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館藏介紹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館藏介紹

  • 臺灣原住民圖書資訊中心Facebook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 臺灣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
  • Home
  • About

路徑 : 20世紀晚期的旅行與翻譯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九月 19 2020
書名:路徑 : 20世紀晚期的旅行與翻譯
作者:詹姆斯.克里弗德著 ; 張瀠之, 林徐達審譯
出版項:苗栗縣三灣鄉 : 桂冠圖書,2019
ISBN:9789577306616
索書號:535 4023-1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二戰後,全球各地的殖民地捲起一波獨立運動的浪潮,並在接下來幾十年內,勢不可擋的一波又一波成為形式上獨立的國家。去殖民化的反思風起雲湧,過往人類學與殖民主義過從甚密的關係,無所遁逃的被一一挑出、批判與指責。面臨人類學正當性的危機,以及整個田野環境劇烈的轉變,在這樣的氛圍下,二十世紀最後的二、三十年間,許多人類學家紛紛對於什麼是人類學?什麼是田野工作?提出相當深刻的反思,人類學這門學科也在這樣的反思下逐漸轉變。
《路徑:20世紀晚期的旅行與翻譯》(Routes: Travel and Transl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是詹姆斯.克里弗德(James Clifford),強調旅行(travels) 與接觸(contacts)才是未竟的現代性研究中關鍵的場域。它的研究主題無遠弗屆,但如果要說有個共通的主題,那便是人類的位置 (location)是由移動與靜止所構成。本書集結的文章,企圖了解人們在各地間的移動行為,在這些來來去去的行為中,可以找出哪些世間的生存與互動的技巧?對於多元的未來又能構成何種資源?本書集結的文章只是拋磚引玉,企圖追蹤新、舊地圖,以及各式各樣人們的過境歷史,無論這些移動是自願或非自願。本書關切人們在移置(displacement)間所形成的差異、交錯的文化經驗,這個愈趨緊密 連接、但非同質的世界的結構與可能性。
「博物館作為菁英主義與固定性的符號,正以驚人的速度不斷激增:從新國家首都到美拉尼西亞部落,從被遺棄的英國礦坑到全球性大都會區的族群社區。在地∕全球的接觸區,形塑認同與文化轉移的現場,或是封鎖和跨越的領域裡,這些機構都是「文化」差異下模糊未來的縮影。
「我們不可能擺脫特定的種族和文化、階級和種性、性別與性、環境與歷史的結構。這不是被選擇或被迫存在的家鄉,而是作為世界旅行的場域:這是一項困難的邂逅與對話的機緣。任何關於一致性或普世性價值的新舊觀點,都沒有辦法解開文化政治的難題。田野工作,並不是在地生活,而是一連串旅行中的相遇。每個人都在移動,幾世紀以來都是如此:在旅行中定居,而「根源」(roots)永遠先於「路徑」(routes)。
「如此多重的定位是否僅是另一種後現代斷裂的症狀?人類學能否重塑成一個多樣路徑化的田野論壇,不同脈絡的知識可以參與批判性對話,對立卻彼此尊重?人類學可否培育出一種文化批判的影響力,在當中延伸其研究規則?答案仍不清楚,強力的、新穎有彈性的、中心化的勢力依舊存在。「田野」遺產在這門學科訓練裡依然強勢,並且帶有一種——或許具生產力的——深度模糊。
「本書的集結,正是希望可以打破這種困境。當歷史的現實被理解為一連串未竟的邂逅時,我們是否可能將自己置身於某個歷史的定點,講述一則有條理的全球故事?什麼樣的圓滑、包容與自嘲可以增進彼此的瞭解?在交錯但非同質的現代性中,翻譯在不同路徑中具備何種條件?我們能否為「旅行的西方」找到新或舊的出路?面對諸如此類的疑問,《路徑》這本書努力抱持著某種希望,以及一種清澈的不確定性。」"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人文地理, 民族學, 田野工作, 跨文化研究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行踏台江,地號名講古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九月 18 2020
書名:行踏台江,地號名講古
作者:劉正元, 吳玲青撰文
出版項:臺南市 : 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民國108
ISBN:9789865448479
索書號:733.9/127.3 7211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地圖記載了土地樣貌、人群開墾移居的軌跡,人們畫出虛實的線條、手寫上不同語言的地名──每個地名都乘載一個個歷史故事。台江地區多年來因地貌改變衍生出多樣化的地景與經濟產業,本書試圖透過古地圖、文獻與採集地方耆老的回憶及口述訪談,抽絲剝繭,透過地名重新看見台江的前世今生,感受人、海、土地的共生情感。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人文地理, 植物, 歷史, 臺南市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繪夢烏石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九月 18 2020
書名:繪夢烏石 : 山海、平原與族群的交會之境,頭圍歷史寫生
作者:馬丁繪.著
出版項:新北市 : 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20
ISBN:9789570854725
