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
本期目次
近期活動
活動報導
館藏導覽
item01
電影海報圖
裝飾線圖檔
新進館藏標題圖檔
新進館藏
 
近期活動標題圖檔

【主題書展】醫在原鄉:1865

content-1-1-img

1865年,是一個起點,來自英國的異鄉人馬雅各醫生,在1865年開啟了他在臺灣的醫療宣教之路。

初來乍到的馬雅各,首先駐點於臺灣府(臺南府城),以精湛的醫術免費為民眾治療,可惜途中遭遇不順遂,迫使馬雅各黯然離開臺灣府,轉而前往原鄉部落。起初他先是拜訪了臺灣府附近的平埔社,替當地的村民治療瘧疾、發燒、眼疾等等的疾病,爾後馬雅各前後抵達了排灣族居住的荖濃與美壠社、木柵(現高雄縣內門鄉)、拔馬社、崗仔林等原鄉部落,積極地進行醫療宣教事業。身為英國基督教長老教會第一位來臺的傳教士,也是第一位來臺的西醫醫師,馬雅各可說是原住民醫療的開路先鋒,也間接奠定了臺灣原住民部落醫療宣教事業的基礎。

是什麼樣的契機,讓西方傳教士放棄在國外家園的舒適圈,毅然決然地踏上這段充滿荊棘的臺灣醫療宣教旅程?在臺灣、在原鄉,這些西方傳教士們又遭遇了什麼樣的故事,讓他們愛上臺灣這片土地,終其一生心之所念、心之所想,皆是臺灣的種種?原圖中心特別規劃「醫在原鄉:1865」主題書展,並訂於2015年12月11日(五)下午3時於原圖中心舉行「醫在原鄉:1865主題書展」暨「馬雅各入台宣教150年歷史圖片展」開幕儀式,監察院孫大川副院長將蒞臨致詞,邀請您一同來了解馬雅各以及其他諸多醫療宣教士在臺灣原鄉的故事。

點此觀看內文與書單。

醫在原鄉:1865主題書展 暨 馬雅各入台宣教150年歷史圖片展

開幕茶會:2015.12.11(五)下午3時
書展展期:2015.12.11~2016.4.30
展出地點:臺北市羅斯福路4段1號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B1原圖中心
主辦單位:原住民族委員會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05
近期活動標題圖檔

2015年大洋洲民族誌影展:島嶼新視界 生命的變奏

content-1-1-img

在人類學領域中,大洋洲研究已有相當長遠且深入的成果,而大洋洲上的居民多與臺灣原住民同樣身為南島語族,相關議題值得我們關心與認識。臺灣大學人類學系童元昭老師歷年來持續開設相關課程,為推廣大洋洲知識努力。今年度(104年)原住民族委員會委託臺灣大學原住民族研究中心執行原夢計畫,原民中心與12位來自各大專校院的原住民學生組成Mata Fiji團隊,至斐濟南太平洋大學進行15天的研習活動,串起大洋洲間的南島聯繫。

2015年12月12日至2016年1月15日, Mata Fiji團隊成員將於臺大人類學博物館推出「我在斐濟有個家」特展,同一期間也搭配原圖中心的週六電影院,舉辦《2015年大洋洲民族誌影展》,讓大洋洲島嶼的真實景況及其中的人類學關懷能夠透過影像碰觸到更多學術圈外的人群,並更加豐富與臺灣原住民息息相關的南島文化視野。

本影展以「島嶼新視界──生命的變奏」為題,欲透過四部相關影片傳遞當代大洋洲島嶼在納入世界體系中與西方文化交會下所產生的社會文化變遷,如資本經濟、國際政治與全球暖化對島嶼傳統的影響,並聚焦於土地上的人之主體性,藉由微觀的生命故事呈現其如何回應全球化時代下新的改變、衝突或挑戰。活動中將邀請大洋洲相關研究學者進行映前導讀,並於映後設有交流時間,由主持人帶領現場觀眾進行問題討論,讓大家更加深對影片議題的了解。

