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書展】飛魚的夏日終曲

Categories: 主題展示
Tags: No Tags
Comments: No Comments
Published on: 2023/09/01

900_300

相傳,蘭嶼雅美(達悟)族的祖先曾將飛魚和其他海鮮一同煮食,結果不明原因患上惡瘡。在某個夜晚,族裡有名老人夢見黑翅飛魚神對他說:「我是飛魚們的頭目,黑翅膀飛魚,特地前來告訴你,你們不可將飛魚和其它的魚、蟹、貝類一起煮食。這樣做不只你們自己會生惡瘡浮腫,飛魚群也因此生了大病。」,並教導老人食用飛魚的時間、禁忌及祭祀方法,族人照做後惡瘡得到好轉,從此,雅美(達悟)族人謹遵黑翅飛魚神的教誨,這便是飛魚祭的由來。

雅美(達悟)族人主要居住於臺東縣蘭嶼鄉,以捕魚維生的他們,生活方式及文化與海洋有著深刻羈絆,其中飛魚祭是其文化核心價值。一年的飛魚季從meyvanwa招魚祭起,至mamoka飛魚收藏祭,直到panoyotoyon飛魚終食祭結束,在此期間族人須遵守許多禁忌,以體現對於大海的敬重,也實踐與大海永續共存的生態智慧。

本次主題書展,原圖中心配合panoyotoyon飛魚終食祭時序辦理飛魚祭相關館藏展出,敬邀讀者一同了解雅美(達悟)族人與大海間和平共存智慧,讓飛魚神帶領你一窺雅美(達悟)族人的生活哲學。

(more…)

【主題書展】好評再展!日治時期臺灣文化人類學研究

Categories: 主題展示
Tags: No Tags
Comments: No Comments
Published on: 2023/08/03

2023sep-new-1920

日治時期是臺灣原住民族研究的奠基期。日本學者笠原政治認為可將其分為三階段:1895年之後,先行人類學家的臺灣踏查;1900年前後,總督府主導之官方調查;1928年台北帝國大學創設後,成立「土俗人種研究室」及「語言學研究室」的調查研究。

伊能嘉矩於日本治臺不久後即來到臺灣從事調查,其《臺灣番人事情》為最早臺灣原住民族研究之一。鳥居龍藏為東京帝國大學派遣來臺,曾走訪中央山脈及臺灣東部(最遠到紅頭嶼,即今日蘭嶼),其〈紅頭嶼土俗調查報告〉為日人書寫臺灣原住民族誌之濫觴。森丑之助來臺後深受原住民族文化吸引,其研究將原住民族分類為七族,為臺灣總督府採用並沿用直至日治時代結束。1900年前後,臺灣總督府先後成立原住民族研究組織如「蕃情研究會」等,其中1901年成立「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出版《蕃族調查報告書》、《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是基於統治需要的研究調查,類此資料如《理蕃誌稿》,皆為臺灣原住民族留下珍貴的民族誌資料。1928年臺北帝國大學創校,其文化人類學(民族學)成立「土俗人種研究室」、「語言學研究室」,於1935年先後出版《系統所屬之研究》、《原語的臺灣原住民族傳說集》等作,此時期研究者更加專注於學術,學術水準媲美同時期歐美的文化人類學。

本次主題書展,以日治時期文化人類學研究為主軸,展示當時人類學研究之文章發表、書籍;刊物、官方報告書、日記、攝影集等材料,歡迎各位來到原圖中心一起了解日治時期的研究者如何「研究」臺灣原住民族。

(more…)

【主題書展】尋回原路:西拉雅族的正名之路

by ann
Categories: 主題展示
Tags: No Tags
Comments: No Comments
Published on: 2023/06/14

content-1-1

「西拉雅族正名運動」歷經10餘年努力,二度行政訴訟失敗後提請釋憲,憲法法庭於2022年10月28日判決現行《原住民身分法》第2條違憲。

 

西拉雅族是臺灣平埔族群中的一族,亦是臺灣歷史與文化脈絡中一重要組成。從考古資料顯示,西拉雅族已生活於臺灣西南平原千年之久,於蔦松文化的挖掘成果,可確定其與西拉雅族具相似文化;而根據17世紀荷蘭人留下的紀錄,其最早接觸的臺灣原住民族即西拉雅族。

西拉雅族主要分佈於嘉南平原,有新港社、蕭壠社、目加溜灣社及麻豆社等四大社,19世紀因受大量漢人湧入之壓迫,部份西拉雅族人逐漸東遷,移住臺東、花蓮一帶。西拉雅以獨特的信仰聞名,大眾常稱其為「拜壺民族」,以壺、瓶、甕、罐等器皿盛水以祭祀祖靈「Alid」,中文稱為阿立祖、阿立母或太祖等,而「夜祭」為其重要的年度祭儀,追思祖靈表達感恩與祈福,「東山吉貝耍西拉雅族夜祭」更於2013年被文化部指定為國家重要民俗。

日治時期,日本政府將原住民族群劃分為「高砂族」及「平埔族」。中華民國政府來臺後,以日治時期戶口名簿作為判斷原住民的依據,並於1954年頒布行政命令:「居住於平地之平埔族應視為平地人,列入平地選名冊。」從此,包含西拉雅族在內的許多平埔族群便喪失原住民身分直至今日,儘管後續開放補辦登記等程序,但仍因各種原因導致部分原住民族未登記。

這一群隱身於殖民文化下的原住民,在政權更迭中,遭受壓迫,土地被限縮、奪取,文化續存面臨困境,為求生存,甚至隱姓埋名,逐漸隱沒於臺灣歷史記憶之中,但他們從未消失,始終與我們共同生活在同一座島嶼。1980年代臺灣社會運動興起,於原住民意識覺醒洪流下開啟一連串正名及文化復振運動,平埔族群亦透過各種形式,拼起破碎的歷史,從有限的文獻中拼湊族群輪廓。西拉雅族於1998年成立吉貝耍文史工作室,建構在地歷史、凝聚族群共識、發展部落觀光,持續為爭取西拉雅族正名而奔走,臺南市政府更於2005年認定西拉雅族為「臺南市定原住民族」。

誰是原住民(族)?長久以來他者的分類為原住民(族)設下邊界,影響族群認同。而今,在西拉雅族人的努力下,2022年10月28日憲法法庭判決現行《原住民身分法》第2條違憲,是重啟思考族群身分認定的契機。本期書展,原圖中心邀請您一同認識西拉雅族獨特的文化內涵與歷史境遇,走一趟西拉雅族的正名之路。

 

「尋回原路:西拉雅族的正名之路」主題書展

展出時間:2023年7月1日至8月31日

展出地點:臺北市羅斯福路4段1號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B1原圖中心

主辦單位:原住民族委員會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more…)

【主題書展】臺灣影像民族誌先驅 胡台麗教授逝世週年紀念展

Categories: 主題展示
Tags: No Tags
Comments: No Comments
Published on: 2023/04/12

 

content-1-1

 

我是一個有強烈好奇心的人,非常喜歡去探索那些跟我自己文化不太相同的,或者是一些獨特而奇妙難解的事物。  ──胡台麗                                                                                                     

胡台麗(1950.3.11-2022.5.7)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是紐約市立大學人類學博士,曾任中研院民族所研究員與所長,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兼任教授,並擔任臺灣國際民族誌影像學會第一、二任理事長。胡老師曾在一場公開談話提及,就讀臺灣大學歷史系的她因緣際會跟著考古人類學系(今人類學系)到臺東縣卑南族南王部落做田野,與文化人類學結下不解之緣。

1983年學成歸國的胡老師對電影拍攝與製作躍躍欲試,卻發現當時只有少數單位曾拍攝十六釐米紀錄片,且無論紀錄片或劇情片皆尚未使用同步錄音機,是事後加上旁白和配樂(當時臺灣新電影才正要起步)。所幸民族所有一部越戰美援贈送的十六釐米手轉發條式Bell&Howell攝影機,她帶著借來的攝影機跟自己在紐約購買的小型錄音機、二十卷底片(每卷只能拍攝約三分鐘),前往臺東達仁鄉土坂村五年祭。為期十日的祭儀活動期間限制自己每天只能拍兩卷共6分鐘的影片,辛苦地完成了臺灣第一部有聲的民族誌電影《神祖之靈歸來──排灣族五年祭》(1984)。此後,胡老師陸續完成《矮人祭之歌》(1988)、《蘭嶼觀點》(1993)、《愛戀排灣笛》(2000)、《石頭夢》(2004)、《讓靈魂回家》(2012)等臺灣民族誌電影,胡老師認為,沒有文字的原住民社會,影像民族誌更能發揮溝通與傳承的功效。

