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部落格
【2023原圖中心3月Bulay不賴電影院】
《本中心電影院自三月起調整為隔週四於國際會議廳、每週六於原圖中心下午播映》
原圖中心Bulay不賴電影院,於隔週四及每週六播放世界各地原住民族議題相關之精彩影片,提供民眾平日與假日的休閒好去處,也希望藉由片中劇情,增進民眾對原住民族文化之認識與瞭解。
✨免費入場,自由參加,歡迎揪團一起來✨
【2023原圖中心2月Bulay不賴電影院】
《本中心電影院自二月起調整於隔週四、每週六下午播映》
原圖中心Bulay不賴電影院,於隔週四及每週六播放世界各地原住民族議題相關之精彩影片,提供民眾平日與假日的休閒好去處,也希望藉由片中劇情,增進民眾對原住民族文化之認識與瞭解。
✨免費入場,自由參加,歡迎揪團一起來✨
★播放日期| 2/2、2/16(週四) ; 2/4、2/11、2/18、2/25(週六)
★播放地點|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B1中庭廣場旁)
【2023原圖中心1月週六電影院】
【1月】原圖中心將放映2部關於捍衛家園的電影。
《太陽的孩子》根據導演勒嘎﹒舒米母親復育梯田的真實過往改編,敘述一位花蓮原住民婦女Panay努力爭取經費修繕水圳並恢復農田耕作,拒絕讓祖先留下來的土地被變賣,成為觀光用地的故事;《遊牧英豪》講述哈薩克民族的偉大可汗—阿布賴汗(Ablai Khan),在困境中挽救民族的危亡,抗擊他族侵略,最後統一整個中亞草原的英勇傳奇。
✨歡迎有興趣的讀者前來原圖中心觀賞✨
★播放日期| 1/7、1/14(影片播映時間如下)
★播放地點|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B1中庭廣場旁)
【2022原圖中心12月週六電影院】
【12月】原圖中心將放映2部關於原住民音樂的電影。
《聽見歌再唱》講述布農族部落的小學即將被廢校,體育老師方雅各以及代課音樂老師黃韻芬臨時將學校的孩子們組隊,在短短三個月內參加歌唱比賽的故事;《漂流遇見你》兩位臺灣的原住民歌手舒米恩與保卜,到南太平洋的法屬小島—新喀里多尼亞,與當地的原住民音樂人,進行一趟音樂交流之旅。在旅途中,他們發現走向世界最重要的關鍵,就是尋回自己傳統文化的根底。
✨歡迎有興趣的讀者前來原圖中心觀賞✨
★播放日期| 12/3、12/10、12/17、12/24、12/31(影片播映時間如下)
★播放地點|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B1中庭廣場旁)
➤ 場次一
◈片名:聽見歌再唱
◈片長:113分鐘
◈播放時間:
12/3、12/17、12/31 10:00 – 11:53
12/10、12/24 14:00 – 15:53
◈影片介紹:
歷經12年的籌備,根據原聲童聲合唱團指揮馬彼得校長真人真事啓發的電影。在深山裡的布農族部落小學,一位不懂五線譜的體育老師方保羅,和一位代課音樂老師黃韻芬,需要在短時間內將一群布農族小孩組成合唱團,並且在三個月後的比賽上得到優異名次,才能夠拯救小學免於被廢校的命運。
➤ 場次二
◈片名:漂流遇見你
◈片長:91分鐘
◈播放時間:
12/3、12/17、12/31 14:00 – 15:31
12/10、12/24 10:00 – 11:31
◈影片介紹:
人與人之間不要拒絕「相遇」,會不會在世界的另一端,有一群跟自己有著相同文化背景與命運的人,在不同的地方漂流著?兩位臺灣的原住民音樂人舒米恩與保卜,暫別臺灣的工作和生活,隨陳潔瑤導演踏上一無所知的土地,他們在新喀里多尼亞和當地雷鬼樂團一路環島走唱,展開長達一個月的生命交流與創作,同時也沿途拜訪島內的原住民音樂藝術家,遇見當地部落動人的聲音與文化。
