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分享會】《魂魄YUHUM》

Categories: 活動報導
Tags: No Tags
Comments: No Comments
Published on: 2022/12/28

content-2-2

主講人|Yupas.Watan尤巴斯.瓦旦

與談人|浦忠成教授(國立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榮譽教授、監察委員)

時 間|2022年11月16日

地 點|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文/ipi、攝影/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本場活動首先邀請撰寫《魂魄YUHUM》書序的浦忠成教授進行分享。浦教授表示Yupas老師遵循戰爭發展脈絡,並充分運用泰雅族群遷移傳說,讓對話生動地鋪寫歷史現場,加上戰鬥技巧的細膩解說,恍如電影分解動作般,令人身歷其境。本書由泰雅族人親自撰寫泰雅族的抗日歷史事件,主動拿回原住民族歷史的詮釋權。

《魂魄YUHUM》以部落抵抗外侮為主軸,想像與史實相互支撐,是一本揉合部落耆老記憶與文學敘事技巧的歷史小說。其中有很長的篇幅敘述司拉茂(Slamaw)社和司考耶武(Sqayaw)社及其附屬的部落,如何對抗日本軍警隘勇和歸順蕃的襲擊與寧死不屈的反擊行動。浦教授深為其間的血淚情節、頑強鬥志所震撼與感動,Yupas老師費盡多年心血,匯集素材撰寫完成本書,真的很不容易。

Yupas老師擅長泰雅族傳統工藝藤編,長期於部落田野調查,致力研究泰雅族遷徙史、戰爭史、巫術文化及語言變遷。《魂魄YUHUM》是其第一部長篇小說創作,耗費10餘年的時間,在大甲溪流域進行田野調查,大量採訪1909年至1931年間,親身經歷抗日的司拉茂耆老及其後裔,以文化傳承為出發、泰雅族口述歷史為基底,還原1920年間司拉茂社抗日戰爭始末。

1

《魂魄YUHUM》以10個篇章書寫,共計500多頁,除了戰爭史之外,尚有泰雅族巫醫的「招魂儀式」、傳統「狩獵文化」及「追獵文化」等。

1911年5月 日本派「2000名隘勇線前進隊」攻打高山地區司拉茂泰雅人
此部分有兩個決戰位置,第一個決戰位置在北港溪(Hbun sragi)由尤命馬幸(Slamaw頭目)與鐵木魯昆(Sqayaw頭目)率領司拉茂、司卡耶武、馬諾彥戰士到北港溪底下迎戰2000名日本「隘勇線前進隊」;第二個決戰位置在司拉茂鞍部(Kuri byukkn) 由Slamaw、Sqayaw,加上Pyanan、Mnoyan來助戰的泰雅戰士(約300名),跟日軍於此處苦戰,最後結果是日軍前進隊副大隊長長倉用貞與仲本部隊的部隊長被殺,前進隊員65名戰死、傷120餘名,日軍敗退下山。

1913年 戰敗的日本軍隊無法吞下恥辱,派軍團上高山屠殺四社
佐久間左馬太總督派軍隊「南北夾擊」,北路從蘭陽溪流域上山到思源啞口,南路從霧社經北港溪直上司拉茂鞍部,南北兩軍在高山會合,攻打司拉茂(Slamaw)社、凱崖(Kiyai)社、托阿卡(Towaqa)社、司考耶武(Sqoyaw)社。

司考耶武社族人在完全無預警與防備之下,被砲火強烈攻擊傷亡慘重(約120至150人死亡),大人小孩約26名被俘擄集中,統統被日軍當場刺殺、槍殺及馘首,倖存者逃往深山。日軍將托阿卡社的大人小孩集中,用機槍及刺刀殺死,甚至把嬰兒往上拋直接劈刺,托阿卡社族人全部遭到屠殺。

火燒kbakaw社
剩餘的司拉茂人逃亡到雪山山脈,幾年之後下山歸順,並在第四平台建立kbabaw社。日軍以和平聚餐為由,擺設酒宴款待族人,卻在宴會開始後,於屋頂、屋牆澆汽油並將屋外上鎖,點火焚燒。1920年底殘餘的司拉茂人不甘心一再被日本打壓、欺騙、屠殺,決心予以反擊,因而血洗日本河流點分遷所、捫岡駐在所及大保久駐駐所。

1921年 番人奇襲隊輪番攻擊司拉茂
日本軍方震怒命令南投廳內所有「歸順番」組織「番人奇襲隊」(霧社群、土魯固群、道澤群、布農族干卓萬群以及泰雅族親愛群、白狗群、馬烈巴群)上山獵殺司拉茂人並同時頒布獵首獎金:頭目—150圓、戰士—100圓、婦孺—50圓(當時的工資2錢/日)。參加的人,每人給予一把槍、充足子彈和三天糧食,若有不服從者,就論叛逆關押。

第一次戰鬥由莫那魯道(Mona Rutaw)率領將近200名「番人奇襲隊」走三天到大甲溪底,駐紮溪畔,第二天凌晨4時奇襲司拉茂社,但他們沒想到司拉茂社的戰士們早已拔刀迎戰;結果司拉茂人殺死奇襲隊的人數,比奇襲隊手上的人頭更多。

第二次戰鬥日軍仍要再組織番人奇襲隊時,莫那魯道率先說:「我去!我要去報仇!」,還是又被司拉茂人打敗。第三次戰鬥日軍改派馬烈巴部落,仍無法將司拉茂人打敗。第四次戰鬥日本軍方強迫土魯固群、道澤群、賽德克群、武界布農群、馬烈巴群、馬西多翁群及馬卡那奇群組織「番人奇襲隊」攻打司拉茂人,結果奇襲隊員大都被司拉茂人砍死,喪命在雪山山脈的高山峻嶺及深谷中。直到1927年底,司拉茂人才下山歸順,日本政府將其安置在Kayo地區,重新建立新的部落—佳陽(Kayo)社。

1931年 最後一擊,血洗畢莰坦駐在所
因日警歧視歸順的司拉茂人,常對良家婦女凌虐施暴姦淫,引發四位大人Uking、Walang、Hobing、Tusang以及三位青少年Marong、Taya、Yawi血洗畢茨坦駐在所。四人在高山上被追殺死亡,三人被俘虜,攜往谷關理番中心押解途中,每人各抱日警跳下德基大斷崖,同歸於盡。至此,司拉茂人長達22年的抗日戰爭才真正結束。

小說摘錄
三位參戰的青少年Marong、Taya、Yawi分別為12歲、13歲、15歲,其主動要求一起去殺日本人,他們說:「反正早晚都會死,請給我們機會去殺達那都奴吧!」第二天,他們出發朝向畢茨坦駐在所─去殺日本人。

他們走的路是一條永遠無法回頭的不歸路、一條沒有明天的不歸路、一條沿途上都灑滿悲壯燦爛YUHUM(泰雅魂)的不歸路啊!沒有YUHUM是走不上去、踏不上去的。

這就是Yupas老師為何使用「YUHUM」為書名的原因。

結語
《魂魄YUHUM》是以司拉茂社抗日戰爭為軸線的民族存亡戰爭史,抽絲剝繭還原130多年前歷史事件的非虛構小說。Yupas老師希望藉由著作讓更多臺灣人了解,曾經真實發生的司拉茂人抗日戰役始末。

2

No Comments - Leave a comment

Leave a comment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你可以使用這些 HTML 標籤與屬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


Welcome , today is 星期一, 2023/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