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次分隔線
110
本期目次
近期活動
活動報導
館藏導覽
item01
電影海報圖
分隔線
新進館藏
新進館藏
 
近期活動標題圖檔

【主題書展】 Yaku ka Kaxabu a saw:噶哈巫的復振之路

content-1-2-img

有一群人在百餘年前翻山越嶺來到埔里的東北隅居住,這群人被稱做「四庄番」、「平埔仔」、「姓潘的人」、「散毛仔番」,而他們則自稱為「大湳仔人」、「牛睏山人」、「守城份人」、「蜈蚣崙人」,也有學者認為他們是「巴宰族」,但很少人知道,這群人有著美麗的名字:「噶哈巫」。

噶哈巫族和眾多平埔族群一樣同為臺灣的原住民族群,原本生活於現在的臺中新社、石岡、東勢一帶。19世紀後,在日本殖民視力的脈絡下被歸類為巴宰族的亞族,但噶哈巫族人多保有強烈的我族認同,自稱為「Kaxabu」。由於種種歷史因素,噶哈巫族不願被漢化,不願受清朝統治利用,於是族人陸續遷徙進入埔里,並建立牛眠山、守城份、大湳與蜈蚣崙四個主要部落。

儘管經歷長久社會文化變遷,噶哈巫族中多數的老人家仍可流利地說著族語,使用傳統名字,在屬於自己的節日中祭祀祖先,是少數族語及文化保留完整度較高的平埔族群。然而當我們翻閱文獻時,卻很難尋找到噶哈巫的相關紀載,因為在歷史文獻中,噶哈巫被歸列於巴宰族的一個支族。

本期主題書展「Yaku ka Kaxabu a saw:噶哈巫的復振之路」搭配「在地發聲 ‧ 我是噶哈巫」特展一同展出,在介紹噶哈巫族文化內涵之餘,亦挑戰學術界將噶哈巫視為巴宰亞族的既定印象。展出內容除了來自原圖中心已有的館藏外,還包括南投縣噶哈巫協會贈與及出借的十數冊珍藏書籍,誠摯邀請讀者朋友們一同來閱讀噶哈巫族,相信能更加理解他們一直以來所堅持的復振之路。

點此觀看內文與書單。

展出時間:2017年11月11日至2018年3月31日
展出地點:臺北市羅斯福路4段1號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B1原圖中心
主辦單位:原住民族委員會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回本期目次
近期活動標題圖檔

原圖中心2018年1-3月「館藏導覽」徵稿

content-1-1-img

原圖中心為鼓勵讀者使用中心資源,並增加「館藏導覽」專欄文章的多元性,開辦館藏導覽徵稿,歡迎對原住民族議題、閱讀與寫作有興趣之讀者,一起加入原圖中心的開卷者行列,並領取專屬獎勵!

2018年1-3月的館藏導覽徵稿的書單已經出爐(點此看徵稿書單),歡迎有興趣投稿的讀者於於3/20(二)之前,以標題「原圖中心館藏導覽投稿_您的姓名」,將稿件寄至承辦人信箱:tzlin@ntu.edu.tw。

點此觀看詳細辦法

回本期目次
活動報導title

在地發聲‧我是噶哈巫系列演講三:從921災後重建到文化復振

#

地點︱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時間︱2017年11月18日

文/KT

〈從921災後重建到文化復振〉是「在地發聲‧我是噶哈巫」系列活動的第三場演講。本場演講的主講人為黃美英老師,黃老師是台北人,於1997年時因參加一場原住民社會文化研討會時來到埔里四庄中的大湳,才了解原來當地部落並非學者一直認定的「巴宰族」而是「噶哈巫族」,驚訝之餘,隔年便搬到四庄,從此栽入噶哈巫的文史研究。黃老師一直鼓勵噶哈巫族人透過口述歷史、戶籍資料、文獻等材料了解自己,也不斷透過投書、會議等管道讓噶哈巫之名得以廣傳。在噶哈巫的復振之路上,黃老師絕對是位重要的協力者。

噶哈巫族所在的地理位置位於埔里盆地中眉溪南北兩岸的河谷平原,眉溪的名稱與清代居住在當地的平埔族「眉社」、「眉裡社」有關。眉溪南北兩岸的牛眠山、守城份、大湳與蜈蚣崙合稱「眉溪四庄」。黃老師接著和大家分享一系列的老照片,第一張是攝於1938年的大湳噶哈巫家族合照,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一張老照片,再來是民國五十年代的村落舊景,有當時的土角厝與花轎,還有當年的守城橋。照片時序來到921大地震前的秀麗山河,包括眉溪流域農村聚落、關刀山、守城大山以及牛眠地區的田園風光,也有噶哈巫男性上山採野菜、婦女製作阿拉粿的影像記錄。直到1999年9月21日凌晨1點47分,大地震發生,大湳的災情慘重,湳興宮二樓的香爐倒地,黃老師租居的土角厝也被震倒……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活動報導title

