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普立茲記者

by ann
Categories: 館藏導覽
Tags: No Tags
Comments: No Comments
Published on: 2021/08/27

content-3-4《普立茲記者》

Agnieszka Holland導演;台北市 : 影聯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21

文/EN

《普立茲記者》榮獲「波蘭最高榮譽」波蘭金像獎/老鷹獎、最佳導演、最佳劇本、最佳服裝設計獎、最佳剪輯、最佳電影、最佳產品設計、最佳攝影等多項大獎提名,更於2019年入圍柏林影展正式競賽,由三度獲奧斯卡最佳影片金像獎提名導演Agnieszka Holland執導,揭露蘇聯時期種族滅絕事件。

(more…)

【圖書】我們與台灣的距離:寫給美麗之島的七封情書

Categories: 館藏導覽
Tags: No Tags
Comments: No Comments
Published on: 2021/08/27

content-3-3《我們與台灣的距離:寫給美麗之島的七封情書》

新井一二三 著、張秋明 譯;臺北市 : 大田出版有限公司,2021

文/Mutulavay

當遇到外國人詢問:「可以介紹你的故鄉──臺灣,讓我們認識嗎?」,身為臺灣人,會如何回答呢?是先起手式介紹道地美食?人文故事?觀光手冊的知名景點?或是從交錯複雜的歷史背景開始述說呢?

閱讀前,先釐清《我們與台灣的距離》的「我們」會是誰呢?是與作者新井一二三相同背景的日本人?還是正在閱讀本書的臺灣人?本書為介紹臺灣的日文書籍,經過中文翻譯出版之後,臺灣人從報導人轉變成閱讀者。作者選擇以美食滋味、人文建築、政治歷史以及社會發展等角度,分享不同的臺灣視野。

(more…)

【圖書】臺灣原生動物故事繪本─小鹿的願望

Categories: 館藏導覽
Tags: No Tags
Comments: No Comments
Published on: 2021/08/27

content-3-2《小鹿的願望》 

Lynol 著;台北市 : 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小光點,2017

 

文/江侑倫

本書作者及繪者Lynol,是位居住於美國華盛頓的臺灣圖文作家暨遊戲設計者,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森林系,且曾於臺北市立動物園擔任暑期實習生,非常喜愛動物。作者主要以中文及英文創作,已出版多本中文繪本,包含《荒野的溫柔》、《小企鵝波波》、《毛絨絨下午茶》,以及「臺灣原生動物繪本」系列─《小鹿的願望》、《小石虎找新家》、《小猴子大冒險》、《小黑熊勝利》。

故事主角是一隻與媽媽生活在森林裡的小鹿,他羨慕森林裡其中一隻公鹿擁有一對又大又美的鹿角,小鹿將這隻公鹿當成偶像,認為擁有雄偉鹿角就是勇敢的象徵;但歷劫歸來後,小鹿終於明白,真正的勇敢並非是擁有雄偉的鹿角,也不是對任何事物不感到害怕,而是即便害怕,仍能擁有勇氣面對。

本書插圖豐富,利用可愛的動物插圖引起兒童的學習興趣,讓兒童學習與動物、植物相關的詞彙;此外,也能讓兒童練習用語句分享感到有趣的插圖,並增加親子共讀間的互動。故事設定場景於森林,生活於都市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較少機會可以接觸到森林與生活在其中的動物,因此孩童能夠透過繪本,擴增非生活情境相關的詞彙量;亦可訓練兒童思考能力,親子共讀的過程中引導兒童思考並學習嘗試表達自我想法,真正勇敢的鹿,在遇到危險的時候,應該會有何種反應?而真正的勇敢又是如何定義?何謂真正的勇敢?

而本書同時亦能啟發成人過了初生之犢不畏虎的階段,可能因為各自不同的經歷,更加懂得分析風險,在趨吉避凶的天性下,自然傾向選擇輕鬆、安全的方式生活,以避免內心被失敗、挫折打擊。但是,人生中令人害怕的事若未勇敢面對,很可能會留下一輩子的遺憾……。本書,鼓勵大人們勇於面對自己的恐懼,迎接更美好的人生。

 

【圖書】 撒奇萊雅族神話與傳說及火神祭

Categories: 館藏導覽
Tags: No Tags
Comments: No Comments
Published on: 2021/08/27

content-3-1《撒奇萊雅族神話與傳說及火神祭》

田哲益(達西烏拉彎.畢馬) 著;台中市 : 晨星出版,2019

文/Josefina

2019年9月由晨星出版社所出版《撒奇萊雅族神話與傳說及火神祭》為「原住民神話大系」第11本書籍。此系列書籍講述臺灣原住民族神話與傳說,以一個族群為主題,透過與原住民耆老和其他族人進行訪談與採錄、查閱相關書籍文獻之研究、歷史記載與實地訪查等方式,從其歷史、傳說故事以及民俗文化等層面進行深度探討與剖析。