【2022原圖中心11月週六電影院】
【11月】原圖中心將放映2部與性別議題相關的電影。
《阿莉芙》講述排灣族青年阿莉芙在變性夢想與繼承頭目之間的猶豫與掙扎,他的朋友們也各自面對著不同愛情難題的故事;《月光下的藍色男孩》描寫邁阿密的一個動盪街區裡,一名出身貧困的黑人同性戀男孩如何在這個世界尋求安身立命之處。
✨歡迎有興趣的讀者前來原圖中心觀賞✨
★播放日期| 11/5、11/12(上午場)、11/19(影片播映時間如下)
★播放地點|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B1中庭廣場旁)
➤ 場次一
◈片名:阿莉芙
◈片長:97分鐘
◈播放時間:
11/5、11/12 10:00 – 11:37
11/19 14:00 – 15:37
◈影片介紹:
藉由三段故事線、不同感情關係並行,描述性少數族群在社會、家庭與感情生活中,面臨的矛盾與煎熬,電影巧妙揉合 LGBTQ 議題與原住民文化,以輕快的節奏帶出這些愛裡的無奈,從阿利夫到阿莉芙,追尋自我是一條必須付出代價的路。
➤ 場次二
◈片名:月光下的藍色男孩
◈片長:111分鐘
◈播放時間:
11/5 14:00 – 15:51
11/19 10:00 – 11:51
◈影片介紹:
居住在邁阿密的男孩席隆,因個子矮小又沈默寡言,在學校時常成為被霸凌的對象,痛苦中掙扎求生的他,漸漸發現真正殘酷的不是外面的世界,而是偷偷愛上自己的好朋友,一連串的壓力及自我認同的掙扎,席隆要如何活出不一樣的人生?
【2022原圖中心10月週六電影院】
【10月】原圖中心將放映1部與「原民抗日戰役」相關的電影。
《賽德克.巴萊》在賽德克族語中,意為「真正的人」,本片分為上下兩集:上集以象徵日本的〈太陽旗〉命名,描寫1930年莫那·魯道帶領族人反抗日本長期壓迫原住民而引發的霧社事件;下集命名為〈彩虹橋〉,刻畫日軍鎮壓,莫那·魯道帶領賽德克族浴血抵抗的過程,並深入刻畫族人壯烈犧牲後,越過彩虹橋回歸祖靈的故事。
✨歡迎有興趣的讀者前來原圖中心觀賞✨
★播放日期| 10/1、10/8、10/15、10/22、10/29(影片播映時間如下)
★播放地點|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B1中庭廣場旁)
➤ 場次一
◈片名:賽德克.巴萊(上)─太陽旗
◈片長:145分鐘
◈播放時間:
10/1、10/8、10/15、10/22、10/29
10:00 – 12:25
◈影片介紹:
1930年,馬赫坡社新來的日警因文化誤會與賽德克族人起強烈衝突,賽德克年輕人集體要求莫那·魯道帶領反擊日本人。莫那清楚知道這是場必輸的戰役,更將堵上滅族危機,但他明白唯有挺身為民族尊嚴反擊,才能成為「真正驕傲的賽德克人」,於是率領族內年輕族人循著祖先之訓示,準備奪回屬於他們的獵場。
➤ 場次二
◈片名:賽德克.巴萊(下)─彩虹橋
◈片長:135分鐘
◈播放時間:
10/1、10/8、10/15、10/22、10/29
14:00 – 16:15
◈影片介紹:
賽德克族人突如其來的猛烈攻擊,讓日本政府震怒,派遣陸軍少將鎌田彌彥帶領三千名以上的軍警聯合前往霧社討伐,一場驚心動魄、以信仰之名的戰役,即將在櫻花盛開的漫紅山林裡一觸即發…
【2022原圖中心9月週六電影院】
