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山災地變人造孽 : 21世紀台灣主流的土石亂流

Categories: 館藏導覽
Tags: No Tags
Comments: No Comments
Published on: 2021/06/27

content-3-2《山災地變人造孽 : 21世紀台灣主流的土石亂流》

陳玉峯、李根政、楊俊朗、楊國禎 著;臺北市:前衛,2012

 

文/江侑倫

《山災地變人造孽:21世紀台灣主流的土石亂流》由陳玉峯、李根政、楊俊朗及楊國禎合著,於2012年出版。首先介紹臺灣山林及地質,接著開始講述作者於1980年代投入生態保育相關運動後,經歷了各種風災水變,仔細探究這些災害的成因。作者發現,看似人力無法抗拒的天災,其實都是人為的造災運動!當人民不夠認識生活的這片土地,不知道大自然的山林多麼珍貴,就容易被經濟開發迷惑,進而大肆開墾,破壞山林。被破壞的山林無法為自己發聲,看似沉默,但遭遇颱風或地震時,便會劇烈反撲。本書細數前總統李登輝時代開始,歷代執政者的山林政策。從一開始認為環保人士所呼籲的山林保育都是謊言,到後來雖有心保育山林,卻缺乏正確知識,再者部分政策利用山林保育及生態之名,行開發破壞之實……。

(more…)

【圖書】Malakapahay就這樣我們一起慢慢長大:都蘭部落青年階層成長史

Categories: 館藏導覽
Tags: No Tags
Comments: No Comments
Published on: 2021/06/27

content-3-1《Malakapahay就這樣我們一起慢慢長大:

都蘭部落青年階層成長史》

拉贛駿及其他6位 撰;蔡政良、羅素玫 主編;臺東縣東河鄉阿度蘭阿美斯文化協進會,2015

 

文/Josefina

由臺東縣東河鄉阿度蘭阿美斯文化協進會所出版《Malakapahay就這樣我們一起慢慢長大:都蘭部落青年階層成長史》一書的誕生,始於一個集體生命史計畫的構想。2012年10月,蛋蛋博士(蔡政良)寄信給Alik博士(羅素玫)闡述他的新點子:合編一本書,關於都蘭部落阿美族年齡組織,記錄從拉贛駿(Lakangcin)以下至最年輕的青年階級各階層成員的生命史。於是,他們廣邀部落各年齡階層的成員撰寫其生命史和個人經驗。此外,本書主編蔡政良老師與羅素玫老師亦加入其身為人類學工作者,對於都蘭部落年齡組織的觀察與思考編寫而成,成為記錄都蘭部落各青年階層成長軌跡的歲月之書。

都蘭部落(’Atolan)位於臺灣東部海岸山脈山麓之上,面朝廣闊的太平洋、背倚著高聳的都蘭山。都蘭 (’Atolan)在阿美族語中有「一堆石頭」之意,起源於當年族人在此開墾時,從田地裡挖出許多石頭,並將這石頭堆砌成一堆一堆的小山而得名,為東海岸南段最大的阿美族部落。都蘭部落的年齡組織概分為三大階層Kapah(青年)、Mi’ienengak(或稱Matataparay,中壯年階層)和Tu’as(耆老)。每一階層則再細分為各個組別,每5年左右晉級一次,而每一個階級皆各有各的責任以及職務分工。

本書的章節敘述編排,從Kapah(青年)階層的拉薩崠(Ladatong)、拉立委(Laliwiy)、拉千禧(Lacingsi)、拉監察(Lakanca),到Mihiningay(中壯年男子)的拉中橋(Lakayakay),再到Mi’ienengak(或稱Matataparay)階層的拉贛駿(Lakangcin),以及2010年才成立的新組織──小姐組(Kaying)。「小姐組」較為特別,因過去都蘭部落並無此年齡組原先部落的未婚女性大多依附在同年齡層男性之階層;隨著時代變遷,為了明確定位未婚女性,即成立此專屬女性的階層。拉小姐區分為18歲以上未婚者稱作「大小姐」、18歲以下則稱作「小小姐」。不論大小姐或小小姐,皆屬於同一階級,因而小姐組十分團結,並合作無間地準備族中盛事豐年祭。