本書乃至「原住民神話大系」全系列,均由文學家田哲益(達西烏拉彎.畢馬)所著。田哲益老師為南投縣信義鄉巒社群的布農族人,一直以來致力於臺灣文學、原住民族文學與報導文學的撰寫,對於原住民族文化保存與傳承貢獻良多,其著作獲獎無數,更於2015年獲得南投縣玉山文學獎貢獻獎,成為第一位獲得南投縣玉山文學獎貢獻獎之原住民作家。

2007年1月17日「撒奇萊雅族(Sakizaya)」經行政院宣讀通過,正式正名成為臺灣第13個原住民族。過去數千年以來,撒奇萊雅族人一直居住於花蓮平原;19世紀末期清朝進駐花蓮平原後,因官員處事不公以及侵擾族人生活等因素,導致1878年發生「達固部灣(Takubuwan)戰役」(或稱「加禮宛戰役」),撒奇萊雅族人與噶瑪蘭族人共同抵禦且負隅頑抗,最終仍不敵清軍的侵犯。此次戰爭造成達固部灣部落毀滅,為求生存自保,族人逃離家園、遷居至阿美族部落生活。現今花蓮市國福里「達固部灣與加禮宛戰役紀念園區」,豎立著「紀念1878」紀念碑,記錄著事件始末,同時緬懷逝去的族人。撒奇萊雅族與噶瑪蘭族於此埋石立約,重新結盟,以示不忘過去的教訓,避免重蹈覆轍。

撒奇萊雅族人隱匿身分一世紀於阿美族部落生活,嚴重衝擊撒奇萊雅族的語言以及主體文化,雖終撒奇萊雅族免遭滅族的命運,卻也因此導致人們並不知道撒奇萊雅族的存在。2004年7月,族人發起「正名運動」,並透過恢復各項傳統祭典活動的舉辦,逐步地建立起撒奇萊雅族人對於自身的族群認同,也讓全臺灣的人看見,並認識撒奇萊雅族。

「火神祭」(palamalan a ilisin)是撒奇萊雅族重要的祭典之一。然而,現今的火神祭已然不同於舊時撒奇萊雅族人舉辦的火神祭。舊時的火神祭不定期舉辦,根據部落耆老口述,是在連續降雨多日時,為祈求天氣轉晴而舉辦。如今的火神祭,是由撒奇萊雅族人聯合噶瑪蘭族人共同舉行,記憶「達固部灣戰役」的歷史傷痛,藉以緬懷祖先之靈,同時喚醒族人對於族群的認同意識,凝聚族群精神。

本書以火神祭為主軸,述說撒奇萊雅族源遠流長的歷史脈絡以及豐富的文化內涵。全書一共分為19個章節,詳述撒奇萊雅族起源的歷史與傳說故事、火神祭、達固部灣戰役、相信萬物有靈的撒奇萊雅族人,所信奉的神靈與祖靈神話、祈求農漁豐收和生命禮俗等祭典儀式,以及與生活習俗息息相關的傳說故事等,不一而足,內容相當豐富且面向多元。本書不僅記錄撒奇萊雅族的歷史足跡,更以文字紀錄和照片的方式,保存撒奇萊雅族的文化精髓。閱讀此書,讀者得以對撒奇萊雅族有更加完整以及全面的認識。

【圖書】Osubalaki balalong ramut 牽起道卡斯

Categories: 館藏導覽
Tags: No Tags
Comments: No Comments
Published on: 2021/07/29

content-3-3《Osubalaki balalong ramut 牽起道卡斯》

劉秋雲、蕭綾均、王商益 文;翁勤雯 圖;苗栗縣道卡斯文化協會,2020

 

文/Mutulavay

聽過「道卡斯族」嗎?知道他們有個重要的祭典稱作「牽田祭」嗎?假如以上二個問題都讓你產生遲疑,相信《Osubalaki balalong ramut牽起道卡斯》將會成為開啟接觸該文化知識的最佳領航員。

《osubalaki balalong ramut牽起道卡斯》是以道卡斯族「牽田祭」為故事主軸的繪本,由一群道卡斯族青年與繪圖插畫家共同合作,主要以道卡斯語、中文及英文三種語言並列,除了搭配生動的圖像畫作之外,同時也成為蘊含生活智慧的語料寶藏,象徵著道卡斯族人精神凝聚及族群團結。

(more…)

【圖書】臭臭部落

Categories: 館藏導覽
Tags: No Tags
Comments: No Comments
Published on: 2021/07/29

content-3-2《臭臭部落》

Elise Gravel 著;李旻諭 譯;瑪嘉莉‧呂什(Magali Le Huche) 繪,臺北市 : 三民書局,2019

 

 文/江侑倫

《臭臭部落》作者Elise Gravel是位居住於加拿大魁北克的圖文作家,善於英文及法文創作,已出版多本繪本及讀本。作者也樂於免費提供老師及家長有可愛插圖及簡單文字敘述的單張,希望透過可愛、有趣的圖文,藉此讓老師及家長教導兒童關於多元化、包容、尊重、同理心等重要議題與觀念。

繪本故事的主角是一群在叢林中快樂生活的孩子,這群孩子完全不需要依靠大人的協助或者教導,便能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亦能自學所需知識。看似以兒童的角度述說故事,但不僅是適合兒童的繪本,也非常適合成人閱讀。