胡老師《文化展演與台灣原住民》(2003,聯經出版)序言寫道:「我以自身在台灣所做的民族誌電影實驗為例,企圖破除過去僵化的、研究者高高在上的文字民族誌的呈現框架,希望透過影像,讓當地人直接發聲,並與其它多重聲音與觀點對話。」每一場民族誌電影完成後,胡老師總是將影片帶回部落播映與座談,甚至巡迴放映,始終秉持「透過影像和推廣活動,讓人類學知識發揮社會實踐效用」的信念,讓攝影者、被攝影者、觀影者在活動過程中創造主動性,促進相互了解與溝通的可能。2001年,胡老師以相同的信念創辦亞洲第一個民族誌影展「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至今已邁入第22個年頭。

除了致力於民族誌影像,胡老師涉略包含傳統家庭觀念與婦女地位變遷、族群關係與認同、原住民文化展演以及巫師儀式文化等研究領域,身兼人類學者、作家、紀錄片導演、影展策展人,以及社會實踐的力行者。在胡台麗老師逝世一周年之際,原圖中心規劃展出胡老師之民族誌電影、專書,及相關作品集,以追慕哲人風範。

 

臺灣影像民族誌先驅 胡台麗教授逝世週年紀念展

展出時間:2023年5月1日至6月30日

展出地點:臺北市羅斯福路4段1號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B1原圖中心

主辦單位:原住民族委員會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more…)

【主題書展】日治時期臺灣文化人類學研究

Categories: 主題展示
Tags: No Tags
Comments: No Comments
Published on: 2023/02/01

日治時期是臺灣原住民族研究的奠基期。日本學者笠原政治認為可將其分為三階段:1895年之後,先行人類學家的臺灣踏查;1900年前後,總督府主導之官方調查;1928年台北帝國大學創設後,成立「土俗人種研究室」及「語言學研究室」的調查研究。

伊能嘉矩於日本治臺不久後即來到臺灣從事調查,其《臺灣番人事情》為最早臺灣原住民族研究之一。鳥居龍藏為東京帝國大學派遣來臺,曾走訪中央山脈及臺灣東部(最遠到紅頭嶼,即今日蘭嶼),其〈紅頭嶼土俗調查報告〉為日人書寫臺灣原住民族誌之濫觴。森丑之助來臺後深受原住民族文化吸引,其研究將原住民族分類為七族,為臺灣總督府採用並沿用直至日治時代結束。1900年前後,臺灣總督府先後成立原住民族研究組織如「蕃情研究會」等,其中1901年成立「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出版《蕃族調查報告書》、《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是基於統治需要的研究調查,類此資料如《理蕃誌稿》,皆為臺灣原住民族留下珍貴的民族誌資料。1928年臺北帝國大學創校,其文化人類學(民族學)成立「土俗人種研究室」、「語言學研究室」,於1935年先後出版《系統所屬之研究》、《原語的臺灣原住民族傳說集》等作,此時期研究者更加專注於學術,學術水準媲美同時期歐美的文化人類學。

本次主題書展,以日治時期文化人類學研究為主軸,展示當時人類學研究之文章發表、書籍;刊物、官方報告書、日記、攝影集等材料,歡迎各位來到原圖中心一起了解日治時期的研究者如何「研究」臺灣原住民族。

「日治時期臺灣文化人類學研究」主題書展 

展出時間: 2023年2月1日至4月30日

展出地點: 臺北市羅斯福路4段1號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B1原圖中心

主辦單位: 原住民族委員會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參考文獻:

1. 伊能嘉矩等作;蔣斌、滿田彌生主編;石村明子、吳建翰、張家銘翻譯(2012)。原住民的山林及歲月:日籍學者臺灣原住民族群、生活與環境研究論文集。臺北市:中研院民族所。
2. 陳偉智(2014)。伊能嘉矩:臺灣歷史民族誌的展開。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3. 笠原政治(2020)。日治時代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史:先行者及其臺灣踏查。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本次書展清單:

序號

題名 作者 索書號

資料類型

1

千々岩助太郎台灣高砂族住家調查測繪手稿全集 [千々岩助太郎繪] ; 黃志弘, 楊詩弘主編 536.33/4 2022

圖書

2

山、雲與蕃人 : 臺灣高山紀行 鹿野忠雄著 ; 楊南郡譯註 992.77 0065

圖書

3

日治時代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史 : 先行者及其台灣踏查 笠原政治 ; 陳文玲譯註.導讀 536.3307 8871

圖書

4

日據時代臺灣原住民族生活圖譜 森丑之助撰 ; 宋文薰編 536.33 4013

圖書

5

台灣踏查日記 : 伊能嘉矩的台灣田野探勘 伊能嘉矩原著 ; 楊南郡譯註 733.7 2724-1 2021

圖書

6

平埔族調查旅行 : 伊能嘉矩<<臺灣通信>>選集 伊能嘉矩原著 ; 楊南郡譯註 536.339 2724 2021

圖書

7

生蕃行腳 : 森丑之助的台灣探險 森丑之助原著 ; 楊南郡譯註 536.33 4013-2 2021

圖書

8

伊能嘉矩 : 臺灣歷史民族誌的展開 陳偉智著 733.21 7528

圖書

9

東南亞細亞民族學先史學研究 鹿野忠雄著 ; 楊南郡, 李作婷譯註 536.38 0065 2016

圖書

10

紅頭嶼土俗調查報告 鳥居龍藏原著 ; 林琦翻譯 536.338 2770

圖書

11

紅頭嶼研究第一本文獻 鳥居龍藏原著 ; 李文茹, 徐佩伶, 楊智景譯註 536.338 2770-1

圖書

12

原住民的山林及歲月 : 日籍學者臺灣原住民族群、生活與環境研究論文集 伊能嘉矩等作 ; 蔣斌, 滿田彌生主編 ; 石村明子, 吳建翰, 張家銘翻譯 536.33007 7127

圖書

13

探險台灣 : 鳥居龍藏的台灣人類學之旅 鳥居龍藏原著 ; 楊南郡譯註 536.33 2770-1 2021

圖書

14

理蕃の友中文初譯本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理蕃課編 ; 陳連浚, 黃幼欣, 陳瑜霞譯 536.33005 1644

圖書

15

雪山高山生態系 : 從鹿野忠雄踏上次高山的那刻起 王偉[及其他34位]撰稿.攝影 ; 傅國銘, 廖敏君執行編輯 366.84 1020

圖書

16

鳥居龍藏 : 縱橫台台灣與東亞的人類學先趨 中園英助著 ; 楊南郡譯 783.18 2770 5044 1998

圖書

17

鹿野忠雄 : 縱橫台灣山林的博物學者 山崎柄根原著 ; 楊南郡譯註 783.18 0065 2224-1

圖書

18

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原著 ; 中央硏究院民族學硏究所編譯 536.33 7864 1996

圖書

19

跨越世紀的影像 : 鳥居龍藏眼中的臺灣原住民 宋文薰等撰稿 536.33 3004 1998

圖書

20

臺灣土俗誌 小泉鐵原著 ; 黃廷嫥, 何姵儀譯 536.33 9028-1

圖書

21

臺灣文化志 : 全新審訂版 伊能嘉矩著 ;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編譯 733.4 2724-2 2017

圖書

22

臺灣蕃人事情 伊能嘉矩, 粟野傳之丞撰 ; 傅琪貽(藤井志津枝)譯註 536.33 2724-1 2017

圖書

23

臺灣蕃族圖譜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編著 536.33 7864-1 1994

圖書

24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蕃族調查報告書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原著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 536.33 7864-4 2007

圖書

25

蕃鄉風物記 小泉鐵原著 ; 黃稔惠中譯 536.33 9028 2014

圖書

26

ある老学徒の手記 鳥居龍藏著 783.18 2770 2770

圖書

27

山と雲と蕃人と : 台湾高山紀行 鹿野忠雄著 ; 楊南郡, 李作婷譯註 992.77 0065 2002

圖書

28

幻の人類学者森丑之助 : 台湾原住民の研究に捧げた生涯 楊南郡著 ; 笠原政治,宮岡真央子,宮崎聖子編訳 783.18 4013-1 4641

圖書

29

台湾文化志 伊能嘉矩撰 535.08 4766 v.1-3

圖書

30

台湾蕃族志. 第一卷 森丑之助著 536.33 4013-1 1917a v.1

圖書

31

台灣蕃政志 伊能嘉矩著 573.932 2724 1997

圖書

32

民族学の先覚者 : 鳥居龍藏の見たアジア 佐々木高明編 ; 国立民族学博物館編集 535 7707-5

圖書

33

生蕃伝說集 佐山融吉, 大西吉寿著 536.33 2421 2012

圖書

34

伊能嘉矩と台湾研究 : 伊能嘉矩生誕150年記念事業 平成29年度夏季特別展 小向孝子[及其他4位]執筆.編輯 733.03 2724-2

圖書

35

伊能嘉矩收藏臺灣原住民影像 日本順益台灣原住民硏究會編著 536.33 2724

圖書

36

東京大学総合研究資料館所蔵鳥居龍蔵博士撮影写真資料カタログ = The Torii Ryuzo photographic record of East Asian ethnography 鳥居龍蔵写真資料研究会編 536.3 2770

