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親愛的6c 精神科書寫

Categories: 館藏導覽
Tags: No Tags
Comments: No Comments
Published on: 2022/12/28

content-3-2《親愛的6c 精神科書寫》

周牛 著

釀出版,2021

 

文/Mutulavay

〈親愛的6c〉是本書其中一個篇章,以「6C精神科病房」為代碼,表達作者對於病友的關懷。作者周牛為阿美族人,是位諮商心理師,其將自身工作經驗的改編成一篇篇小說、記事與隨筆,書寫背景來自依山傍海的臺東,這些故事一分現實、兩分虛構,卻七分真實,都隱藏不住生命在陣陣波濤的衝擊下,顯得渺小、柔軟與堅韌。

作者在本書的視角,化身成個案、病友、醫師、護理師,讓人一窺精神症狀的主觀世界,若你問這些故事是真?是假?可以肯定的是,皆是源自醫療現場的所見所聞,虛構的故事是經由作者的想像而改編,但此想像是利基於現實,如同電影或戲劇所出現的「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實屬巧合」。而真正的真實是什麼?或許是讀者閱讀本書後,感觸到故事主角的生命經驗而生起的感受。

〈解夢〉的篇章以阿美族的海祭misacepo破題,呈現性別與傳統文化的對話。相信祖先來自大海的阿美族,在年祭ilisin的祭典流程只有男性才能主導,大多數由男性吟唱,祭典開始的第一天,女性不得靠近祭典場地,尤其是海祭misacepo必須堅守此禁忌。族人為求出海得到豐富的收穫,海祭不准女性接近祭典會場,則成為了傳統禁忌。

高中時期對於性別傾向開始自覺的小怡是阿美族人,第一次諮商時,剪了近似平頭的「他」,特別提醒著諮商師「用男生的他」記錄,因為「他」並不喜歡自己的生理性別。小怡因和前女友分手造成心情低落,也容易因小事而暴怒,即使已經進行6次會談,仍堅持要繼續諮商。小怡提出,高中開始就常夢見自己在殯儀館裡看見一面牆,牆後是冰櫃,每個櫃子內皆安放著屍體。牆上有許多照片,小怡不斷地向祂們鞠躬,祂們是未穿軍服的軍人,二位身穿白衣,一位則穿著紅衣,小怡便驚醒了。心理師引導地詢問他,「殯儀館會想到什麼?」「人生的終點與失落」,「那屍體呢?」「沒有生命的身體,就像我討厭自己的身體器官,那些性別象徵的乳房、陰部,我從高中就很厭惡它們的存在」,「白衣、紅衣,你想到什麼呢?」「白衣是衛生棉,紅衣是月經,溼答答的感覺,我很不喜歡。軍人給我的感覺很粗暴,就像我每回生理期時,脾氣都很不好。」最後,小怡嘆口氣地說:「其實我很孤單,雖然我間接出櫃,剪了短髮,作為宣示,但只有我一人面對著。」心理師引用佛洛依德理論引導小怡了解潛意識夢境的關聯,也讓讀者透過抽絲剝繭解讀其中的隱喻,而作者則提供傳統文化與當代議題對話的想像空間。

作者於自序提及工作內容大部分是心理關懷的服務,就像沖洗紙本照片時,在暗房陪伴個案聆聽其內在,於黑暗中慢慢地顯影、定影,照片就因此產生了,而每個人皆是一本值得期待的影像故事書。

No Comments - Leave a comment

Leave a comment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你可以使用這些 HTML 標籤與屬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


Welcome , today is 星期一, 2023/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