在地發聲‧我是噶哈巫系列演講四:噶哈巫織品復振之路

#

地點︱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時間︱2017年11月25日

文/EN

「在地發聲‧我是噶哈巫」最後一場演講的主題為噶哈巫織品復振之路,本次主題由南投縣噶哈巫文教協會常務監事潘正浩主講。

潘正浩講師從噶哈巫織品的文物初探開始了本次演講。潘講師說許多人會好奇為什麼要談服飾?然而實際上傳統服飾文物卻是能最直接地呈現各族群的風格特色,更是該民族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代表,從形制、製作技術、使用材料、美感等,都可以探究該族群的生活環境、方式和喜好或特殊習慣,因此食衣住行各類物質文化的研究中,又以衣飾蘊含的訊息最為豐富,也是重要的研究對象。此外,服飾上之圖紋符號有神靈力量的特殊象徵意義,並非人人可使用,須具有特別的身分才不會觸犯禁忌,例如織布中某些紋路是頭目或是貴族的專利,另有以織布代替文字將部落大事、戰爭勝利或是作物豐收等織入布中,也有在服飾上記載遠古神話、祖靈形象等,暗示傳統文化的事蹟。因此圖文也是一種文字記載之呈現……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活動報導title

臺灣原住民史系列專題演講:原住民族的飲食文化

#

地點︱國史館
時間︱2017年11月23日

文/mercury

國史館於106年11月23日辦理「原住民族的飲食文化」的專題演講,邀請原舞者文化基金會吳雪月執行長擔任主講人,以認識阿美族野菜文化及復育、保種為本次主題內容。吳執行長首先以原住民族人口佔全球5%,其土地佔22%,生物多樣性則佔80%等量化資料指出原住民族與自然生態間緊密的關係,敘明原住民族祖先留下的生活智慧與其日常生活週遭的植物是息息相關的,植物對於原住民族來說,不僅能提供食用,它的根、莖、葉、花、果實等部位,還能作為建材、生活用品、祭儀或藥用等多元的應用。在飲食烹飪方面,原住民族特色為就地取材,根據各族群部落居住地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呈現多樣性的風貌。以阿美族為例,講者認為其飲食文化,有一半是記錄在資深美少女們(Ina)敏銳的舌尖上,晚輩們必須虛心請教長輩們,經由長輩們耳提面命的教導學習,理解如何透過採集野菜與交換使其文化得以世世代代延續傳承。

「大地精神」是臺灣原住民族菜系最大特色,包含:一、利用大自然創造的純樸食物,例如石頭火鍋即為昔日阿美族人在山上工作打獵,不便攜帶鍋具而衍生出的特殊烹飪文化;二、動人的祖先故事:每年6月是阿美族的海祭,由於阿美族信奉的海神最忌諱綠色的葉菜,因此阿美族人在多數的祭典中不食葉類野菜,這或許可能正是「十心菜」(各種野菜的菜心、嫩莖的部位)成為阿美族野菜主流的原因之一……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活動報導title

106年度全國原住民族地方文化館活化營運及專業升級計畫成果發表暨記者會

#

地點︱臺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凱達格蘭文化館
時間︱2017年12月8日

文/mercury

106年12月8日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下稱原發中心)於臺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凱達格蘭文化館(下稱凱達格蘭文化館)舉行「106年度全國原住民族地方文化館活化營運及專業升級計畫成果發表暨記者會」,全國原住民族地方文化館(下稱原民館)齊聚一堂,呈現豐沛在地能量,展現歷年豐富成果。

原住民族委員會(下稱原民會)自94年起辦理原民館活化任務,100年起由原發中心接手賡續輔導,藉由原民會及文化部雙部會的合作,以人才培育為核心要務,並結合國內大型博物館(包含有國立臺灣博物館、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北投文物館)的相關資源,藉由大館的策劃能力引導各地原民館提升其展覽的專業性與活絡在地社區,同時協助原民館確認自身定位與特色,俾轉型成為整合文化資源及觀光產業資源的平台,以及在地部落藝術、文化傳承的基地。