文字生動、純樸,一如提筆寫下這些文字,賦予文字生命的人們,是都蘭部落青年身處於各年齡階層的心情體會與心路歷程。集體生命史所撰寫的文字,一點一滴地記錄部落的生活日常、對話與習俗文化等,文字間時常流露出對部落與族人的愛。書中夾雜色彩鮮豔的圖片,是屬於族人的傳統服飾,以及真情的燦爛笑容。本書不僅記錄都蘭部落族人珍貴的生命經歷與獨特回憶,也讓讀者認識都蘭部落的年齡階層組織,並更加了解部落的傳統文化知識。

【紀錄片】毒藥天堂 Poisoning Paradise

Categories: 館藏導覽
Tags: No Tags
Comments: No Comments
Published on: 2021/05/26

content-3-3《毒藥天堂  Poisoning Paradise》

Keely Shaye Brosnan、Teresa Tico 導演;台北市 : 得利影視股份有限公司,2020

 

文/Djupelang

 

「During times of universal deceit,telling the truthbecomes a revolutionary act.

在普遍充滿欺騙的時代,說出真相才是革命之舉。」─George Orwell

 

《毒藥天堂Poisoning Paradise》由導演Keely Shaye

Brosnan與Teresa Tico,以及【007系列】Pierce Brosnan執行製作。本片榮獲好萊塢膠捲獨立電影節最佳紀錄片、好萊塢國際獨立紀錄片大獎、門多西諾影展最佳紀錄片等獎項,以及夏威夷國際影展、洛杉磯獨立影展等官方選片。

夏威夷自然與地理環境,造就觀光產業為當地經濟來源,每年吸引數百萬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政府認為夏威夷過度仰賴觀光業,將夏威夷轉型成為生物科技中心,促使經濟多樣化,並可接收逐漸消失的農業經濟。風光明媚的度假天堂,卻因此成為基因工程的實驗性測試田地。全球資本農業生產鏈的殖民力量嚴重侵犯當地原住民的土地所有權、水權等,原住民居住權利遭受剝奪。本片透過訪談各方專業人士,進而理解夏威夷目前正面臨的威脅,並揭發政府與黑心企業的官商勾結。

(more…)

【圖書】日本殖民統治下的底層社會:臺灣與朝鮮

Categories: 館藏導覽
Tags: No Tags
Comments: No Comments
Published on: 2021/05/26

content-3-2《日本殖民統治下的底層社會:臺灣與朝鮮》

陳姃湲 著;臺北市 :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18

 

文/江侑倫

《日本殖民統治下的底層社會:臺灣與朝鮮》一書由陳姃湲主編,與許雪姬、鍾淑敏、曾文亮偕同編輯,收錄並彙整12篇2014年國際研討會之論文。

其最早的雛形追溯至2012年《看不見的殖民邊緣:日治臺灣邊緣史讀本》,後續引起各方討論、共鳴、支持與共享,於2013年10月召開以臺灣殖民地弱勢群體為核心議題的「殖民地臺灣社會邊緣」工作坊,許多日本與韓國研究者共襄盛舉,提出可從該觀點一併思考臺灣史與朝鮮史的可能性。2014年11月,於首爾大學召開國際研討會「從社會排除與底層社會思考日本帝國與殖民地:以朝鮮與臺灣為討論中心」,該研討會討論的課題從殖民地社會排除背後的治理邏輯、其與現代資本主義之間的關係、宗教與民俗信仰之原有社會習俗之間的關係至法律規範的影響等,可謂包羅萬象。經過4年的選定、審查、翻譯與校訂,本書得以問世。