索書號:733.9/107.9 /117.4 4474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頭城是漢人在蘭陽平原第一個建立的開墾據點,亦是臺灣東部開發的起始點,因此又稱「頭圍」,當時是噶瑪蘭地區人口及商業之最,因其地處鎖鑰,是清代平原重鎮。位於頭圍的烏石港曾經帆檣林立、商賈雲集,掌握了蘭陽經濟命脈,是清代臺灣東部唯一正口,東北角最重要的貿易商港。
背倚雪山、面向大海、位於宜蘭最北端的頭城,是開發蘭陽及現代宜蘭人的源起之地,也是鉛筆馬丁心中最熟悉和依賴的美麗故鄉。
鄉愁未必都是愁,意念本身卻是美。
馬丁在《繪夢烏石:山海、平原與族群的交會之境,頭圍歷史寫生》中,透過蘸滿濃韻情思的筆觸,以及細緻生動、美不勝收的鉛筆素描,爬梳史料、揮灑想像。從原住民族的傳統領域、歐洲殖民勢力的入侵、漢人的移民與拓墾,一直到近代以來的環境變遷,馬丁帶著感性、浪漫和眷戀情愫,自在穿梭於山海之間,壯遊於時空的領地,並以未曾見識或想像的視覺經驗和角度,訴說、反思頭城這個美麗的所在,千百年來的歷史變化與文化意義。 "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人文地理, 宜蘭縣頭城鎮, 歷史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老樹人生 : 自然與人文的對話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九月 14 2020
書名:老樹人生 : 自然與人文的對話
作者:李春子等作
出版項:南投縣集集鎮 : 農委會特有生物中心,民99[2010]
ISBN:9789860211658
索書號:436.13333 4448 2010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由老樹保護工作在台灣的發展歷史為開端,進而論述世界名木、台灣老樹及老樹生態,更從人文的關懷論述拓展到老樹文化,再延伸到老樹信仰文化之比較,將老樹保護由在地的知識成為全球化的議題。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人文地理, 樹木, 臺灣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臺灣地理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七月 13 2020
書名:合歡山的彩色精靈 : 植物解說圖鑑
作者:天衛文化圖書公司.
出版項:臺北市 : 天衛文化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6
ISBN:9789574904006
索書號:733.3 1020 2016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不是教科書的地理書」!針對不同年齡層讀者設計適讀的內容,將繁複的地理知識化為靈活的地理故事,透過照片、插圖、臺灣地形圖、古地圖、製作流程圖、註解等圖解說明,培養讀者多層次、探索式的思考能力,建構全方位的國際觀。
四大特色
(一)搭配學校課程規畫
參酌目前學校地理學科的課程規畫,自然環境、人文歷史與區域地理並重,是最佳的課外讀物。
(二)當代宏觀的地理知識
本書強調「當代地理議題」、「社會變遷」多元視野的地理觀,包括八八風災、北宜高速公路的闢建、新移民在臺灣、紫斑蝶的遷徙、臺灣行政區的畫分與變遷……,不單單只傳播單一面向的地理知識,而是整合地理學的各項元素,讓讀者具備全方位的地理觀。
(三)圖像式百科
本書首重圖文並茂,搭配百張以上的照片、插圖、地圖,輔以翔實的解說,讓讀者得以按圖索驥,延伸閱讀。例如:「臺灣地形圖」以每50公尺為單位,完整呈現臺灣0〜3000公尺以上以及海平面以下,隨著海拔高度起伏的地形樣貌。「臺灣的地形分布圖」、「臺灣的河流分布圖」則完全圖解各個主題知識內容。
(四)典藏工具書,兼具深度旅遊功能
適合國小高年級、國中以上學生、教師、一般讀者,以及各級學校、圖書館,甚至是每個家庭最佳的参考工具書。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人文地理, 臺灣, 通俗作品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山林製造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七月 10 2020
書名:山林製造 : 來自山村 八款剛剛好就好的森活態度 : 新北貢寮.台中東勢.南投能高越嶺.高雄六龜.屏東霧台.宜蘭大南澳.花蓮海岸山脈.台東南迴
作者:李, 佩書.
出版項:台北市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2019
ISBN:9789863984740
索書號:733.4 2242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你今天被森林服務了嗎?
賴以為生的空氣、土壤、水,好吃的高山甜柿、段木香菇,用國產材製作原木家具,
近年來老少咸宜的生態旅遊、步道健行,到部落體驗原住民文化、享受在地餐桌……
不管你身在城市、海邊或山村,每人每天領受森林的賜予無所不在,
但我們卻很少去思維:台灣山村真正的樣貌。
走過八條有故事的山村之路,看見「剛剛好就好的」山村哲學,
取之自然,用之自然,新林業如何以經營取代禁止?讓人與動植物、自然共生共榮,
重返森林的家,那是蘊育生命、生產糧食、傳承文化的根基,
為了環境永續,生活/旅行台灣,我們應該有更好的選擇。
森、川、里、海・行野八式——看見 剛剛好就好的森活態度:
>>>新北:貢寮水梯田 重拾共好農耕的隱村歲月
>>>台中:台八線上 生態農小天地
>>>南投:能高越嶺 與賽德克同行
>>>高雄:六龜山村裡的手感生活
>>>屏東:霧台糧倉 山村哲學
>>>宜蘭:邂逅山海大南澳
>>>花蓮:森、川、里、海 與野共生
>>>台東:南迴尋味大縱走
✔拉頁圖解山村、森林便利貼:秒懂艱澀的林業專有名詞,看懂山林永續發展之道。
✔在地包打聽:跟著在地人的腳步,更貼近土地的體驗山村生活。