目前全臺共有29座原民館,除雲林縣及南投縣以外,各縣市均至少設有1座原民館,其中以屏東縣數量最多,共有6座。全國原住民族地方文化館活化營運及專業升級計畫活力計畫內容主要包含訪視計畫、評鑑計畫以及培力計畫三個部分,歷經逾10年的耕耘,原為人詬病的「蚊子館」污名不再……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08

【圖書】連峰縱走 楊南郡的傳奇一生

本書封面圖《連峰縱走 楊南郡的傳奇一生》
徐如林著;晨星,2017

文/布朗

楊南郡這個人一生如此精采,
而且,再也沒有任何的可能性了。
現在,我應該可以寫出一本書來紀念他了。
──徐如林

為了紀念楊南郡老師,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國立臺灣大學與原住民族委員會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在楊先生逝世周年當日舉辦「連峰縱走,楊南郡的傳奇一生紀念論壇」,為了本次活動,林務局拍攝了紀念影片,徐如林老師則將楊南郡老師高潮迭起的一生故事寫成一本書,名為「連峰縱走」。
楊南郡,1931年11月28日出生於日治時期的臺南,不到14歲時便獲召前往神奈川縣成為少年海軍工員,製造、維修神風特攻隊零式戰鬥機。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楊南郡於1946年返臺。而後進入臺南一中、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畢業之後曾任高雄女中英文教師,爾後進入臺南美軍空軍基地工作。
楊南郡開始對登山發生興趣,其實和美國人有很大的關係。當時在臺灣的美國大兵經常在休假時前往登山,並讚歎臺灣高山之美,當時在臺南美國空軍基地工作的楊南郡受到鼓勵與啟發,加入臺南市登山會,36歲時(1967年)第一次的登高山行程(雪山主峰)因體力不足加上高山症鎩羽而歸,在這次經驗之後楊南郡奮發鍛鍊身體,總算在半年後再度挑戰登上雪山主峰,完成第一座百岳……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08

【圖書】依海之人

本書封面圖 《依海之人》
俐塔・雅斯圖堤(Rita Astuti)著;郭佩宜譯;新北市:左岸文化,2017

文/廖偉辰

《依海之人》主要講述住在馬達加斯加西南部海邊,說著南島語,以捕魚為生的斐索人(Vero)的故事。除去導論和結論外,本書共有七章,分為兩大部份,討論斐索人看似互為矛盾,但又巧妙並存的認同。
在第一部分中,作者透過游泳,造舟,駕船,捕魚蝦,吃魚等等在田野調查中遇到的例子,討論住在當地的女人、男人和小孩,是如何經由行為和互動變成斐索人。作者發現,不論其種族、身分為何、即使對海洋一無所知也沒關係,當任何人住到斐索海邊,透過學習,最後懂了斐索人所懂的,做著斐索人日常所做的,他就能成為斐索人。這意味著「斐索性」不是一種人們與生俱來的存在狀態,而是一種人們透過實踐而成為「斐索」的行為方式。斐索人將外來人群透過學習成為並具有斐索性的過程,稱為「mianatsy havezoa」,字面意義為「學習、研習斐索性」。不過,斐索性作為一種行為認同,是間歇、非持續的,因此,一個人類學家只不過在海中游泳,她就「具有」斐索性,一個小孩把槳扛在肩上,人們會說這小孩「具有」斐索性,但小孩是在船上暈船時,他就「不具」斐索性,而是其他種族的人,因為,只有符合斐索人認同的行為,才能「成為」斐索人……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08

【圖書】走向古道,來一場時空之旅・北台灣篇

本書封面圖 《走向古道,來一場時空之旅・北台灣篇》
黃福森著;時報,2016

文/吳均上(讀者投稿)