(more…)

【圖書】走一條藜家不遠的路:荒田變農金,凋零小村翻身黃金部落的台東紅藜創生記

Categories: 館藏導覽
Tags: No Tags
Comments: No Comments
Published on: 2021/05/26

content-3-1《走一條藜家不遠的路:荒田變農金,凋零小村翻身黃金部落的台東紅藜創生記》

賴韋廷、黃宥蓁 著;臺北市 : 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8

 

文/Josefina

本書起源於2017年3月出版的1531期《商業周刊》刊登篇名─《一粒紅藜,台東小村翻身20億黃金部落〉報導。《走一條藜家不遠的路》以9篇與臺東紅藜相關的人物故事,9位來自各行各業的人,活絡部落經濟,儼然掀起一場農業革命,賦予臺東農業嶄新生命。9篇人物故事拼湊而成「臺東紅藜」成功的脈絡軌跡,遂發現成功並非偶然,而是許多人默默努力的結果。「臺東紅藜」的成功,實現了地方創生的意義。

臺灣藜(Chenopodium formosanum),俗稱紅藜,排灣語為「djulis」,為臺灣原住民族傳統作物,亦為臺灣原生特有種。早在一百多年前,排灣族人便以臺灣藜作為天然發酵劑釀製小米酒。臺灣藜不同於國外的藜麥(Chenopodium quinoa),兩者基因型不同,是截然不同的作物。臺灣藜的營養價值相當高,且營養成分高於其他糧食作物。近年來,臺灣盛行健康、養生飲食,喜好購買天然有機食品;臺灣藜富含酚類、甜菜色素及膳食纖維等機能性成分,成為「臺東紅藜」發揚光大,遍布全臺灣的契機。

(more…)

【電影】逃出亞馬遜

Categories: 館藏導覽
Tags: No Tags
Comments: No Comments
Published on: 2021/04/28

content-3-4《逃出亞馬遜》

Greg McLean 導演;新北市 : 天馬行空數位有限公司,2018

 

文/吳晉維

《逃出亞馬遜》(Jungle)是一部改編自冒險家尤奚‧金柏格(Yossi Ghinsberg)1981年受困於亞馬遜叢林三週的真實故事,並由演出電影《哈利波特》系列的丹尼爾‧雷德克里夫(Daniel Radcliffe)擔任故事主人公尤奚。

「探索未知、發現迷失的部落及隱密的寶藏,前往最黑暗的叢林」,懷抱此想法的尤奚於玻利維亞遇見兩位背包客­—馬庫斯與凱文。在奧地利冒險家卡爾的慫恿下,前往亞馬遜森林探險淘金,並尋找傳說中的印地安部落。過程中,四人相互扶持同行並進,卻也因大自然的考驗與馬庫斯的腳傷產生內鬨。卡爾與馬庫斯決定放棄旅程,兩人徒步返回文明世界;尤奚與凱文則搭乘竹筏沿河繼續前行,然而途中卻遭遇激流將兩人沖散,自此尤奚必須獨自求生。叢林裡覓食、躲避猛獸、暴雨的威脅,時時刻刻都危及著他的生命,當以為終於脫離險境,下一秒卻又是另一個險境的開始。遭受生存的重重考驗後,甚至產生各種幻覺,漸漸地放棄希望。幸運地是,凱文獲救後向外求援,奇蹟地尋獲體力不支的尤奚,回到文明社會。另一方面,卻再也沒有人見到卡爾與馬庫斯的蹤跡。而片尾揭露卡爾的身份以及帶來的傳說,其真實性也成了未解的謎團。