✔行程推薦:部落廚房、在地路線、生態見學、手作體驗,山村日和、隨時出發!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人文地理, 臺灣, 農村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本地The place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十一月 04 2019
書名:本地The place : 屏東
作者:黃, 銘彰.,吳, 亭諺.,鄭, 雅文.
出版項:臺北市 : 編集者新聞社,2019
ISBN:9789869765404
索書號:733.9/135.4 5044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本套書集合《本地 The Place》系列刊物四本:桃園、台南、屏東、台東。以「時序、地方數字、地圖、經濟概況、習俗、用語」,深入淺出地介紹一個區域,抓出各項微妙而複雜的「地方事務」、從「經濟、商業活動、品牌」理解在地文化發展,以及「文化、設計、食物、旅行」與「居住者」的關聯。內容豐富、結構嚴謹,兼具人文與設計美感。
通過另一觀看角度,讓地方生活在頁面上促成讀者的知識旅行能力再提昇。提出不同的生活選項,創造讀者對「人」和「地方」的全新認知和想像。
由平面設計師葉忠宜擔任視覺指導與封面設計,本書以全彩印刷全書,如實呈現採訪路上的精彩攝影圖像與設計版面,提升紙本書的可讀性和收藏價值。
部分內容為英文摘要,提供給外文讀者認識台灣的窗口。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人文地理, 屏東縣, 旅遊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淡蘭古道 北路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十月 28 2019
書名:淡蘭古道 北路
作者:臺灣千里步道會.,徐, 惠雅.
出版項:台中市 : 晨星,2019
ISBN:9789864438389
索書號:992.77 2244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北臺灣璀璨百年的見證——淡蘭古道
西元一八00年至一九00年,為北臺灣開始由西部轉往東部發展的黃金時期,除地理因素外,清廷治理的政策與先民拓墾的韌性,不斷在地表留下足跡,形成淡水廳到噶瑪蘭廳(現今臺北到宜蘭)的交通大路。為使這具有歷史文化意義及故事性的古道,風華再現,我們開始探索散落在淡蘭歷史時空的浮光掠影,踏上尋找北臺灣百年淡蘭之路。
淡蘭古道擁有豐富的人文,歷史,生態,其路網分有北、中、南三大路徑,全程長約200公里,其中北路(約67公里)已完成修復,新北市政府採用自然生態工法修築步道,復舊如舊,更用國際級格局推廣臺灣的長距離步道旅遊,秉持珍愛臺灣的心孕育本書。本書著重於淡蘭古道〔北路〕的文化、歷史、聚落、生態樣貌、旅遊路線等,帶領讀者品味淡蘭古道[北路]的多元風貌。
最有質感的登山風格書,每章都是不同面向的淡蘭
淡蘭古道相當具有多元性,精彩的兩百多年歷史故事外,兩億年前侏儸紀時代恐龍腳下的雙扇蕨,現在在淡蘭古道上俯拾即是,原始的自然環境住了許多環境指標小嬌客,翻開不同章節,就能閱讀到淡蘭古道北路最完整的歷史、小鎮故事、動植物生態及手作步道理念等不同風貌。帶領讀者走訪登山步道,再也不是走馬看花,而是走出步道的特色,品味濃厚的歷史或自然風味。
達人帶你走讀淡蘭古道北路最秘境
延攬最了解淡蘭古道的臺灣千里步道協會、文史工作者及登山專家,推薦北路最值得走踏的路線,包括馬偕博士足跡、鐵道古道交會秘境、楊廷理古徑、燦光寮古徑等,並探訪淡蘭古道最「野」性的生態旅遊路線,「初野者」們,現在就跟著達人們一起體驗淡蘭古道!
本書特色
1.淡蘭古道[北路]延攬深耕淡蘭古道多年的臺灣千里步道協會及知名的登山專家吳雲天、古庭維撰寫,提供讀者最豐富且全面的淡蘭古道書籍。
2.淡蘭古道[北路]除了是登山旅遊地圖書外,更是一本可在家閱讀的淡蘭歷史人文書籍。
3.淡蘭古道[北路]與種籽設計合作,文字搭配精美手繪風插圖值得一讀再讀。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人文地理, 登山, 臺灣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看見印尼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七月 02 2019
書名:看見印尼 : 橫跨赤道的彩虹國度
作者:李, 東明.
出版項:臺北市 : 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9
ISBN:9789862942277
索書號:739.385 4056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相對於災難、印傭、排華、交通紊亂等刻板印象,
本書中的印尼既豐富多元又繽紛,
是個充滿活力、樂天的微笑國度。
萬萬沒想到,身上流著一點台灣原住民血液的我,在二○○九年開始的五年半印尼駐外生活中,台灣原住民的純樸、笑口常開、喜愛分享與群體感很重的性格,竟會在印尼許多原住民族朋友的身上找到了共鳴點、發酵,讓我可以享受如魚得水、悠遊自得的感覺。
作者因公派駐印尼五年半,親身接觸、探訪這個被極度刻板印象化的國度,除了體會台灣與印尼之間所存在的歷史情結之外,也憑著微笑換來了串串美好的記憶。返台後,他將對印尼的觀察與回憶書寫成冊,希望透過這些記錄,讓多一點的台灣人認識這個多元化國家,增進彼此間的瞭解,也拓展國人的視野,開闊台灣的國際空間。
本書特色
1.    從台灣人的角度,多面相介紹印尼這個東南亞的萬島之國。
2.    特別著重台灣、中國與印尼之間的關係消長,以及華人在印尼的處境變遷,可為增進台印關係的歷史借鏡。
3.    擁有台灣原住民血統的作者,特別深入印尼各大離島,追尋當地的人文與風情,傳達出不同於一般的文化深度。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人文地理, 印尼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浪漫台三線人文足跡款款行