【9月】原圖中心將放映2部與「部落故事」相關的電影。《只要我長大》以三個來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小朋友為主角,呈現他們在逆境下的樂觀勇敢,帶你從生活角度看見部落樣貌;《不一樣的月光》以歷史事件莎韻之鐘為主軸,描述外地劇組與部落青年尤幹和阿公回到舊部落的故事。
歡迎有興趣的讀者前來原圖中心觀賞。
★播放日期| 9/3、9/17、9/24(影片播映時間如下)
★播放地點|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B1中庭廣場旁)
=====================================================
➤ 場次一
◈片名:只要我長大
◈片長:90分鐘
◈播放時間:
9/3、9/17 10:00 – 11:30
9/24 14:00 – 15:30
◈影片介紹:一個遺世獨立的原住民部落,靜靜地躺在美麗山谷間,三個在部落長大的小男孩—瓦旦、晨皓與林山,個性樂觀活潑、調皮貪玩,卻又因家庭而各懷心事,他們一直用最「看得開」的方式長大著。行動不便的拉娃老師為部落的孩子們開設課輔班,她擁有美妙歌喉,卻不再開口唱歌,直到瓦旦發現拉娃以前唱歌的錄音帶,故事因此展開序幕。
➤ 場次二
◈片名:不一樣的月光
◈片長:99分鐘
◈播放時間:
9/3、9/17 14:00 – 15:39
9/24 10:00 – 11:39
◈影片介紹:一個埋藏七十幾年的部落傳說引起外地劇組好奇,因此前來探勘,想要拍攝以此故事和黑皮部落為主的電視劇。而部落青年尤幹知道阿公是唯一親眼目睹傳說故事真相的人後,偷偷計劃帶阿公上山,劇組企劃小茹,也跟隨著老人家的腳步,展開一段驚險歷程,一同解開深藏在山林裡多年的秘密。
【2022原圖中心8月週六電影院】
【8月】配合主題書展,原圖中心將放映3部與「南島文化」相關的電影。《神秘的史前踏浪人 南島考古探險(一)》記錄考古學者試圖從史前時期泰國、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地出土的臺灣玉,探尋南島語族遷徙的可能路徑;《波里尼西亞人(四)》重建波里尼西亞人移居夏威夷和紐西蘭的過程,為適應不同的自然環境所開展出的生活智慧;《太平洋人文之旅》描述分布在太平洋諸島上,不同南島語族的生活和人文特色。歡迎有興趣的讀者前來原圖中心觀賞。
★ 播放日期| 8/6、8/13、8/20、8/27(影片播映時間如下)
★ 播放地點|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B1中庭廣場旁)
=====================================================
♦片名:神秘的史前踏浪人 南島考古探險(一)
♦片長:50分鐘
♦播放時間:
8/6、8/20 10:00 – 10:50
8/13、8/27 14:00 – 14:50
♦影片介紹:
考古學者試圖藉由臺灣與東南亞出土的臺灣玉,來解決南島語族起源與擴散的問題。花蓮豐田為臺灣玉的唯一產地,透過卑南、平林等遺址,能了解臺灣史前玉器文化,最早出現在距今5千3百年前,最晚延續到1千4百年前左右。距今3千5百年至3千6百年前,是臺灣史前玉器文化大爆發時期,而越南、菲律賓等地出土的臺灣玉,則證實東南亞的玉器流行於2千5百至2千1百年前…
♦片名:波里尼西亞人(四)
♦片長:50分鐘
♦播放時間:
8/6、8/20 14:00 – 14:50
8/13、8/27 10:00 – 10:50
♦影片介紹:
本片敘述波里尼西亞人的最後大遷徙,從最北邊到夏威夷,最南邊到紐西蘭。對波里尼西亞人來說,駛進不為人知的海洋,是一種精誠所致的行為。雙圍獨木舟是他們所仰賴的交通工具,除了由原居地引進的麵包果和雞,他們也因應全新的自然環境,建造人工魚塘、誘捕章魚,並嘗試新品種的芋頭、紅薯和香蕉…