本片極盡寫實地還原叢林中奮力求生時,面臨的種種險境和困難,演員自然真實的演技以及美術設計等,讓人更深入其境地感受到大自然的凶險無常。人類必須擁有勇於冒險的意志、充分的求生能力與上天賜予的運氣,才能平安脫離險境;探險過程也考驗著夥伴之間的信任關係,彼此的互動細膩地刻劃角色的心境變化,反映人性的角力。最終,警示人類對於任何冒險行動必須做足萬全準備,抱持嚴謹且尊敬的態度面對大自然。或許正是經歷過意志的淬煉,在迷失方向後,重新思考、反省,才能找尋真正的自我,回歸自我。

【圖書】台灣理論關鍵詞

Categories: 館藏導覽
Tags: No Tags
Comments: No Comments
Published on: 2021/04/28

content-3-2《台灣理論關鍵詞》

王驥懋、史書美夏曼‧藍波安、謝若蘭、蘇碩斌〔及其29位〕著;新北市 : 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9

 

文/江侑倫

《台灣理論關鍵詞》一書由史書美、梅家玲、廖朝陽、陳東升主編,其中與夏曼‧藍波安、謝若蘭等逾30位資深且擁有各專業領域之作者,共同組成團隊編制。此書為於2012年成立「知識/台灣」自發性研究學群,以理念出發共同著力思考之成果,內容十分紮實、精煉。

本書由32篇章節所組成,每一章節涵蓋一個理論關鍵詞,由各個作者獨立編撰。作者、章節與關鍵詞圍繞著與「理論」相關的各種問題,發掘其與「臺灣」之間的微妙關係,以作為臺灣知識學的方法。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曾指出,小國有小國的狹隘觀,認為自己毫無理論可以貢獻予世界,如此說法巧妙地帶出本書嘗試回答的問題:「臺灣對世界理論場域是否有所貢獻?」、「臺灣本有理論,而未被看見,或是自身也看不見?」、「臺灣理論屬於特殊化理論,亦或普遍化理論?」、「臺灣在地經驗概念化後,可提升為普遍理論嗎?」等問題。

(more…)

【圖書】改變,是為了給孩子更好的未來:從升學率幾乎掛零的流氓學校到一流的升學名校,反骨校長王秀雲的教育改革傳奇!

Categories: 館藏導覽
Tags: No Tags
Comments: No Comments
Published on: 2021/04/27

content-3-1《改變,是為了給孩子更好的未來:從升學率幾乎掛零的流氓學校到一流的升學名校,反骨校長王秀雲的教育改革傳奇!》

王秀雲 著;臺北市 : 平安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17

文/Josefina

1990年,王秀雲校長33歲時出任桃園縣復興鄉(現為桃園市復興區)介壽國中校長,成為全臺灣第一位國中女校長。甫進入介壽國中時,發現學校存在著種種隱患,校區地層下陷、師生宿舍老舊、學生學習動機低落、入學率下降以及失學率年年攀升等問題;而此種情況下,教師離職率自然也居高不下。為實際了解當地學生的家庭狀況,王秀雲校長深入部落,拜訪小學以及教會,並參與村民大會,究其問題之根本原因。許多學生的家庭存有生計不易、酗酒等問題;有鑑於此,王校長召集全校教師進行集體家庭訪問,讓家長知道,學校十分關心學生且重視地方事務。而當時的臺灣,尤其山地鄉,雛妓為一大社會問題;於是,凡事親力親為的王校長,每星期六放學後皆於校門口站崗,每星期一則於學生上學時立刻點名。

(more…)

【圖書】山地話/珊蒂化

Categories: 館藏導覽
Tags: No Tags
Comments: No Comments
Published on: 2021/04/26

《山地話/珊蒂化》content-3-3

馬翊航 著;臺北市:九歌文庫,2020

文/JT

《山地話/珊蒂化》為卑南族作家馬翊航的第一本散文集,書名二詞之諧音象徵其原住民及同志身份。「山地話」涵蓋馬翊航於臺東縣池上鄉的成長記憶、家族情感及原住民身份的探問等等;「珊蒂化」則是馬翊航陳述於成長過程對同志身份的心境轉變,不扭捏地呈現陰柔、女性的內在。此書創作費時3年,並獲選為「OPENBOOK 好書獎.2020年度中文創作」。