(more…)

【圖書】鄒的植物書

Categories: 館藏導覽
Tags: No Tags
Comments: No Comments
Published on: 2021/07/29

content-3-1《鄒的植物書》

高德生 著; 種籽設計 繪;嘉義市 : 行政院農業委會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2020

文/Josefina

《鄒的植物書》為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委託國立臺東大學劉烱錫教授與嘉義縣阿里山鄉特富野部落長老高德生,為踏查鄒族(Tsou,意為「人」)文化中的植物,而進行一連串田野調查、研究工作與耆老訪談的成果。本書蒐羅近300種與鄒族文化相互連結的植物,由種籽設計有限公司以文字與插畫記錄,使本書儼然成為不僅介紹鄒族文化與自然植物的書籍,同時也是精美設計的植物插畫藝術作品。

鄒族主要分布於嘉義縣阿里山鄉,少數居住於南投縣信義鄉久美村,以及於103年政府認定為臺灣原住民族第15族和16族,主要分布於高雄市桃源區的「拉阿魯哇族」與那瑪夏區的「卡那卡那富族」。自古居於群山之間,與各種植物有深深的羈絆。鄒族人懂得如何與自然萬物和諧共處,並相信神靈廣泛存在於自然界中。根據考證,鄒族文化已超過4,000年歷史,漫長的歲月裡,鄒族人始終如一地實踐自然資源永續利用的生態智慧,值得現今世人學習。

(more…)

【圖書】島內漂泊記事:臺南都市原住民

Categories: 館藏導覽
Tags: No Tags
Comments: No Comments
Published on: 2021/07/28

IMG_7060《島內漂泊記事:臺南都市原住民》

曹婷婷 著;臺南市 :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2020

 

文/mercury

《島內漂泊記事:臺南都市原住民》為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出版「大臺南文化叢書」第八輯,作者曹婷婷找出隱身於臺南的都市原住民,討論其過往今來生活各個面向,以及未來展望。本書共七章,從都市原住民的定位開始,接著說明在臺南落腳的原住民如何維持生活,包含宗教信仰等;其次藉由原住民族社團更加凝聚力量走出自我的光彩,再從教育建立原住民族多元文化。最後亦可看見臺南市政府於原住民族相關政策及建設皆投注不少心力,更期許未來有更多對原住民族發展有益的作為。
(more…)

【圖書】藍色海岸線: 屏東縣作家作品集

by kate
Categories: 館藏導覽
Tags: No Tags
Comments: No Comments
Published on: 2021/06/28

content-3-3
《藍色海岸線: 屏東縣作家作品集》

陳凱琳 著;屏東縣屏東市 : 屏東縣政府,2020

 

文/KT

《藍色海岸線:屏東縣作家作品集》一書,描寫每日清晨6時20分於枋寮發車的1780號公車,乘載著形形色色的人們,日復一日,行駛過無數風景。每位上車下車的旅客,都有自己的專屬站牌與旅程。書中共六篇故事,六位主人公彼此乍看毫無關聯,卻又各自有著不同程度的連結,因此所有情節亦可看作一部充滿情感的長篇故事。

〈小一新生注意事項〉是本書第一篇故事,主角清清是個小女生,上、下公車總是不忘禮貌地向司機及車上常見的大人乘客問好,但在其開朗宏亮的招呼聲背後卻滿懷心事。清清第一次搭公車是在小學一年級,因為家庭的緣故須至路程較遙遠的學校就讀,當時,還有媽媽陪伴著。開學典禮後,母親丟下她離開了,只剩她自己一人繼續搭公車上學,下課後再到阿祖(閩南語,曾祖父母之意)家等待父親來接她回家……。

(more…)

【圖書】沒有名字的人:平埔原住民族青年生命故事紀實

Categories: 館藏導覽
Tags: No Tags
Comments: No Comments
Published on: 2021/06/27

content-3-4《沒有名字的人:平埔原住民族青年生命故事紀實》

方惠閔、朱恩成、余奕德、陳以箴、潘宗儒 著;臺北市 : 游擊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19

文/Mutulavay

當「我是誰?」成為生命探索的課題,會是什麼樣的旅程?

足以讓一群年輕人以「沒有名字的人」稱呼自己並作為書名?

《沒有名字的人:平埔原住民族青年生命故事紀實》透過25位平埔族群青年生命故事的書寫,包括自述及受訪形式,拼湊出當代原住民族年輕人的身份認同,更引人思考臺灣歷代殖民政權的文化影響。

本書架構可分為三部曲,首先以5位作者身份認同的歷程,開啟找尋「我是誰?」的糾結,當中所產生的疑問,回應了後續20位受訪者的生命故事,也成為渴望尋求解答的伏筆;然而,5位作者群由恆春半島開始出發的行動,凸顯出東、西半部貿易必經之路的歷史動線,不僅暗喻著臺灣島嶼歷史、地理及族群互動的交錯關係,更呈現出文化認同所出現的曖昧與迂迴。

(more…)

Welcome , today is 星期一, 2023/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