♦片名:太平洋人文之旅
♦片長:30分鐘
♦播放時間:
8/6、8/20 15:00 – 15:30
8/13、8/27 11:00 – 11:30
♦影片介紹:
本片將帶您拋開教科書的贅述,用眼睛、用耳朵、用心靈,領略美麗動人的太平洋景緻,與太平洋各群島的人文特色。太平洋盆地包含第三地表層,以及世界上最富動感的文化區域。從巴布亞紐幾內亞的茅草小屋到火山隆起的檀香山,這些地區的人民用雕刻作品來記錄生活,而特有的地形也雕塑了當地居民的人文素養…
【2022原圖中心7月週六電影院】
本月份將放映三部與尋根有關的電影。《舊社與新社》導演劉還月尋訪三貂社各部落,試圖捕捉凱達格蘭族日漸消逝的歷史陳跡;《部落地圖 : 雪國》記錄了導演莎韻西孟與部落青年們,為了實踐土地正義,藉由製作部落地圖與實地踏查,一步一步地將環山部落的傳統領域拼湊起來;《Muakai的跨世紀婚禮》則敘述了排灣族佳平部落由於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將其藏品「金祿勒頭目家的Muakai祖靈柱」申請為國寶的契機,而與其祖靈Muakaikai重新建立起了聯繫。歡迎有興趣的讀者前來原圖中心觀賞。
播放日期│7/2、7/9、7/16、7/23(影片播映時間如下)
播放地點│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B1中庭廣場旁)
=================================================================
片名:舊社與新社
片長:57分鐘
播放時間:
7/2、7/16 10:00 – 10:57
7/9、7/23 14:00 – 14:57
參考日本學者伊能嘉矩的研究報告,臺北縣(現為新北市)的貢寮可能是凱達格蘭族和噶瑪蘭族祖先共同的登陸地;之後往東南遷徙的一支成為噶瑪蘭族人,往西北遷移的成為凱達格蘭族人。目前在最古老的祖先登陸地,依然可以找到許多舊社的遺跡,例如在龍門溪口北岸的木麻黃林中,風砂和野草掩埋的正是舊社遺址;沿河上溯不到兩公里,新社所住的人都知道他們的祖先是凱達格蘭族人,而部落內祖祠供奉的就是來自遙遠祖先居地的祖靈…
片名:部落地圖 : 雪國
片長:30分鐘
播放時間:
7/2、7/16 11:00 – 11:30
7/9、7/23 15:00 – 15:30
導演莎韻西孟自從在支亞干部落看到太魯閣青年完成部落地圖後,也鼓舞自己去發掘屬於自己部落更深的泰雅族文化內涵,同時期待能在製作部落地圖與實際進入傳統領域踏查的過程裡,以環山部落(Sqoyaw)泰雅族的觀點寫出屬於部落土地的故事,進而看見這一片與祖先有著深厚連結的土地,並且期望能找到屬於原住民真正的土地轉型正義。
片名:Muakai的跨世紀婚禮
片長:59分鐘
播放時間:
7/2、7/16 14:00 – 14:59
7/9、7/23 10:00 – 10:59
1932年,排灣族佳平部落金祿勒頭目家的Muakai進入了國立臺灣大學前身「台北帝國大學」的「土俗人種學講座」,成為大學博物館的藏品,默默地佇立在博物館的一隅。直到2014年,臺大的胡家瑜教授重回佳平部落,找到她失散已久的家人與族人,共同討論是否將其申請為國寶。2015年9月,在族人、文化部與眾人的見證下,透過一場別開生面的傳統排灣婚禮,Muakai終於與國立臺灣大學締結正式關係。為何要在近百年後舉行婚禮?這場婚禮為部落、為臺大、為社會又帶來什麼樣的改變?讓我們一窺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