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林恬慈
tDAR是?
tDAR (the Digital Archaeological Record數位考古紀錄)是一個國際數位考古調查資料庫,其使用、開發和維護都由Digital Antiquity管理,Digitial Antiquity團隊致力於確保珍貴考古資料的長久保存,並擴展對這些資料的取得。
tDAR在過去幾年經歷了一些重大的變革,從一開始的美國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的其中一項計劃,成長為今日的國際考古資料庫。
資料結合與tDAR
tDAR的出現是為了解決考古學研究上的重大挑戰──如何有系統地同步使用不同紀錄規範、或是整合多種組合或場址的資料。2004年,美國亞歷桑那大學的考古學家與資訊科學家組成一個團隊並提出提案,美國科學基金會因此舉辦了工作坊,其中與會者想出了滿足考古學需求的資訊架構改善建議,隨後並於2006年發佈於American Antiquity。同年,美國科學基金會補助了一個研究計劃,也就是數位資訊架構的原型──tDAR。這個研究的目的是為了在此樣板的架構上,利用最新的資料整合技術發展綜合與比較研究。
成為標準化的數位資料庫
2008年,Andrew W. Mellon基金會贊助了由archaeolinformatics.org團體提出的計劃,因此使得tDAR由測試階段進入標準運作,並且成立Digital Antiquity單位,專門維護此計劃的穩定運行。
建立跨大西洋的門戶
由英國的聯合資訊系統委員會(Joint Information System Committee)與美國的人文學科基金會(National Endowment of Humanities)共同贊助,跨大西洋門戶計劃(the Trans-Atlantic Gateway Project)因此成立,促成tDAR跟考古資料服務庫(the Archaeological Data Service)的兩階段的流通合作,達到兩個資料庫皆可透過網路服務互相查詢流通資料之目的。
美國考古資料庫的加入
美國考古資料庫(the National Archaeological Database,NADB)的資料規範是由國家公園服務建立,以利分辨與分類公開的考古調查計劃中具影響力的數據。這對考古學來說是關鍵的資料,但是通常都只有小量發行、發行範圍不廣,而且其中資料難以發掘與定位。2011年NADB跟tDAR的整合是tDAR發展的重大里程碑。技術上來說,NADB的加入促進了tDAR程式植入與管理服務介面的發展。
tDAR的現行版本
Mellon基金會從tDAR的草創階段,便持續贊助tDAR步向經濟獨立運作。2012年夏天,Digital Antiquity啟動了tDAR的改善升級計劃,美國科學基金會也撥款贊助tDAR資料整合介面改良,以及tDAR研究工具對於大型美國西南考古遺骸資料庫之應用,該研究目前仍在進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