發表於:圖書 | by ann facebook twitter plurk
七月 02 2019
書名:浪漫台三線人文足跡款款行 : 行腳。樟之細路
作者:陳, 世斌.
出版項:台北市 : 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2019
ISBN:9789863984061
索書號:733.4 3334
館藏連結
內容簡介
從挑鹽古道到悠活步道、從內山樟腦到柯達底片、從一心二葉到茶庄滿路,建置一條有傳承、有底蘊、有故事,結合自然人文的慢活中軸線,400公里蜿蜒山林細路曾是通向偉大航道新起點。從古道出發,接軌國際,跟世界超連結。150公里台三線,是台灣最被低估的浪漫。
台三線上多條綿密古道Raknus Selu樟之細路,是與台南山海圳、北部淡蘭古道並稱三大國家綠道。Raknus是原住民稱呼樟的用語,Selu是客家話「細路」的拼音,意思是小徑,Raknus Selu樟之細路不僅是一條族群合作共生的國家綠道,也是台灣通往十九世紀大航海時代、與世界超連結的捷徑!樟腦是底片、香料、火藥、防腐劑的原物料,曾是重要戰略物資,當年台灣樟腦穿越台三線上長達四百公里蜿蜒綿密的古道,從大漢溪匯集至大稻埕,送到世界各地。
本書挑選桃園、新竹、苗栗、台中四縣市客庄中的十五條大眾化古步道路線,其中即涵蓋部分樟之細路,可充分感受客庄歷史人文風情,以及客家先民的堅忍拓墾精神。無論健身行腳、親子同遊,玩賞古道,就從這本書開始!
(簡介來源:博客來)
文章標籤:人文地理, 臺灣
TrackBack Address.
發表迴響 »
« 前一頁
後一頁 »