點此觀看活動內容

影展時間: 12/5、12/12、12/19、12/26

影展地點: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12/5、12/19、12/26 14:00-16:00)
臺灣大學文學院會議室(12/12 12:10開始)

影展片單:

城裡的牛仔和瑪麗亞 Cowboy & Maria in town
大地有眼 The Land Has Eyes
消失之島 There Once Was an Island
廣告傳教士 Advertising Missionaries
05
近期活動標題圖檔

【主題書展】掇拾原典 ‧ 還原歷史

content-1-1-img

臺灣原住民族存在於臺灣已有千年歷史,臺灣史上歷來各殖民政權之開墾、殖民與鎮壓等過程,原住民族皆參與其中,即使是在現今多元文化並存的臺灣,相較於漢民族,原住民族依舊是屬於相對弱勢的一群。而近日吵得沸沸揚揚的課綱微調案,讓人再度關注所謂的「臺灣史」究竟該以何種史觀來執筆才能最接近事實不致偏頗。從清領時期、日治時期,至二次戰後國民政府接收臺灣,這些主政者總是以自身的視角描寫與原住民族的互動,「開山撫番」成了理所當然的同化武器。但從原住民族的史觀看來,這些歷史事實則描述著他們如何被欺騙與迫害,土地與生存空間如何被侵占與壓縮。

今年,原住民運動已邁入第30個年頭,原圖中心特別企劃了「掇拾原典,還原歷史」主題書展,旨在以原住民族的觀點,重新探索臺灣近代史上,以原住民族為主角的重大歷史事件:從清朝年間的牡丹社事件、加禮宛事件及大港口事件,到日治時期的人止關事件、七腳川事件、大分事件與相關著作最多的霧社事件等。這些事件嚴重改變了原住民族部落原本自治的政治文化生態,原住民族的武器與階級,代表驍勇善戰形象的服飾也漸漸被卸除。且讓我們一起來回顧自清代後期至二次戰後這段期間,臺灣島上所發生跟原住民族有關的重要大小戰役吧!

點此觀看內文與書單。

展出時間:2015年9月1日至12月31日
展出地點:臺北市羅斯福路4段1號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B1原圖中心
主辦單位:原住民族委員會.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05
06

種下希望的種子:
嘉義縣阿里山鄉立圖書館贈書活動

#

地點︱嘉義線阿里山鄉立圖書館
時間︱104年10月30日(五)14:30

圖、文 / 游凱婷

部落贈書暨館外書展一直是原圖中心重要的推廣活動之一。目前全臺地區共有55個原住民鄉鎮(區),這些地區多處偏遠,交通不便,居住環境條件相對不利,整體上遭逢諸多困境。因此,原圖中心自2015年起,開始進行55原鄉部落贈書的中長程規劃,旨在將原圖中心的館藏資源分享至臺灣現有的55原鄉,充實原鄉各圖書資訊中心的閱讀資源,也期盼藉此增進原圖中心與部落間的關係。

在今年六月,原圖中心已於花蓮縣卓溪鄉的卓樂國小舉辦第一場部落贈書。下半年度,部落贈書的腳步則來到嘉義縣阿里山鄉立圖書館(以下簡稱阿里山鄉圖),在贈書之前,秋颱剛過不久,將書籍寄過去時,還擔心山路狀況不佳,不知是否會影響預訂的贈書行程?到了贈書當天,館員在達邦部落入口繞了一會,找不到圖書館的方向,所幸親切的鄒族館員立刻趕來帶路,很快便順利抵達阿里山鄉圖。

跟一般公共圖書館很不一樣,對阿里山鄉圖的第一印象就是溫馨,不算大的空間內,卻營造出像家一般溫暖的閱讀氛圍,也難怪鄒族小朋友說他們幾乎每天都會要來圖書館看書。如前文所述,阿里山鄉的原住民以鄒族為主,因此,在贈書的挑選上也以有關鄒族文化的內容為主。此外,也從中心內現有的來自各界的贈書中,選出許多適合送給公共圖書館的各種兒童讀物,一起送至阿里山鄉圖……。

