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習巫之路

Categories: 館藏導覽
Tags: No Tags
Comments: No Comments
Published on: 2023/02/22

content-3-3《習巫之路》

朱彥銘 導演

舊視界文化藝術,2021

文/Djupelang

《習巫之路》榮獲教育部第七屆MATA獎─紀錄片組銀獎,教育部MATA獎為大專校院學生原住民族主題影音競賽,至今已邁入第九屆。「mata」是原住民族語拼音,意指「眼睛」,希望透過學生的觀察感知,拍攝紀錄原住民族的特色文化或生活故事。

2020年拍攝紀錄片時的Lowbing Miyu(何盈暉)僅高中畢業,Lowbing是花蓮縣秀林鄉崇德部落太魯閣族人,也是賽德克族toda(都達)群青年,同時還是位靈媒(巫醫)。祖母Rabay Lowbing(簡金美)是太魯閣族第8代靈媒(巫醫),因已年邁,無法再進行儀式,國中一年級時,Lowbing即開始向祖母學習巫醫文化,承接家族代代相傳的使命,成為太魯閣族最年輕的靈媒。Lowbing年紀輕輕即背負著與眾不同的身份,生活上必須面對的現實和壓力,絕非一般人能夠感同身受。影片並未深入記錄Lowbing學習巫醫文化的過程,則是較著重在Lowbing因為年紀、宗教信仰等因素,遭受到的各種質疑、同儕之間產生的隔閡和內心的掙扎與徬徨,藉由本片得以更加理解Lowbing的心路歷程,以及符合其身分後所作的努力。

Lowbing小時候曾在家中牆面上寫下「我想要當神父」的願望,他是位非常虔誠的天主教徒;但當面臨傳統與外來宗教信仰的碰撞,Lowbing是如何克服與抉擇?Lowbing某次前往臺東縣達仁鄉土坂部落,部落頭目語重心長地對Lowbing說:「不管你的信仰是什麼,有任何想說的話都可以來祖靈屋告訴你的祖先,或是想告訴的人。」影片中接受訪談的謝慧能神父,帶給Lowbing許多正向影響,面對Lowbing的疑慮和徬徨,幫助Lowbing解惑,並給予其諸多信心和力量。謝神父雖為神職人員,卻是讓Lowbing更加堅定地走在成為靈媒(巫醫)這條路上的推進者之一。透過影片得以看見宗教信仰的包容性與尊重,深刻地影響著傳統信仰或文化傳承的興衰。

本片可看見「Tminun織─臺灣醫學相關領域原住民學生團體」,邀請Lowbing擔任「傳統醫療講座課程─賽德克族都達群(Sediq Toda)巫醫文化」講師,期許透過與不同族群致力於祭儀文化實踐以及傳承者建立連結與合作關係。「Tminun」太魯閣族語意為「編織」,亦有「延續」、「完整」之文化意涵,影片中該團體認為學習西方醫療知識,同時也不可忘記傳統醫療的文化內涵,當服務部落族人時,能有更多面向協助族人的健康。邁入大學的Lowbing,選擇就讀屏東地區學校,屏東地區多以排灣族人居住,排灣族傳統宗教文化pulingau(靈媒或稱巫師)是極重要之角色,Lowbing希望能藉由pulingau學習對於文化的精神,就此展開Lowbing的大學旅程。

No Comments - Leave a comment

Leave a comment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你可以使用這些 HTML 標籤與屬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


Welcome , today is 星期六, 2023/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