館藏資料

  • 國際原住民  (113)
  • 圖書  (2944)
  • 影片  (609)
  • 日文圖書  (26)
  • 西文圖書  (893)
  • 音樂  (376)

最多瀏覽

  • 台灣原住民歷史變遷 : 泰雅族 (3,861)
  • 馬蘭姑娘 (3,506)
  • 台灣原住民教育:社會學的想像 (1,780)
  • 發現南島 (一)(二) (1,748)
  • 魯凱族的文化與藝術 (1,629)

近期文章

  • 佩德羅的項鍊
  • 原住民族與二二八展覽史料專輯(下冊)
  • 原住民族與二二八展覽史料專輯(上冊)
  • 山鹿與苦花魚
  • 當我們同在一起
  • 原住民族長期照顧與第三部門
  • 不可思議的澳洲原住民神話傳說
  • 見證乙未之役
  • 阿美語、泰雅語、排灣語、布農語、魯凱語動詞變化20+
  • KASIRAW同名專輯

近期迴響

  • Awi 在 能高越嶺道.穿越時空之旅
  • Alissa 在 真相.巴萊 : <<賽德克.巴萊>>的歷史真相與隨拍札記
  • GuanYing 在 台灣原住民歷史變遷 : 泰雅族
  • spi 在 台灣原住民歷史變遷 : 泰雅族
  • HaoJK 在 魯凱族的文化與藝術
  • kilang 在 台灣原住民教育:社會學的想像
  • Fannie 在 魯凱族的文化與藝術
  • 蘇菲 在 台灣的原住民

標籤雲

中國 人文地理 傳記 傳記片 兒童故事 兒童文學 劇情片 原住民族音樂 原住民音樂 台灣原住民 太魯閣族 少數民族 布農族 排灣族 文化 文化人類學 文集 旅遊 日據時期 歌謠 歷史 民族文化 泰雅族 流行歌曲 社會生活與風俗 紀錄片 繪本 臺東縣 臺灣 臺灣原住民 臺灣原住民族 臺灣原住民語言 臺灣史 遊記 部落 阿美族 電影片 etc History Indians of North America Indians of North America -- Legal status Indigenous peoples Indigenous peoples -- Legal status laws United States

其它

  • 登入
  • 文章 RSS 訂閱
  • 迴響 RSS 訂閱
  • WordPress.org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Blend” | Customized & Webmaster: Jian-Hao 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