點此觀看全文。

05
06

原住民族重大事件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

文/林恬慈

政大民族學系的王雅萍副教授10月21日在國史館舉行「原住民族重大事件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演講,分享她在從事原住民族專題研究的過程中,對原住民族史這塊新興領域的觀察與省思。

在1998年以前,小林岳二曾提到,跟原住民族相關的歷史研究中,以霧社事件與高砂義勇軍成果最為豐富。1998年之後,政府與學界陸陸續續開始原住民史的考察研究,如中研院的臺灣史研究所漸漸出現以平埔族為主題的研究,中研院民族所則在2003年成立歷史人類研究群,也漸漸有原住民學生以部落史為主題撰寫論文,民族史的概念漸漸開始發展。

王教授提到,民族史的定義不只有一種詮釋方式,可以是跟民族相關的歷史研究,例如專題史、部落史、家族史、氏族史,也可以指稱以整個民族為單位的修史,可以確定的是,沒有專一專門研究民族史的學門。在臺灣目前從事原住民族的民族史研究的,有歷史學、人類學、以及政大的民族系。因此原住民族的民族史研究,通常是跨學門的研究。隨著對原住民族群的了解,研究也從一開始較粗略的開發史觀發展到分類越來越細的議題……。

點此觀看全文。

05
06

走過Gaya、看見彩虹橋──賽德克族特展講座:賽德克族部落的文化復振

#

文/莎歷瓦勞.布朗
圖/臺大人類學博物館FB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的「走過Gaya、看見彩虹橋──賽德克族」特展第二場講座,講題為「賽德克族部落的文化復振」。開場的王梅霞老師說道:大家可以發現到本次「走過Gaya、看見彩虹橋──賽德克族」特展,其實是部落族人從部落的文化復振過程中慢慢累積而來。本次講座邀請到長期致力於部落文化復振的伊婉貝林前來分享本次這特展的經驗,以及眉溪部落文化復振的點點滴滴。

一開始,伊婉先帶觀眾仁愛鄉中各族群部落的位置,仁愛鄉除了賽德克族、泰雅族、布農族,在大同村(尤其是清境)更是有新住民,如果有看過《異域》這部電影,就知道這個地方有許多當時跟國軍一起過來的少數民族,人數不多,但有八、九個中國少數民族分布在榮星、翠華、大同一帶。可以見得,仁愛鄉內的族群分布是非常豐富的,伊婉也大致介紹賽德克族所在位置。

部落族人的迴響

這次的賽德克族特展,有我自己的一些想法,也有我們部落族人給我的感動。

一開始我找部落的人一起來臺大人類學博物館,看這裡藏有一些日治時期賽德克的衣服,看我們能不能有新的想法。好比這次特展展出的一件裙子,那是以前我們跳舞的時候穿的裙子,可是現在部落的人已經沒有看過或是不知道織法,所以不知道怎麼織,但這件裙子的織法是中等的技術,如果去學習是可以很快復振的。比較特別是,這件裙子它分成三片,每一片都是用織的,看到這件裙子我真的很興奮,這次就帶一些對織布有興趣的婦女一起來看……。

點此觀看全文。

05
08

【圖書】蘭嶼、飛魚、巨人和故事

本書封面圖蘭嶼、飛魚、巨人和故事

張友漁 著;四也資本,2015

文/廖偉辰

《蘭嶼、飛魚、巨人和故事》是作家張友漁的青少年冒險小說,故事描寫四個達悟族少年索瑪、普普肯、妮嘉樂和薩達信彥與一個善良的阿尼杜(惡靈)馬羅思,為了馬羅思沒有聽完的故事,在蘭嶼島上,橫衝直撞的冒險故事。

本書主角薩達信彥,有一個漢人母親在高雄工作,而他和亞蓋(達悟族語中祖父的發音)一起住在蘭嶼。即將讀國中的他,其實有隱藏在心裡的煩惱,就是他的媽媽希望他能去臺灣讀國中,可是他一想到亞蓋會傷心、寂寞,就不太想去臺灣唸書,但又不知道該怎麼樣拒絕媽媽,才不會讓她不開心。索瑪、普普肯、妮嘉樂則是薩達信彥的好朋友,其中,索瑪是一個飛魚會主動跟她說話的小女孩。