圖書

37

画像が語る台湾原住民の歴史と文化 : 鳥居龍蔵.浅井恵倫撮影写真の探究 清水, 純. 536.33 3512

圖書

38

南方土俗 = Nanop dozoku : the ethnographical journal of south-eastern asia and oceania [臺北帝國大學土俗人種學硏究室南方土俗學會編] ; 移川子之藏等編輯 538.05 4004 1973

圖書

39

理蕃誌稿 台灣総督府警務局 536.33 1640 1995

圖書

40

鳥居龍蔵伝 : アジアを走破した人類学者 中薗英助著 783.18 2770 5044 2005

圖書

41

鹿野忠雄 : 台湾に魅せられたナチュラリスト =. A life of Tadao Kano ; a naturalist who loved Taiwan 山崎柄根 783.18 0065 2224

圖書

42

臺湾土俗誌 小泉鉄著 538.833 9028 1997

圖書

43

臺灣原住民族系統所屬之研究 = The Formosan native tribes a generalogical and classificatory study 臺北帝囯大学土俗.人種學研究室原著 ; 楊南郡譯註 536.33 4030 2011

圖書

44

臺灣高砂族の住家 千千岩助太郎著 536.33 2022 1960

圖書

45

臺灣蕃人事情 臺灣總督府編 733.7 6036-1 v.86

圖書

46

臺灣蕃政志 伊能嘉矩撰 536.33 2724-2 1973

圖書

47

蕃族調查報告書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編] 536.33 7864-4 2019

圖書

48

The illustrated ethnography of Formosan aborigines: the Yami tribe by Tadao Kano and Kōkichi Segawa. Contribution from The Shibusawa Institute for Ethnographical Research (Nippon – Jōmin – Bunkwa – Kenkyūsho) GN635.F6 K3

圖書

 

 

 

 

【主題書展】史前時代原住民的生活樣貌

Categories: 主題展示
Tags: No Tags
Comments: No Comments
Published on: 2022/09/21

根據考古學的研究,大坌坑文化是目前所知最早出現在臺灣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年代約距今5,000年至4,500年前,因而被認為是臺灣原住民的先祖。其出土的大型洄游性魚類、海貝等生態遺留,推測大坌坑人應具備遠航漁獵的能力;而碳化稻米和小米的發掘,則顯示生活在5,000年前的原始居民,已懂得人工栽培作物的技術。但現有的考古資料,仍無法清楚說明其與晚近原住民族之間的關聯性。近年來,考古陸續出土的金屬器時代文化,如:十三行遺址、漢本遺址、舊香蘭遺址、淇武蘭遺址、社內和大道公遺址等,則提供了其與近代原住民族連結的直接證據。

以舊香蘭遺址和淇武蘭遺址為例,前者出土的「帶狀印紋」陶器上的紋飾,如:蛇形紋、人形印紋等,可能都與排灣族文化有直接的淵源;而齒根穿孔的雲豹犬齒,亦可對應到早期排灣族或魯凱族使用的帽花編製。後者遺址的位置,經證實應為文獻所載的噶瑪蘭族「淇武蘭大社」;其出土了大量的木製品,如房屋的木柱、壁板(上刻有噶瑪蘭族的信仰標誌)、織布用的木架和划船用的木槳;亦出土了文獻記載的新月形金屬編織物和大型瑪瑙珠等。本次書展希望能從遺址出土資料讓讀者對遠古時代居民的生活有更多的認識。

「史前時代原住民的生活樣貌」主題書展

展出時間: 2022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

展出地點: 臺北市羅斯福路4段1號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B1原圖中心

主辦單位: 原住民族委員會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參考文獻:

1. 洪麗完編輯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主編(2016)。考古、歷史與原住民:臺灣族群關係研究新視野。臺北市:順益博物館。
2. 臧振華、李匡悌著(2013)。新視野南科的古文明。臺東市:台灣史前博物館。
3. 陳歆怡撰文 ; 楊子磊、顏松柏攝影(2017)。考古台灣 : 穿越時空的蒐尋、解謎與保存。臺北市:經典雜誌、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4. 瞿海良作(2001)。人面陶罐的家。臺北縣八里鄉:臺北縣立十三行博物館。

本次書展清單:

序號 題名 作者 索書號 資料類型
1 Austronesian Taiwan : linguistics, history, ethnology, prehistory / David Blundell, editor. Blundell, David, editor. DS799.4 A875z 2009 圖書
2 Historical archaeology of early modern colonialism in Asia-Pacific / edited by María Cruz Berrocal and Cheng-Hwa Tsang. Cruz Berrocal, María, editor. / Zang, Zhenhua, editor. JV241 H57 2017 圖書
3 The Origins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 edited by David N. Keightley ; with contributions by Noel Barnard … [et al.] Keightley, David N. / Barnard, Noel. DS741.65 O74 1983 圖書
4 Safeguarding intangible heritage : practices and politics / edited by Natsuko Akagawa and Laurajane Smith. Akagawa, Natsuko, editor. / Smith, Laurajane, editor. CC135 S245 2019 圖書
5 人面陶罐的家 / 瞿海良作 瞿海良 797.8032/103 6633 圖書
6 八里十三行史前文化 : 文化保存-搶救台灣考古遺址 / 漢聲雜誌社編 漢聲雜誌社 798.8033/103 8064 圖書
7 十三行大冒險 / 杜福安漫畫 杜福安 798.33 4433 圖書
8 十三行的史前居民 / 臧振華著 臧振華 797.832 2354-3 圖書
9 十三行遺址 : 搶救與初步硏究 / 臧振華主持 ; 劉益昌協同主持 臧振華 / 劉益昌 797.8032 2354 圖書
10 山林裡的南島語族 : 台灣原住民族群的形成論 / 陳有貝著 陳有貝 536.33 7546 圖書
11 山海先民 : 臺灣史前工藝之美【AR互動繪本】 / 朱正宜故事 ; 王韋迪繪圖 朱正宜 / 王韋迪 960.933 2513 圖書
12 中國考古學論文集 / 張光直著 張光直 790.79 1194 圖書
13 少年加弄與狗 / 志豪文 ; 安致林圖 志豪 / 安致林 798.8033 4024-1 v.2 圖書
14 台灣的史前時代 / 陳有貝著 陳有貝 733.08 1014 2009 v.1 圖書
15 失落的文明 : 從舊香蘭考古遺址看臺灣史前文化發展軌跡 / 李坤修, 葉美珍撰稿 李坤修 / 葉美珍 798.89033 4042 圖書
16 存在的未知 : 台中地區的考古遺址與史前文化 / 劉益昌著 劉益昌 799.8 7286 圖書
17 考古、歷史與原住民 : 臺灣族群關係研究新視野 = Archaeology, history and indigenous peoples : new perspectives on the ethnic relations of Taiwan / 洪麗完編輯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主編 洪麗完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 順益臺灣原住民博物館 / 臺灣原住民族國際學術研討會 (2014 : 中央研究院) 536.33007 2184 v.1 圖書
18 考古人類學隨筆 / 張光直著 張光直 790.79 1194-1 圖書
19 考古台灣 : 穿越時空的蒐尋、解謎與保存 / 陳歆怡撰文 ; 楊子磊, 顏松柏攝影 陳歆怡 / 楊子磊〔藝術〕 / 顏松柏 798.8033 7509 圖書
20 考古與歷史文化 : 慶祝高去尋先生八十大壽論文集 / 宋文薰[等]編 宋文薰 790.79 3004 圖書
21 考古遺址現地保存與展示之硏究 / 呂理政著 呂理政 797.8 6011 圖書
22 走回從前 : 十三行人的生活 / 管家琪著 ; 邱千容繪圖 管家琪 / 邱千容 799.8 4012 v.1 圖書
23 東南亞細亞民族學先史學研究 / 鹿野忠雄著 鹿野忠雄 535 0065 1946 圖書
24 勇闖十三行部落 / 葛禎琍, 邱千容作 ; 萬民祥繪圖 葛禎琍 / 萬民祥 / 邱千容 799.8 4012 v.4 圖書
25 南科出土文物選粹 / 臧振華, 李匡悌著 = Quintessential cultural relics unearthed at the Tainan Science Park / Tsang Cheng-hwa, Li Kuang-ti 臧振華 / 李匡悌 798.8033 2354-1 圖書
26 南科考古大發現 / 喻今文 ; 陳又凌圖 喻今 / 陳又凌 798.8033 4024-1 v.1 圖書
27 南科的古文明 = Archaeological heritage in Tainan Science Park of Taiwan / 臧振華, 李匡悌著 臧振華 / 李匡悌 798.8033 4024 v.1 圖書
28 南勢坑史前遺蹟 : 王鴻博先生田野調查手稿 ; 南勢坑遺址考古發掘報告 / 何傳坤,屈慧麗,黃正璋主編 何傳坤 / 屈慧麗 / 黃正璋 797.8032/117 4044 圖書
29 重見/建/現 漢本 : 發掘階段成果特展展覽專輯 = Blihun recovered reconstructed reappeared : featured exhibition on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 current result /exhibition album / 朱正宜[及其他5位] 編輯 朱正宜. 798.8033 2061 圖書
30 探溯淇武蘭 : 「宜蘭研究」第九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 Ki Wu Lan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 李素月, 許美智編輯 宜蘭研究學術研討會 (9 : 民101) / 李素月 / 許美智 733.9/107.2 3041 9th (2012) 圖書
31 探溯淇武蘭特展展覽專輯 = Ki Wu Lan exhibition / 李貞瑩撰文 李貞瑩 798.8033 4029 圖書
32 淸代噶瑪蘭古碑之硏究 / 陳進傳著 陳進傳 794.5 7532 圖書
33 陶偶家族 : 十三行人的小故事 / 管家琪作 管家琪 799.8 4012 2011 v.2 圖書
34 鹿寮遺址標本圖鑑 / 何傳坤,劉克竑主編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編 何傳坤 / 劉克竑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 798.33 0033 圖書
35 塗紅陶器密碼 : 訊塘埔文化特展專輯 = Ciphers of red-painted pottery : a special exhibition of the Suntangpu culture / 馬元容企劃編輯 馬元容 799.933 3827 圖書
36 臺東縣舊香蘭遺址搶救發掘計畫 : 第二期計畫期末報告 / 李坤修計畫主持 ; 葉美珍協同主持 李坤修 / 葉美珍 797.832 4042 v.2 圖書
37 臺南社內遺址出土金屬器研究 / 盧泰康, 李匡悌, 王竹平作 盧泰康 / 李匡悌 / 王竹平〔博物館學〕 798.8033 2150 圖書
38 臺灣考古發掘報告精選 : 2006-2016 / 臧振華[及其他10位]作 臧振華 798.8033 4034 圖書
39 臺灣考古誌 : 光復前後時期先史遺跡硏究 / 金關丈夫,國分直一合著 ; 譚繼山譯,陳昱審訂 金關丈夫 / 國分直一 / 譚繼山 / 陳昱 790.92 8074 圖書
40 臺灣風土(二) / 陳奇祿主編 陳奇祿 733.21 4037-3 2013 圖書
41 臺灣原住民族與考古遺址關係調查 : 濁水沖積扇區域史前文化與人群關係之研究 / 劉益昌著 劉益昌 536.33 7286-2 圖書
42 蝙蝠洞考古與臺灣山胞 / 衛聚賢撰 衛聚賢 798.33 2117 圖書
43 墾丁史前住民與文化 / 李光周著 ; 尹建中編 李光周 / 尹建中 798.33/135 4097 圖書
44 イノシシ狩猟の民族考古学 : 台湾原住民の生業文化 / 野林厚志著 野林厚志 536.33/4 6747 圖書
45 台湾考古民族誌 / 囯分直一著 國分直一 798.33 6084 圖書
46 台湾鉄器文化の粋 : 新北市十三行遺跡と人びと : 2017年度宮崎県立西都原考古博物館国際交流展 = 臺灣鐵器文化精髓 : 十三行遺址和十三行人 / 沖野誠編集 沖野誠 798.8033/103 4038 圖書
47 南島考古学 : 南島.大和および華南.台灣 / 三島格著 三島格 798.3 1024 圖書
48 蘭嶼とヤミと考古学 / 米澤容一著 米澤容一 798.33 9033 圖書

