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葉傳奇》
蕭菊貞 導演;莊子豪、周麗鈞 製片
輝洪,2021
文/葉芊均
1968年以7比0完勝日本關西聯隊的紅葉少棒隊,締造傳奇一役,為人津津樂道。原以為締造傳奇的球員們會一路發光發熱下去,不料卻爆發校長與教練「偽造文書」多名球員是冒名替補上場的醜聞,讓獎盃的光芒頓時蒙上一層陰影。蕭菊貞導演在30年後重新追尋紅葉少棒的故事,除了試圖釐清當年的事件經過,也記錄下球員們的現況。本片《紅葉傳奇》於1999年完成,獲選為第36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同年,榮獲臺北電影節獨立創作最佳紀錄片,並入選日本山形國際紀錄片影展、釜山國際影展與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影展,成績斐然。
紅葉國小位於臺東縣延平鄉,主要族群多為布農族人。而紅葉國小校長為了提高學生到校的學習動機,於1953年成立紅葉少棒隊鼓勵學生參與其中。後來學生們打出興趣,便開始組建起一支具有規模的球隊;但受限於資源匱乏,因此他們「以木為棒,以石為球」憑藉對棒球的熱愛進行刻苦的訓練,有球員提及,當年教練的指令是「只能贏,不許輸!」。當走進現址位於臺東縣延平鄉的紅葉少棒紀念館,可以看到許多棒球隊的物件陳設其中,以及記載球隊歷史的展覽內容,絡繹不絕的民眾前來一睹風采,卻看見令人唏噓的紀錄:總共13位球員,多位皆英年早逝,至今在世僅剩下6位(截至2018年報導,顯示僅剩5位)。 然而這項統計不禁讓人好奇:球員們在歷經勝利之後的日子,經歷了什麼?蕭菊貞導演以口白講述,有人說紅葉少棒很多球員都「喝酒喝死了」;也有球員的眷屬提及,比賽結束後球員們預期國家會照顧他們,現實卻是因冒名醜聞而遭受到質疑的異樣眼光;另一方面球員因為練球中輟學業,學歷難以謀求能溫飽的工作,許多人因此終日抑鬱、酗酒,最終因肝病、酒後車禍而離開人世。活著的人沉痛地回憶過往,說那是「做了一場夢,惡夢。」甚至因為冒名醜聞,不願承認自己的身份,寧願當個平凡人,與輝煌的過往切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