本書另一個主角馬羅思是一個來不及聽完巨人與漁夫的故事就過世的達悟少年,但是他的靈魂流連在蘭嶼四十五年,常常回來偷聽故事,但是再也沒有聽過關於屬於他未聽完的巨人故事。但因為強烈想要聽完這個未聽完的故事結局,而不願離去。馬羅思甚至不知道自己已在人間流連多年,還一直以為時間靜止在他聽故事之前,所以連家人、朋友的容顏變化都不知道,以為他們都離開了。

故事就從索瑪、普普肯、妮嘉樂和薩達信彥為了證明自己不怕阿尼杜(惡靈),獨自前往蘭嶼的墓地試膽之後,不過在隔天,意外地就遇到一個流連在蘭嶼周圍而不願意離去的馬羅思開始……。

點此觀看全文。

05
08

【圖書】印尼etc. : 眾神遺落的珍珠

本書封面圖 印尼etc.:眾神遺落的珍珠

Indonesia Etc.: Exploring the Improbable Nation

Elizabeth Pisani 著;譚家瑜譯;聯經,2015

文/盧育嫺

臺灣人的「印尼印象」來自於幾個關鍵字:印尼看護、東協、峇里島、紅毛猩猩、排華暴動、巴東牛肉、不吃豬肉的穆斯林國家等,處於東南亞與東北亞之交的臺灣,對「印尼」的感覺其實很陌生,然而,本書作者伊莉莎白‧皮莎妮(Elizabeth Pisani)卻點出這種「印尼陌生症」竟是「全球共通」。她自己多年的經驗是,無論在紐約或倫敦參加各種酒會,若提到「印尼」兩個字,總會引來對方緊張、茫然、不知所云的表情,皮莎妮借印尼華裔企業家瑞迪(John Riady)的話認為:「印尼恐怕是最被世人忽略的國家。」全世界對印尼的認識如此貧乏,使得《印尼etc:眾神遺落的珍珠》一出版,即被《經濟學人》喻為:「在坊間屈指可數有助於一般讀者了解印尼的著作中,本書為箇中翹楚。」

《經濟學人》推薦《印尼etc:眾神遺落的珍珠》是認識印尼的優先選擇,但是我們為什麼需要認識印尼?消除誤解可以是一個理由。以本文開頭所舉的幾個「印尼印象」中,可看到對印尼的普遍誤解,例如:印尼雖是全球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信徒占總人口85%以上),但並非所有印尼人都是穆斯林,全國一萬多個大小島嶼仍保有各種族群的傳統信仰,其中許多族群靠著舉辦重要儀式,現場宰殺豬隻牛隻,立即分享全族共食,以此形成緊密的互惠連結。即使受伊斯蘭文化影響的地區,傳統信仰仍有根深蒂固的力量,各種千奇百怪的涵化變形儀式,每每教外人瞠目結舌……。

點此觀看全文。

05
08

【圖書】文物、造型與臺灣原住民藝術

本書封面圖 文物、造型與臺灣原住民藝術──臺大人類學博物館宮川次郎藏品圖錄

胡家瑜 编著;臺大出版中心,2015

文/翁稷安

以研究西方上古史聞名的義大利知名歷史學家Arnaldo Momigliano,曾經為文分析古物研究者或收藏者(Antiquaries)和上古歷史研究之間的關聯,在他看來,古物研究者過去的學生,但不同於歷史學者,他們不是按照時間而是按照器物系統分類的方式書寫;另外,歷史學者對史實的列舉是為了解釋特定的歷史情境或狀況,古物研究者們雖然對同一類別的收藏品特別有興趣,卻不見得具有問題導向。這樣獨特的身份,在西方可溯源至公元前五世紀下半的希臘。Momigliano一文的重點不只在區隔歷史學者和古物研究者間的差異,恰恰相反,他企圖勾勒出兩者之間時而交互影響,時而敵對鄙視的千絲萬縷。其中值得注意的,他指出在近代史學雖然對這群以收藏古董、器物為專業者多所鄙視,但在近代史學自身價值觀成形的過程中,古物研究者或收藏者看待器物的態度與方法,其實在不知不覺中帶來深遠的刺激和影響,將近代史學從十七世紀以來的「歷史懷疑論」中解救了出來。