 

 

【主題書展】南島淵源:從臺灣到拉帕努伊

Categories: 主題展示
Tags: No Tags
Comments: No Comments
Published on: 2022/06/17

南島語族(The Austronesian-Speaking Peoples)的擴散,被認為是太平洋墾殖史中,繼距今七萬至五萬年間非洲智人移居亞洲之後,最大的一次遷徙。在1990年代,學者Peter Bellwood從歷史語言學的觀點,提出「臺灣原鄉論(Out of Taiwan)」,認為南島語族的擴散係自公元前2200年左右,從臺灣出發,經菲律賓,橫跨大洋到馬達加斯加、拉帕努伊(復活節島),並於公元1250年前後抵達紐西蘭。而根據李壬癸等學者的研究,由於臺灣南島語的歧異性最高,以及保存了大量的古語特徵,因此一般相信臺灣南島語是整個南島語系的發源地。而近年來考古學、遺傳學、民族植物學的研究,更為「臺灣原鄉論」提供了更多的支持證據。

立基於學界對於「南島起源」的研究,原圖中心特別策劃了「南島淵源:從臺灣到拉帕努伊」書展,並挑選與南島語族相關的圖書資料,主題包含臺灣南島語、哈瓦基(Hawaiki,毛利人的故鄉)、Lapita文化、樹皮布、文身、托拉查人(蘇拉威西島的原住民族),和拉帕努伊等,希望藉由此次書展,讓讀者能對南島語族有更進一步地了解。

「南島淵源:從臺灣到拉帕努伊」主題書展 

展出時間: 2022年7月15日至9月30日

展出地點: 臺北市羅斯福路4段1號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B1原圖中心

主辦單位: 原住民族委員會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參考文獻:

1. 楊正斌主編 ; 邱文隆、陳志誠、潘育成、李岡陵、李康寧、莎韻.斗夙編輯 ; 朱清義、梁美華、莊孝美、廖桂香、陳四德、宋孟竹、洪文和、陳志偉、黃美萍族語翻譯(2021)。南島起源:2019年南島語言復振國際論壇實錄。臺北市:原住民族委員會。
2. 國家地理 National Geographic TW(2022年5月4日)。【南島起源:航返原鄉】全片線上看|探索許多年前太平洋上的遷徙是否都是從台灣出發。檢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u8qOAR7j2Q&t=99s
3. 國家地理 National Geographic TW(2022年5月4日)。【南島起源:生活智慧】全片線上看|從隱藏的線索,找尋太平洋上南島語族和台灣之間可能的連接性。檢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AtKTchK3rk&t=995s
4. 國家地理 National Geographic TW(2022年5月4日)。【南島起源:文化印象】全片線上看|從台灣到東加、印尼、復活節島,找出隱藏在古老象徵中的線索。檢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C1H-UI57hE&t=193s

本次書展清單:

序號 題名 作者 索書號 資料類型
1 Austronesian historical linguistics and culture history : a festschrift for Robert Blust edited by Alexander Adelaar and Andrew Pawley PL5026 A87 2009 圖書
2 Austronesian languages Robert Blust GN671.C6 A75 2000 圖書
3 Austronesian soundscapes : performing arts in Oceania and Southeast Asia edited by Birgit Abels ML3774 A87 2011 圖書
4 Bark-cloth in Southeast Asia editor, Michael C. Howard GN434.5 B37 2006 圖書
5 Beyond biculturalism : the politics of an indigenous minority Dominic O’Sullivan DU423.P63 O78 2007 圖書
6 Currents in Pacific linguistics : papers on Austronesian languages and ethnolinguistics in honour of George W. Grace edited by Robert Blust P11 P3 Ser.C no.117 圖書
7 Dream travelers : sleep experiences and culture in the western Pacific [edited by] Roger Ivar Lohmann GN668 D74 2003 圖書
8 Ethnic groups, languages and migration of the Formosan natives / Li, Paul Jen-kuei ; translated by Noah Sauvé Li, Rengui, author. / 李, 壬癸, author. / Sauvé, Noah, translator. DS799.42 L51513 2012 圖書
9 Hawaiian tattoo by P.F. Kwiatkowski ; with ill. by Tom O’o Mehau GN419.3 K94 1996 圖書
10 Hawaiki, ancestral Polynesia : an essay in historical anthropology Patrick Vinton Kirch and Roger C. Green DU624.65 K573 2001 圖書
11 Island at the end of the world : the turbulent history of Easter Island Steven Roger Fischer F3169 F51z 2006 圖書
12 Man’s conquest of the Pacific : the prehistory of Southeast Asia and Oceania Peter Bellwood GN871 B44 1978 圖書
13 Māori : a photographic and social history Michael King DU423.A1 K56 2008 圖書
14 Material approaches to Polynesian barkcloth : cloth, collections, communities edited by Frances Lennard & Andy Mills GN432 M38 2020 圖書
15 Memory code : the secrets of Stonehenge, Easter Island, and other ancient monuments Dr. Lynne Kelly BF371 K37 2017b 圖書
16 Moko : the art and history of Maori tattooing by H.G.Robley GN667.N9 R7 1998 圖書
17 On the road of the winds : an archaeological history of the Pacific islands before European contact Patrick Vinton Kirch GN871 K575 2017 圖書
18 Pacific Island legends : tales from Micronesia, Melanesia, Polynesia, and Australia Bo Flood, Beret E. Strong, William Flood ; illustrations by Connie J. Adams GR380 F56 1999 圖書
19 Pacific tapa Roger Neich and Mick Pendergrast ; photography by Krzysztof Pfeiffer GN432 N45 1997b 圖書
20 Paths of origins : the Austronesian heritage in the collections of the National Museum of the Philippines, the Museum Nasional Indonesia and the Netherlands Rijksmuseum voor Völkenkunde Purissima Benitez-Johannot, editor N7326 P38 2010 圖書
21 Pathway of the birds : the voyaging achievements of Maori and their Polynesian ancestors Andrew Crowe DU510 C76 2018 圖書
22 Patterns of the past : tattoo revival in the Cook Islands Therese Mangos & John Utanga ; photography by Kirsty Griffin GT2346.C6 M35 2011 圖書
23 Pieces of the Vanuatu puzzle : archaeology of the north, south and centre Stuart Bedford GN875.V36 B43 2006 圖書
24 Polynesians : prehistory of an island people Peter Bellwood GN670 B36 1987 圖書
25 Prehistoric settlement of the Pacific edited by Ward H. Goodenough GN871 P74 1996 圖書
26 Rongorongo : the Easter Island script : history, traditions, texts Steven Roger Fischer F3169 F52 1997 圖書
27 Selected papers from the Eigh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ustronesian Linguistics / editors Elizabeth Zeitoun and Paul Jen-kuei L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ustronesian Linguistics (8th : 1997 Taipei, Taiwan) / Zeitoun, Elizabeth. / Li, Rengui. PL5022 I57 1997 圖書
28 Shark going inland is my chief : the island civilization of ancient Hawaiʻi Patrick Vinton Kirch DU624.5 K57 2012 圖書
29 Southeast Asia : from prehistory to history edited by Ian Glover and Peter Bellwood DS523 S65 2004 圖書
30 Ta moko : the art of Maori tattoo D.R. Simmons DU423.S63 S56 1997 圖書
31 Tapa in Tonga Wendy Arbeit GN432 A68 1994 圖書
32 Tattoo traditions of Hawai’i Tricia Allen GT2346.U6 A45 2005 圖書
33 Unwrapping Tongan barkcloth : encounters, creativity and female agency Fanny Wonu Veys GN432 V49 2017 圖書
34 Wrapping in images : tattooing in Polynesia Alfred Gell GN670 G35 1993 圖書
35 八十自述 : 珍惜臺灣南島語言的人 / 李壬癸著 李, 壬癸. 783.3886 4021-1 4021 圖書
36 中國語文臺灣南島語言的語音符號系統 / 李壬癸[著] 李, 壬癸 803.99 4021-4 圖書
37 台灣平埔族的歷史與互動 / 李壬癸著 李, 壬癸 536.339 4031 v.3 2000 圖書
38 台灣南島民族母語硏究論文集 / 李壬癸,林英津編輯 李, 壬癸 / 林, 英津 803.99 4034-1 圖書
39 台灣南島語言論文選集 = Selected papers on Formosan languages / 李壬癸(Paul Jen-kuei Li)著 李, 壬癸 803.9907 4021 圖書
40 打樹成衣 : 南島語族的樹皮布及其文化 = Felting bark to make cloth : catalogue of the tapa collections of the national museum of prehistary, Taiwan 張至善主編 536.39 5145 圖書
41 邵語詞典 = Thao dictionary 白樂思(Robert Blust)著 Ref 803.994 2626 圖書
42 珍惜台灣南島語言 / 李壬癸著 李, 壬癸 803.99 4021-5 圖書
43 泰雅族文面圖譜 = Atayal facial tattoo 馬騰嶽著作攝影 536.3311 7172 圖書
44 紋面傳說 = Facial tattoos 陳勝榮故事提供暨撰文 ; 林瑋琪圖 863.8594 2710 [v.2] 圖書
45 記憶宮殿 : 揭開史前遺址傳承千年的秘密 : 在文字之前,回憶如何被塑造 琳恩.凱利著 ; 張馨方, 唐岱蘭譯 713.1 2722 2019 圖書
46 福爾摩莎及其住民 = Formosa and its inhabitants / Joseph Beal Steere原著 ; Paul Jen-Kuei Li(李壬癸)編 Steere, Joseph Beal, 1842-1940. / 史迪瑞(Steere, Joseph Beal, 1842-1940) / 李, 壬癸 733.4 5031 圖書
47 臺灣南島民族的族群與遷徙 / 李壬癸著 李, 壬癸 536.3307 4021 2003印刷 圖書
48 臺灣南島語言硏究論文日文中譯彙編 = Selected papers on Formosan languages by Japanese scholars translated into Chinese / 李壬癸編審 ; 黃秀敏譯 李, 壬癸 / 黃, 秀敏 803.99 4021-1 圖書
49 臺灣原住民史. 語言篇 / 李壬癸撰稿 ; 石磊總纂 李, 壬癸 / 石, 磊 803.99 4021 圖書
50 樹皮布文化與太平洋構樹親緣地理研究 = Tapa culture and the phylogeographic study of the Pacific paper mulberry 張至善撰 536.39 1118 圖書
51 太平洋 : 東南アジアとオセアニアの人類史 ピーター・ベルウツド著 ; 植木武,服部硏二譯 799.93 6012 圖書

 

 

【主題書展】族語繪本朗朗讀

by kate
Categories: 主題展示
Tags: No Tags
Comments: No Comments
Published on: 2021/12/29

content-1-1

繪本又稱為圖畫故事書,是以圖畫為主、文字為輔的書籍類型,在繪本的世界中,圖畫不再因文字而生,有些創作甚至幾乎沒有文字,仍然深受讀者喜愛。與一般故事不同,繪本具有以下八種特質:圖像性、兒童性、教育性、藝術性、趣味性、傳達性、想像性、以及創造性。

以教育性而言,現今學校或圖書館舉辦的共讀與說故事等活動盛行,繪本往往是其中的最佳教材,內容包羅萬象,如:本土或國外文化、環境保育、性別平權、生活教育等議題,許多繪本通常也以兒童為主要對象,讓孩子能夠從視覺或文字的角度去理解書中意涵,從小開始領會閱讀的樂趣。

近年來,原住民族族語的學習風氣日益興盛,除現有的九階族語教材,亦有越來越多族語繪本的相關創作問世。有研究指出,圖畫書內容多元且活潑的性質,相當適合作為親子共學族語的工具,家長和孩子配合書本以對話方式討論或講述傳統文化,將收到潛移默化的學習成效。

原圖中心創館至今,陸續收藏許多以各族族語編寫的圖畫書,這些作品的取材豐富多樣,以生動的圖文帶領讀者進入繽紛多彩的文學世界。因此,我們特別規劃於111年度第一場館內主題書展,以「族語繪本」為題,進行為期4個月的展出,讓更多人能在看書的同時,進一步培養族語的閱讀能力。

「族語繪本朗朗讀」主題書展 

展出時間: 2022年1月3日至5月31日

展出地點: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4段1號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B1)

主辦單位: 原住民族委員會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參考文獻:

1.黃秀雯(2004)。繪本創作之創意思考教學研究─從觀察、想像到創意重組。藝術教育研究,8,34。

2.楊美蓮(2007)。童畫與族語:談兒童繪本在族語學習上的運用。原住民族語言發展-理論與實務論文集,94。

本次書展清單:

序號 題名 作者 分類號 資料類型
1 Vuvu的寶物 阮翠芳文 ; 阮玄圖 863.859
7114-1
圖書
2 兩個太陽 陳勝榮故事提供暨撰文 ; 林瑋琪圖 863.8594
2710
[v.1]
圖書
3 哦-原來如此 陳喜兒[及其他5位]文字撰稿 ; 楊秀蘭圖片繪製 863.859
6374
圖書
4 Yaki的織布聲 賴秀慧著 863.859
5725
圖書
5 蝸牛 阮翠芳文 ; 阮玄圖 863.859
7114
圖書
6 法艾奴達悟 希婻.紗旮燕口述.母語翻譯 ; 盧彥芬編寫 ; 劉伯樂繪圖 863.859
4049
圖書
7 Serayan大自然 汪秋一 總編審; 朱珍靜主編;伊斌 喇碧梓繪圖 863.859
4022
圖書
8 Lalingedan ni vuvu : 祖父的鼻笛 = Grandpa’s nose flute 杜寒菘圖文創作 ; 少妮瑤.久分勒分音樂創作 863.859
4034
圖書
9 誰爬到瀑布上頭了? 張政賢 [及其他3位]文字撰稿 ; 古浩文圖片繪製 863.859
0071
圖書
10 Serangawen文化 汪秋一 總編審; 朱珍靜主編;伊斌 喇碧梓繪圖 863.859
0024
圖書
11 朋友 = Kaviaz 臺東縣初來國民小學師生文/圖 863.8599
4052-4
圖書
12 Talacowa Kamo = 循山 = Where are you going? Namoh Onor(萬文忠)口述 ; Moli Ka’ti(摩力.旮禾地)油畫 ; Awa(劉于仙)文字 863.859
4405
圖書
13 破洞了 = Mabung anga 彭美雪, 彭瑞琳中文.族語.圖 863.859
4281
圖書
14 我的小手 = Qba maku 林美枝中文.族語.圖 863.859
4484
圖書
15 誰拿走了我的情人袋 = Cima ko mialaay to ‘akifi no mako 陳蓮美, 張秀妹, 林惠美中文.族語.圖 863.859
7548
圖書
16 希大.督固 : Gaya的女兒 路寶.馬紹, 楊以潔中文.族語.圖 863.859
6737
圖書
17 賽德克與小矮人 = Seedia daka snsinguc 溫黃輝芝, 卓惠美中文文字 ; 溫黃輝芝, 許貴蘭, 蔡瑪莉族語文字 ; 卓惠美繪圖 863.859
3649
圖書
18 三棵欅木 = Tugal kahuni’ tabgil 張阿蘭, 卓惠美中文文字 ; 張阿蘭, 張美花, 高玉梅族語文字 ; 卓惠美繪圖 863.859
1174
[v.1]
圖書
19 布農腳與單車 = Bantac os Bunun ciin paqaqais 石蕙宜, 顏美秀中文.族語.圖 863.859
1043
圖書
20 Kahemekeme = 旮禾麼戈麼 屏東縣霧臺鄉霧臺國民小學文 ; 禹春花大武魯凱語翻譯 ; 藍天羽[及其他6位]圖 863.8599
7752-1
v.79
圖書
21 太陽的眼淚 = Iusaq na qadav 何玉芬文 ; 高辰希等圖 ; 謝秀珠族語翻譯 863.8599
7752-1
v.21
圖書
22 月亮要什麼? = Manemane ku murikay ki dramare? 屏東縣霧臺鄉霧臺國民小學文/圖 863.8599
7752-1
v.72
圖書
23 拿互依雲島的翅膀 = Pali’nqu qalang na yulung nahuy 寧芙作 ; 林欣緣, 劉久維, 謝明勳繪 ; 張山居, 陳玲泰雅母語翻譯 863.59
3044
圖書
24 Kuljeljeljelje遇怪婆婆 羅秀妹(韋瓦莉)圖.文 ; 謝秀珠族語翻譯 863.8599
6024
圖書
25 太陽的女兒 = Daughter of the sun Adam Renč(海大海), 查馬克.法拉屋樂, 伍麗華文字編輯 863.8599
5016
v.3
圖書
26 會唱歌的百步蛇 = The singing snake Giljegiljav. Paqaliyus(謝水能)口述 863.8599
5016
v.2
圖書
27 說故事的手 = Telling hands 何玉芬文字編輯 863.8599
5016
v.1
圖書
28 里古烙 = Lrikulau 杜寒菘著 ; 杜冬振族語翻譯 ; Edmund Ryden英文翻譯 863.8599
4434-1
圖書
29 MACA KI UMU = 伍姆的嘛喳  = Grandpa’s eye 杜寒菘圖文創作 ; 杜冬振族語翻譯 ; Edmund Ryden英文翻譯 863.8599
4434
圖書
30 Vuvu的Vuvu 楊萍[及其他29位]故事編寫; 楊恩熙[及其他6位]繪圖 ; 陳惠美總編輯 863.8599
4644
圖書
31 岸裡大社巴宰語繪本 潘淑清主編 ; 潘美玉等編譯 ; 翁子瓏等插圖 863.8599
2234
圖書
32 女巫 = Avukulr 臺東縣太平國民小學師生文.圖 ; 鄭進妹(Vaw.Ni)族語翻譯 863.8599
4052-3
圖書
33 懶人變猴子 = A lazy boy became a monkey 陳勝榮故事提供暨撰文 ; 林瑋琪圖 863.8594
2710
[v.5]
圖書
34 貪睡受罰的雅韻 = Greedy and sleepy Yayun 陳勝榮故事提供暨撰文 ; 楊存然圖 863.8594
2710
[v.4]
圖書
35 彩虹橋 = The rainbow bridge 陳勝榮故事提供暨撰文 ; 林偉恩圖 863.8594
2710
[v.3]
圖書
36 紋面傳說 = The facial tattoos 陳勝榮故事提供暨撰文 ; 林瑋琪圖 863.8594
2710
[v.2]
圖書
37 靈鳥希利克 = The magical wood thrushes 陳勝榮故事提供暨撰文 ; 林瑋琪圖 863.8594
2710
[v.6]
圖書
38 Taneng智慧 汪秋一 總編審 ; 朱珍靜主編 ; 伊斌 喇碧梓繪圖 863.859
8655
圖書
39 金黃色的世界 = Cinbwanan na trakis 楊金富[及其他5位]文字撰稿 863.859
8042
圖書
40 嘎格令 : 一位長者的智勇故事 =. Kagling 盧彥芬文, 筆兔圖 ; 希婻.紗旮燕族語翻譯 863.596
2104-1
圖書
41 螞蟻欺負我 = Kalatan no kakunah 巴豪嵐.吉嵐插畫; 舞賽.古拉斯總編輯 863.8598
5154
圖書
42 巨人阿里嘎該 = Arikakay 舞賽.古拉斯總編輯 ; 巴豪嵐.吉嵐繪畫創作 ; 烏巴赫.尤紀等故事採集及講述 539.5339
7127-1
v.1
圖書
43 打嚕咕鵅 = Tazoror 拉娃谷幸總編輯 ; 磊勒丹.巴瓦瓦隆插畫 ; 邱春珠等故事採集及講述 539.5339
7127-1
v.2
圖書
44 達海爺爺的木雕 = Hudas tahai kaiunian tu lukis 洪宏文 ; 陳彥儒圖 ; 王武榮族語翻譯 536.333
3430-1
圖書
45 Palisia qodas ibu taki simuk tu singkuzakuaz = 奶奶伊布的豆子故事 乜寇.索克魯曼文; 史蕓萱, 鄭琬馨, 全孝翎圖 863.8596
4734
圖書
46 一起讀。獅子鄉 : 排灣族內文社傳說故事集 : 族語有聲繪本 = Tja i tuluaw.sisigu : sinane ljingaw a tjaucikel nua se tjuakuvukuvulj a milimilingan  小川尚義, 淺井惠倫原著 ; 陳村誠原著故事口述 ; 何鳳美譯註.口白 539.5339
7104
2017
圖書
47 Ljaljak 屏東縣春日鄉力里國民小學文 ; 解秀珍本土語翻譯 ; 陳亞星[及其他5位]圖 863.8599
7752-1
v.73
圖書
48 超人奶奶 = Puligiligilj a ti vuvu a vavayan  屏東縣地磨兒民族實驗小學第73屆百合班文. 圖 863.8599
7752-4
圖書
49 記憶藏寶盒 = Saseqetan tua pinaqenetanga  屏東縣地磨兒民族實驗小學第73屆百合班文. 圖 863.8599
7752-3
圖書
50 採野菜 : 阿美族童謠繪本專輯 = Midaten 阿美族童謠文 ; 巴豪嵐.吉嵐圖 863.8599
8564
圖書
51 百合花的祝福 = sini papuluqem nua kavaluan = The lily’s blessings = 小百合の祝福 = La bènèdiction de lys 伊誕.巴瓦瓦隆 863.594
2707
圖書
52 海洋之門. (一) = Kahirahira no riyar (sakacecay) 方銘總, 吳慧琴總編輯 ; 伊斌,喇碧梓繪圖 ; 張美芳族語翻譯 863.59
3833
v.1
圖書
53 Ma’iyakay ci Moli = 貪吃的姆力 = The greedy Moli Ngangis Kimsoy(孫志國)故事原創 ; Usay(江淑齡)繪圖 863.599
1246
圖書
54 希.瑪德嫩 盧彥芬編寫 ; 希婻.莎旮燕族語 ; 曹俊彥繪圖 863.596
2104
圖書
55 南澳泰雅人神話與傳說故事 = Pn’yuwan ro pnongan bnkisan Tayal bih llyung Klesan 江明清(Yawi.Nomin)總編輯 ; 宜蘭縣原住民文教促進會編輯 539.5339
4035
[v.1]
圖書
56 南澳泰雅人的洪水傳說 = Pin’ yuwan msunu na cyoli llyung Klesan 江明清(Yawi.Nomin)總編輯 ; 宜蘭縣原住民文教促進會編輯 539.5339
4035
v.2
圖書
57 南澳泰雅人的射日神話 = Pin’ yuwan mu’ wagi na cyoli llyung Klesan 江明清(Yawi.Nomin)總編輯 ; 宜蘭縣原住民文教促進會編輯 539.5339
4035
v.3
圖書
58 Tanwaelaela 邱金士, 巴英春撰文 ; 杜寒菘繪圖15 863.8599
7784
圖書
59 臭鼬與烏鴉 = O koyo ato palang 曾枝量著 ; 江麗華譯 ; 溫孟威插畫 863.8599
7180
v.1
圖書
60 會說話的葉子 = Macahlia rahlungu maluliri 喬迪. 贊臣.沙佛爾原著 ; Ilong Moto總編輯 ; 游仁貴族語翻譯 803.99
4037-3
2019
[v.99]
圖書
61 小王子 = Mamaini kapitanu hlahlusa 安托萬.德.聖- 埃克蘇佩里原著 ; Ilong Moto總編輯 ; 游仁貴族語翻譯 803.99
4037-3
2019
[v.100]
圖書
62 羅密歐與茱麗葉 = Lomi’o nua Culiie 威廉.莎士比亞原著 ; Ilong Moto總編輯 ; 游仁貴, 游淑萍族語翻譯 803.99
4037-3
2019
[v.101]
圖書
63 木馬屠城計 = Kisuahlahlama Silaa umaruhlitukiu’ua kalavungu putukucu papaci miararuma 威廉. 莎士比亞原著 ; IIlong Moto總編輯 ; 游仁貴族語翻譯 803.99
4037-3
2019
[v.102]
圖書
64 西雅圖酋長的土地叮囑 = Kiahlahlamu sasaruana kapitanu Siiatu Chief seattle原著/改編 ; Ilong Moto總編輯 ; 游枝潔族語翻譯 803.99
4037-3
2019
[v.103]
圖書
65 愛麗絲夢遊仙境 = ‘Ailisu marusalirisa musasasala 路易斯.卡羅原著/改編 ; Ilong Moto總編輯 ; 游淑萍族語翻譯 803.99
4037-3
2019
[v.104]
圖書
66 湯姆歷險記 = Hlicaliva sipuahlamahlama Tangumu 馬克.吐溫原著/改編 ; Ilong Moto總編輯 ; 游淑萍族語翻譯 803.99
4037-3
2019
[v.105]
圖書