本書作者黃福森是台灣有名的登山達人,登山資歷達四十年,更擔任《台灣山岳雜誌》的特約編輯,是一位實踐與筆耕皆勤耕不輟、行萬里路的同時不忘記錄與研究的作家。黃福森老師原本只是對於大自然、山上美景有一份執著的熱愛,卻因緣際會下發現古道的故事同樣深深令人著迷,原來,每個古道都暗藏著一段動人的曾經過往。本書以作者黃福森老師探勘尋訪大自然秘境、穿梭於山林古道之間長達十年之久,結合了台灣歷史故事作為每條古道的背景,重新找回台灣遺失已久的文化脈絡與軌跡,體驗山林間的悠遊恬靜同時,彷若重現了舊時代的台灣歷史。
本書介紹三十三條位於北台灣的秘境古道,九段故事,勾勒出人文與自然並進的景貌。作者巧妙的將幾個古道做連結,比如第一章,「穿越大溪:跟隨人類學者伊能嘉矩的腳步,巡禮大嵙崁」,將大艽芎古道、福山巖登山步道、總督府步道與湳仔溝古道、百吉歷史步道(八結古道)以及打鐵寮古道,做一個串聯。「古道小辭典」欄位額外寫了許多有趣事物,比如第一章「伊能嘉矩的踏查三原則」以及「百年前大嵙崁的人類學田野調查之旅:伊能嘉矩北台灣行腳略記」等等,使讀者得以一窺百年前的歷史事件與學習新知,恍若一切都在眼前……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goodweb

First Nations University of Canada

網站圖

網站連結:http://fnuniv.ca/
整理:林恬慈

1976年五月,薩斯喀徹溫印第安聯盟(the Federation of Saskatchewan Indian Nations)加入了里賈納大學(the University of Regina)的聯盟協訂,成立了薩斯喀徹溫聯盟學院(the Saskatchewan Indian Federated College, SIFC)。協定保障了一所行政獨立的大學學院,其宗旨是為了提供服務給第一民族學生的學術、文化與精神需求。
2003年10月21日,薩斯喀徹溫聯盟學院將名稱改為加拿大第一民族學院(the First Nations University of Canada, FNUniv)。
薩斯喀徹溫聯盟學院在1976年秋季首次將大門敞開,當時只有9位學生入學,並提供印第安研究、印第安語言、印第安師資培訓、社會工作、藝術(印第安藝術與藝術史)以及社會科學等學程。
從那之後,入學學生呈現穩定的成長,目前加拿大第一民族學院平均入學人次維持在超過3000人,此外,超過3000名學員亦在加拿大第一民族學院度過部份的求學旅程。
目前學院在以下三個校區提供學程和服務:里賈納、薩克屯(Saskatoon)和阿爾伯特王子(Prince Albert,北校區)。
從1983年以來,學院和加拿大、中南美洲以及亞洲等地的原住民機構簽訂超過25份協定,並也和西伯利亞、內蒙古和坦尚尼亞的學術機構簽署合作規範。
1994年至今,學院成為加拿大大學與學院協會的成員之一(the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of Canada, AUCC)。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goodweb

台灣平埔族群聚落活力發展資訊網

網站圖

網站連結:http://pingpu.atipd.tw/
整理:吳慈恩

台灣平埔族群聚落活力發展資訊網為「105年度平埔族群聚落活力計畫」所設立,其計畫目標有:

  • 建構聚落自主發展機制
  • 主要是為了讓平埔聚落能夠於其資源和需求下,自主提出計畫進行之營造與發展。因此營造中心的角色在於培訓與輔導平埔聚落了解自己的優劣勢,並且找到聚落的文化特色,以及內部組織整合之後,建構與強化各平埔聚落的自主發展機制。
  • 培養聚落自治實質能力
  • 運用原住民族委員會頒布的「推動原住民族聚落會議實施要點」,協助平埔聚落成立聚落會議,以培養其自治的實質能力。
  • 奠定聚落營造點永續發展的基礎
  • 營造中心最主要的目的即在於奠定平埔聚落永續發展的基礎,透過文化復振與學習的過程,重建平埔聚落的自主發展與自治的能力,未來再輔以產業等面向的發展,奠定平埔聚落永續發展的基礎。
此外,藉由聚落交流會議的舉辦,讓105年度參與本計畫的平埔聚落了解平埔族群聚落活力計畫的內涵與目標以及相關行政配合業務等事宜,俾利後續計畫之推動與結案等工作。

(文章內容整理自: 台灣平埔族群聚落活力發展資訊網)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10
circle WAWA 南島當代藝術
circle 榮耀的傳承──大同鄉體育影像文物展
circle 回家跳舞──小林・大武壠族史料文物展
circle 鄒族鞣皮工藝特展
circle 觀風蹉跎──伊能嘉矩的田野歷程書誌展
circle 竹子藝術展──回到傳統祖先生活
circle 姿態・織泰──沉浸式泰雅傳統織布工藝工作坊成果展
circle 溪頭群最後勇士──遺世而獨立的qalang kbanun 樂水部落
circle 伊能嘉矩再發現──《臺灣文化志》系列講座
circle 2018「原住民族文化藝術補助宣導說明會」預約報名
回本期目次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