Momigliano的目的除了勾勒出近代史學基本性格的形塑外,可以猜想多少也有點想為古物收集者、研究者平反之意,尤其當在今日「論述」成為學術主流時,這些藏家搜集的貢獻,往往只被視為基礎、低階的工作。然而,學術的風向因時而變,這些收藏採集的工作,反而提供了不變的基石,從歲月流逝中搶救下難得的吉光片羽。

由由國立臺灣大學人類系胡家瑜教授編著的《文物、造型與臺灣原住民藝術──臺大人類學博物館宮川次郎藏品圖錄》一書,不僅展示了珍貴的原住民族藝術品,更重要的,是挖掘、還原了收藏家宮川次郎的一生。在本書三百多頁的篇幅裡,我們透過宮川的眼光欣賞著原住民族留下的藝術,又透過胡教授的爬梳剔抉認識了這視線的主人,一層又一層的讓我們認識了曾在這塊土地上生活的人事物……。

點此觀看全文。

05
goodweb

花蓮縣原住民族傳統文化數位典藏

網站圖

網站連結:http://abda.hl.gov.tw/
整理:曾薔

臺灣現今十六個原住民族,花蓮縣包含阿美族、布農族、賽德克族、太魯閣族、噶瑪蘭族及撒奇萊雅族等六個族群,堪稱臺灣之冠。

「花蓮縣原住民族傳統文化數位典藏」以原住民族觀點詮釋經典,整合花蓮縣臺灣原住民族文化館、吉安鄉阿美族文物館、壽豐鄉原住民文物館、萬榮鄉原住民文物館及花蓮縣噶瑪蘭族發展協會香蕉絲工坊等館藏珍貴資源,總計70件文物、影音和書籍資料,透過數位典藏新興科技,保存和延續各館得之不易的珍貴藏品,並期望透過網路的便利,永續推廣與發展的原住民族文化。

點此觀看全文。

05
goodweb

Aboriginal & Torres Strait Islander Data archive(ATSIDA)

網站圖

網站連結:http://www.atsida.edu.au/
整理:林恬慈

澳洲原住民與托雷斯海峽島民的研究資料常常因為顧及小群體研究的倫理因素而無法進行資料的二手分析,為了蒐集及保存這些分散的資料以供後續研究,而在這些資料受到協定保護的狀況下,也能減輕部落配合研究的負擔,UTS大學於2008年在ADA澳洲資料庫(Australian Data Archive)既有的框架下,受邀建立國家型的原住民族資料處理中心ATSIDA,資料庫組受澳洲國立大學的資訊保護協定(National Computational Infrastructure)保護收藏。

ATSIDA由一群國際知名的澳洲研究專家帶領,管理資料的都是資訊處理、原住民研究與數位維護方面的專業人才。同時為了確定蒐集的資料與原住民與托雷斯海峽島民的相關性,ATSIDA也和相關部落、研究者、學術機構、政府單位、國際組織有密切的合作。

點此觀看全文。

05
10
circle 臺師大原民中心──原無疆界知識系列座談會
circle 榮耀祖紋──來義鄉排灣手文展
circle 104年 Mataisah‧原夢計畫團體組「我在斐濟有個家」特展開幕式暨原夢計畫成果發表會
circle 泰雅族編織工藝特展
circle 太平洋系列影展「島嶼新視界-生命的變奏」
circle 104年度原住民族部落自主治理培力營
circle 人神盟約:排灣族maljeveq展
circle 部落行銷「Ciao!部落!」半年度特展
circle 卑南族-林九固老師竹雕特展
circle Maataw浮島
circle 現代的你? 新一代原住民藝術家創作聯展
05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