【主題書展】家屋的建築智慧

by kate
Categories: 主題展示
Tags: No Tags
Comments: No Comments
Published on: 2021/08/27

content-1-1

臺灣原住民族的食衣住行,往往與周遭生態環境息息相關,以其所興建的家屋建築為例,多半從山林中就地取材。各族群分布於不同地區居住,亦會因應不同的氣候型態,而建造出形式相異的建築樣貌。

臺灣島上居住的原住民共16族,各族的建築特色大致分為5種:積木壁建築、竹木建築、竹材建築、石板建築以及蘭嶼半穴居。不同類型的興建方式,代表族人對於山林智慧的體現,例如:石板屋擁有「會呼吸的房子」之美稱,而居住於東部平原的阿美族、卑南族等,則因天氣炎熱,傳統建築常見木、竹、茅作等較為通風的建材。

為了讓更多人認識族群的文化系統,近期新聞報導可見許多族人紛紛發起修繕或改建家屋計畫,如:阿美族、泰雅族、布農族、鄒族等,部落長者帶領青年合力建造出重現傳統技藝與智慧的家屋,花蓮縣文化局更於今(110)年4月出版花蓮縣卓溪鄉布農族回溯復建家屋成果專書。

疫情影響許多產業接連受創,觀光產業尤甚。民眾被限制出遊已久,不少部落期盼能於疫情趨緩後,藉由傳統家屋特有的族群文化魅力,促進部落觀光產業再次恢復與提升民眾對族群文化的認知。本次書展原圖中心展出與家屋建造智慧相關之館藏,讓無法親臨現場欣賞家屋建築之美的讀者,能藉由閱讀了解歷經多年的傳統技藝智慧。

「家屋的建築智慧」主題書展

展出時間:2021年9月1日至12月31日

展出地點: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4段1號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B1)

主辦單位:原住民族委員會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本次書展清單:

序號 書名 作者 索書號 資料類型
1 山林的智慧 : 排灣族古建築智慧解析 拉卡琅斯.卡拉澐漾著 536.3361/4 5021 圖書
2 布農小朋友ba hin和qa vu tadh的家. 建築篇 陳世國作 536.333 4052-1 [v.3] 圖書
3 台湾ヤミの住まいの建築論 : 中心.通路.境界の場所 足立崇著 536.338/4 6002 圖書
4 「住まい」の場所秩序に関する建築論的研究 : 台湾ヤミ族の「住まい」をとおして 足立崇[著] 536.338/4 6002-1 圖書
5 卡那卡那富族部落傳統建築文化語彙計畫 : 成果報告書  尹正光, 陳聰敏, 陳凱劭撰文 536.335 1719 圖書
6 拉阿魯哇族部落傳統建築文化語彙計畫 : 成果報告書  尹正光, 陳聰敏, 陳凱劭撰文 536.3351 1719 圖書
7 台灣原味建築 藤島亥治郎原著 ; 趙芳如翻譯 ; 李易蓉主編.審稿 ; 楊淑君編輯.導讀.註解 923.33 4420-1 圖書
8 台灣山胞傳統住屋建築之現代化設計示範圖 韓選棠編 928.33 4539-1 圖書
9 部落家屋再生 : 布農族居住文化之硏發與傳承 社團法人中華建築文化協會, 東海建築工作隊原住民組作執行 536.333 4052-1 [v.5] 圖書
10 南投縣信義鄉潭南村原住民聚落重建規劃 東海大學建築系潭南村重建工作隊規劃 548.317 5034 圖書
11 南投縣信義鄉潭南村家園再造/公共環境營造計畫 : 期中報告 財團法人中華建築文化協會,東海大學建築潭南部落工作隊[規劃] 548.317 5041 [v.1] 圖書
12 嘉義縣阿里山鄉「鄒族文化中心及展演設施」研究規劃案 關華山計劃主持 536.335068 7742 圖書
13 山地傳統建築 柳明光編著 529.47 2271 v.7 圖書
14 原住民現代化傳統住屋設計圖集 台灣大學農業工程系農村建築農村計畫硏究室執行 928.33 7127 圖書
15 圖解台灣民居 李乾朗, 閻亞寧, 徐裕健作 928.33 4043-1 圖書
16 高雄縣歷史建築得樂的卡(瑪雅)部落遺址周邊資源調查計畫 財團法人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執行 798.8333 4042 圖書
17 空間就是性別 畢恆達著 544.7 6093 圖書
18 石板屋的前世與今生 : 排灣及魯凱石板屋聚落 : 以七佳社(tjuvecekatan)為例 古芙仙, 林光浩撰文 ; 陳啟仁, 林光浩攝影 536.3361/1 4042 圖書
19 老七佳 : 流浪的石板屋 王雅萍, 范月華撰文 536.3361 1074 圖書
20 泰雅傳統竹屋 林為道(Baunay.Watan)著 536.3311 4433 圖書
21 泰雅原住民傳統建築文化硏討會 人文空間發展文教基金會主辦 536.3311/4 5071 圖書
22 邵、布農、阿里山鄒居住文化之比較 關華山著 536.33 7742 圖書
23 禮納里生活工坊 : 我們的石板屋主題展覽 : 2015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與部落結合特展系列 王雅蘭主編 536.3363/4 3526 圖書
24 賽德克族傳統聚落展示委託研究規劃設計報告書 黃志弘計畫主持 ; 伊婉貝林, 楊詩弘計畫協同主持 536.3311 4441 圖書
25 原住民可持續居住環境的展望 關華山著 545.4933 7742 圖書
26 太魯閣族傳統聚落設置展示計劃研究發展及規劃設計報告書 關華山, 陳秀珠主持  536.33113 7742 圖書
27 南投縣信義鄉九二一震災災後地利村社區重建規劃 關華山計畫主持 ; 黃郁文,蔡峰文,蔡博文協同計畫主持 548.317 7742 圖書
28 排灣族舊來義社住屋的復原與意義初探 李靜怡撰 (T) 536.3361/4 4059 學位論文
29 知本部落原住民多功能活動中心暨文化園區整體規劃計畫 林坤層,黃建昭規劃 536.3365 4447 圖書
30 IVARINU聚落改善計畫 : 蘭嶼聚落實質環境改善第五期細部規劃 劉可強計畫主持 545.4 7211 v.5 圖書
31 Imourod(紅頭)環境改善計畫 : 蘭嶼聚落實質環境改善第四期細部規劃 劉可強計畫主持  545.4 7211 v.4 圖書
32 新Iratai計畫 : 漁人聚落實質環境改善計畫 ; 蘭嶼聚落實質環境改善第三期細部規劃 劉可強計畫主持 545.4 7211 v.3 圖書
33 IRANMILUK(東清)聚落改善規劃 : 蘭嶼聚落實質環境改善二期細部規劃 劉可強計畫主持 545.4 7211 v.2 圖書
34 IRARALAI(朗島)聚落改善規劃 : 蘭嶼聚落實質環境改善細部規劃報告 劉可強計畫主持 545.4 7211 [v.1] 圖書
35 文化觀光 : 臺灣文化資產 陳正茂, 陳善珮著 733.6 7514-1 圖書
36 回家的路. 築巢專案系列 謝志誠編著 545 4011 v.6 圖書
37 築豐拓饒 原住民族委員會編著 536.3305 8825 期刊
38 臺灣原住民藝術. TT08, 建築藝術篇 光國文教資訊有限公司製作 (VV) 536.33/5 4037 2014 disc8 DVD
39 築之夢 米蘭昆工作室製作 ; 公共電視台監製 (VD) 987.81 2784 2004 disc 89 VCD
40 噶瑪蘭族的傳統家屋 潘朝成導演 (VV) 536.3393 3245-1 DVD
41 臺灣原住民藝術. TT04, 魯凱族的石板屋 光國文教資訊有限公司製作  (VV) 536.33/5 4037 2014 disc4 DVD
42 回溯魯凱原鄉 踏尋 舊好茶 姚元浩;麥覺明  (VV) 536.33 7177 disc9 DVD
43 阿美族傳統建築之研究 林榮漢 (T) 536.337/6 4493 學位論文
44 阿里山鄒族新住屋參與式設計架構之研擬與詮釋 : hnou構形意念之蛻變 陳世國[撰]  (T) 536.335/4 7546 學位論文
45 蘭嶼雅美族傳統屋建築工法與傳承之研究 林光泉(Lin, Guang-Cyuan)[撰] (T) 441.52 4492 學位論文
46 排灣族北部型住屋變遷之研究 黃俊銘撰 (T) 536.3361/1 4428 學位論文
47 臺灣排灣族與魯凱族傳統家屋中柱研究  遊芳怡撰 (T) 536.33/4 3849 學位論文
48 阿美族傳統家屋之研究 周穎君[撰] (T) 536.337/6 7721 學位論文
49 山地部落聚落及住屋空間形式變遷之研究 : 以新竹縣五峰鄉花園村為個案 孔繁宇撰 (T) 545.4 1283 學位論文
50 排灣族群石板屋聚落與地質環境之探討 陳嘉晉(Chen-Jia Jin)  (T) 536.3361/4 7541 學位論文
51 阿里山鄒族樂野部落「藝術家屋」催生之經驗硏究 鄭佩茜撰 (T) 536.335/4 8724 學位論文
52 部落建設政策對原住民文化傳承之影響 章正文撰  (T) 573.561 0010 學位論文
53 魯凱族霧台部落家屋外部空間形式之調查與研究 張倩倩撰  (T) 441.3 1125 學位論文
54 排灣族原住民居住空間構成之研究 : 以屏東縣七佳聚落為例 簡瑞宏撰 (T) 422 8813 學位論文
55 達悟(Tao)人家屋空間之社會生產 蔡筱君撰 (T) 536.338 4482 學位論文
56 國家權力下的達悟(Tao)家屋重構 張興傑撰 (T) 536.338 1172 學位論文
57 蘭嶼雅美族傳統居住建築之研究 方鏗雄撰 (T) 536.338/6 0084 學位論文

