅族
  • spi 在 台灣原住民歷史變遷 : 泰雅族
  • HaoJK 在 魯凱族的文化與藝術
  • kilang 在 台灣原住民教育:社會學的想像
  • Fannie 在 魯凱族的文化與藝術
  • 蘇菲 在 台灣的原住民

標籤雲

中國 人文地理 傳記 傳記片 兒童故事 兒童文學 劇情片 原住民族音樂 原住民音樂 台灣原住民 太魯閣族 少數民族 布農族 排灣族 文化 文化人類學 文集 旅遊 日據時期 歌謠 歷史 民族文化 泰雅族 流行歌曲 社會生活與風俗 紀錄片 繪本 臺東縣 臺灣 臺灣原住民 臺灣原住民族 臺灣原住民語言 臺灣史 遊記 部落 阿美族 電影片 etc History Indians of North America Indians of North America -- Legal status Indigenous peoples Indigenous peoples -- Legal status laws United States

其它

  • 登入
  • 文章 RSS 訂閱
  • 迴響 RSS 訂閱
  • WordPress.org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Blend” | Customized & Webmaster: Jian-Hao 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