喜愛文學的作者,自小即沉浸於閱讀世界中,4歲半在堂姑姑經營的髮廊看著一遍又一遍的《中國童話故事》,從此開始吸收大量的文字;家中書櫃的套書、母親常去的髮廊的女性雜誌、池上鄉立圖書館哲學類、自然科學類、語文類的圖書等,形成了作者的閱讀軌跡,當中亦包含禁忌與色情,其對於性向的探索同時蠢蠢欲動著。

我必須回到那與文字一樣,秘密,充滿騷動,令我束手無策的人間。有時初鹿,有時建和。我的部落,是國語的,漢字的。我後來才知道它們有自己的名字―初鹿是Ulivelivek,建和是Kasavakan。

作者7歲時父母離異,8歲時父親再婚,與一父二母之間的相處時而生疏,時而親密,就如同自身為原住民身份的體認。作者30歲時才擁有卑南族名字— Farasung,為其祖父之名;但關於祖父的印象與記憶模糊,僅僅透過父親及姑姑口述了解祖父擔任高砂義勇軍時期的歷史。「山地話」是作者欲述說的部落故事,亦為其希望了解的親族歷史及語言。

作者於書中分享許多原住民文學與音樂,如作家巴代、Liglav A-wu,以及歌手紀曉君、胡德夫等,不同形式的創作,敘述著各族群的歷史與生活。作者同時藉由這些創作了解原住民朋友的族群意識,深化自身對於原住民身份的體認。

我們能否讓形形色色,取代堂堂正正?

原住民或同志皆為多樣化身份,無關階級高低,更無所謂「正常/不正常」之分化。「珊蒂化」則呈現正向、傲嬌的作者,於服兵役期間即使碰上新訓戰鬥課程,以泥黑墨綠偽裝膏、野地植物裝扮,其依舊在心裡幻想為一場華麗的舞臺秀,女型的自己開心地與同志們展現其漂亮的樣貌。

創作《山地話/珊蒂化》期間作者返家至池上,再次好好地熟悉家鄉的人、事、物、景,加深其成長記憶,對於「不是那麼原住民」的自己,期望加深與部落家族的緊密連結。質樸、可愛的部落生活,臺北燈紅酒綠的都市樣貌、勇於呈現真我的「姊妹」,述說作者最真實的內心,面對社會大眾的觀感;雖然曾經疑慮,但仍樂觀地肯定自身價值。

【圖書】當代亞洲民族問題

Categories: 館藏導覽
Tags: No Tags
Comments: No Comments
Published on: 2021/03/29

content-3-3《當代亞洲民族問題》

洪泉湖 著;台北市 : 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20

 

文/江侑倫

《當代亞洲民族問題》由洪泉湖教授主編,並與其他14位學者、教授共同撰寫。民族之間的對立並非一朝一夕,主要因不同上位者之政策所衍生的族群對立,加上未及時獲得解決,導致不滿的情緒堆疊,如滾雪球般,逐漸強化對彼此族群的敵意與仇恨,眾多武力抗爭、武力鎮壓層出不窮,硬碰硬的方式讓民族問題變成更加難解的死結。本書以深入淺出的方式,梳理當今亞洲各地民族之間對立的時空背景,分析衝突形成的關鍵,評論各國當局對各自民族衝突的解決方法。

全書編排依地區劃分,自西亞、中北亞、南亞、東南亞擷選現下重要的民族問題與民族運動進行介紹,其中議題包含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庫德族、俄羅斯民族、喀什米爾主權、緬甸少數民族衝突等。透過各地的案例,不難發現圍繞在民族衝突皆有類似的因素存在,例如,宗教之間的對立、社會結構的不平衡、分離獨立主義的興起。

(more…)

Welcome , today is 星期一, 2023/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