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道:游牧初夏記事》
李娟 著;時報文化,2013
文/Josefina
本書是作者李娟所著之「羊道三部曲」的第二本書,上接《羊道:游牧春記事》、下承《羊道:游牧盛夏記事》,講述的是於初夏季節,在前山夏牧場發生的故事。《羊道》系列是作者李娟與哈薩克游牧民族札克拜媽媽一家人一同生活,親身經歷了真真切切的游牧生活,艱辛卻也充滿滋味,她將與眾不同的生活方式點點滴滴的紀錄了下來,寫就本系列。《羊道》甫上市即廣受歡迎並獲獎無數,已獲獎項包括2009年第一屆在場主義散文新銳獎、2010年第九屆上海文學獎、2011年年度人民文學獎以及2012年第二屆朱自清散文獎等等。
作者李娟出生於中國新疆奎屯建設兵團,生長在四川。2007年,李娟毅然決然離開了原本的工作崗位,來到北疆遼闊的大草原體驗游牧生活。這樣一個時代,在現代文明的物質生活逐漸掩蓋、埋葬古老而傳統的生活型態之際,作者李娟用文字引領我們一同進入哈薩克人──這也許是世界上少數的真正意義上的游牧民族的日常,可謂十分難能可貴。他們,一輩子沒有離開過這片土地、這片家園,年復一年地逐水草而居,跟隨著羊群的步伐,越過崇山峻嶺,生活隨著季節天氣的變化而調整;他們,從不曾停止前行的腳步。
本書的季節來到了初夏,離開了荒涼貧瘠的春季牧場,夏牧場顯得活潑而富足許多。在這個綠草如茵的季節裡,牧民們的生活更顯得多采多姿。舞會、婚禮、賽馬……,各式各樣富有當地特色的活動為游牧生活增添了色彩。在這樣的生活型態之下,與鄰居禮尚往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十分密切友好,因為總免不了有需要相互幫助的時候。此外,大量生產乳製品與加工羊毛製品的時節到了,大家各有各負責的工作,每天生活忙碌卻也簡單地富足。
關於《羊道》,臺灣作家朱天文曾說:「我在臺北,我讀到了李娟,真不可思議我同時就在李娟那唯一無二的新疆。」作者李娟的文字樸實無華,卻寫實地映照出哈薩克牧民們的生活百態,她用她的生命經驗,最直接而真實地接觸游牧民族,娓娓道來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揭開游牧民族神秘的面紗,也讓讀者彷如身處廣袤遼闊的大草原,一望無際、身歷其境。他們擁有一顆堅毅強韌的心、知足常樂且純真自然,不畏風雨險阻,堅持與大自然、與這片土地為伍,用著祖先流傳下來的傳統生活方式,縱使物資十分匱乏,卻仍不屈不撓地跋涉於羊道。
正如《羊道:游牧初夏記事》的封底所說:「你不能說這樣的生活動盪,不能說這樣的生活沒有根,因為,它比世上任何一種生存方式都更為深入大地,它所憑持的是世上最強大的力量。」是的,哈薩克牧民們的人生及命運與羊群息息相關,居無定所。但,他們毫無疑問地深深根植於這片土地,用一種最為簡單原始的生活方式回歸最樸實純粹的世界。他們離不開大自然的一切,他們依憑著自然腳踏實地於土地上真切地活著,而大自然是一個強大而不容質疑的存在。作者李娟的《羊道》,極其真摯的散文作品,它帶讀者領略游牧生活的千姿百態,艱困與富饒,忙碌與歡樂,開了眼界。更重要的是,於廣闊原野中,發現自己更顯得微不足道,讓人更懂得該要謙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