 

【主題書展】歲時祭儀巡禮

by kate
Categories: 主題展示
Tags: No Tags
Comments: No Comments
Published on: 2021/04/28

content-1-1

臺灣原住民族長久以來發展出豐富多元的文化景象,其中,各族群的祭典為原住民族文化之核心,亦為原住民族對自身文化的展演、重讀與再辨識。

傳統祭儀,為臺灣原住民族相當重要之文化環節與內涵,一般人並非能理解其意義,往往以漢人中心化的概念看待。臺灣原住民族祭儀種類繁多,各族群祭儀蘊含不同意義。傳統祭儀的舉行多數於自然環境,以天地為舞臺,以陽光或夜幕為背景,是敬拜神靈、崇敬祖先的部落倫理與社會生活實踐之重要環節。

綜觀各族傳統祭儀,如泰雅族與太魯閣族「祖靈祭」、賽夏族「paSta’ay巴斯達隘(矮靈祭)」、布農族「malahodaigian(射耳祭)」、鄒族「mayasvi(戰祭)」、拉阿魯哇族「miatungusu(聖貝祭)」、排灣族「Maljeveq五年祭」、魯凱族「tapakadrawane(黑米祭)」、阿美族「ilisin/malaikid/malikoda(豐年祭),各部落說法不一」、卑南族「mangayaw(大獵祭)」、達悟族「飛魚祭」,以及平埔族群逐漸復振的「夜祭」等。各族群的歲時祭儀豐富、多元且浩瀚深邃,是各族群文化的精髓,亦為社會組織、生活慣習、宗教等多方面之展現。

本期書展原圖中心以「歲時祭儀巡禮」為題,挑選相關書籍、論文及影片,期盼讀者能透過閱讀,以尊重的角度進入原住民族歲時祭儀的世界,並進一步了解歲時祭儀的獨特性以及其在族人生活中代表的重要意義。

「歲時祭儀巡禮」主題書展 

展出時間:2021年5月1日至8月31日

展出地點: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4段1號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B1)

主辦單位:原住民族委員會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參考資料:

  1. 魏貽君、楊翠(民87)。原住民的祭典。再現台灣,80,3。
  2. 臺灣原住民資訊資源網。檢自

http://www.tipp.org.tw/aborigines_info.asp?A_ID=1&AC_No=5 (Apr. 23, 2021)

  1. 臺灣原住民族歷史語言文化大辭典。檢自

http://210.240.125.35/citing/citing_content.asp?id=2146&keyword=傳統祭儀 (Apr. 23, 2021)

  1. 臺灣原住民文化園區(民84)。發展中的臺灣原住民。屏東:臺灣原住民文化園區。
  2. 臺灣原住民文化園區(民85)。山林的智慧─臺灣原住民文化園區導覽手冊。屏東:臺灣原住民文化園區。

本次書展清單:

序號 書名 作者 索書號 資料類型
1 悠悠卑南情 虞戡平導演 ; 邱顯忠, 虞戡平製作 (VV) 536.3365 2141 DVD
2 猴祭 公共電視台製作 (VV) 733 2322-3 [disc19] no.11 DVD
3 飛魚島嶼 蘭嶼五十米深藍 新動國際多媒體 (VV) 536.33 7177 disc2 DVD
4 花蓮縣豐濱鄉祭儀影像紀錄 阿美族, 噶瑪蘭族, 撒奇萊雅族 創藝門國際有限公司製作 (VV) 536.33 4442-5 DVD
5 狩獵與祭儀 = Hunting and rituals 多面向藝術工作室製作 (VV) 536.335 4410-1 DVD
6 神話.祭儀.布農人 : 從神話看布農族的祭儀 余錦虎,歐陽玉合著 839.829 4037 v.41 圖書
7 族群、歷史與祭儀 : 平埔研究論文集 李國銘著 536.33907 4068 圖書
8 望嘉盛典 : 家族文化記憶與祭儀 = Tjaljuljiva ruvilivilj gade mazazangiljan 古佳峻執筆主編 536.3361 0745 圖書
9 語言.祭儀.禁忌與領域共同體 : 原住民族的想像地理 汪明輝著 536.335 3169-4 圖書
10 賽夏族歲時祭儀教材 趙山河, 夏有發撰稿 536.332/5 4923 圖書
11 阿美族祭儀中的聲影 巴奈.母路著 536.337/7 4444 圖書
12 排灣族古樓村的祭儀與文化 許功明,柯惠譯合著 536.3361 0816 1998 圖書
13 雅美族漁人部落歲時祭儀 董森永著 536.338 4443 圖書
14 邵族傳統祭儀及其歌謠 洪國勝採錄整理 ; 錢善華記譜 536.334/7 3467 圖書
15 擁有神秘祭儀的民族 : 賽夏族 =. Saisiat ‘oebay a awi’趙一先著 536.3308 0704 [v.7] 圖書
16 臺灣原住民的祭儀生活 古野淸人原著 ; 葉婉奇翻譯 536.33 4063 圖書
17 噶瑪蘭族的特殊祭儀與生活 張振岳著 536.339 4031 v.4 圖書
18 台灣布農族的生命祭儀 達西烏拉彎∪畢馬(田哲益)著 536.333 6058-1 圖書
19 卑南族卡地布部落文史. 歲時祭儀篇 =. Vate za katratripulr l pinuyumayan ; palisiyan za ‘amiyan 曾建次編著 536.3365 8013 圖書
20 移民、返鄉與傳統祭典 : 北臺灣都市阿美族原住民的豐年祭儀參與及文化認同 謝世忠, 劉瑞超著 536.337/7 0445 圖書
21 泰雅族北勢群的農事祭儀 = Gaga na pinmahan Atayl aring Liubg-Penox Baunay.Watan(林為道)著 ; 尤瑪.達陸編 536.3311/7 4433 圖書
22 太魯閣族部落史與祭儀樂舞傳記 旮日羿, 吉宏 536.3313 4061 圖書
23 繫靈 : 阿美族里漏社四種儀式之關係 巴奈.母路著 536.337 7747 圖書
24 臺灣原住民祭典完全導覽 劉還月編著.攝影 ; 李娜莉, 涂麗娟, 陳佩儀撰文 ; 劉於晴繪圖 536.33 7237 圖書
25 認同、性別與聚落 : 噶瑪蘭人變遷中的儀式研究 劉璧榛著 536.3393 7274 圖書
26 印象西拉雅 : 西拉雅祭司與祭典 陳怡靜撰稿 536.3399 7595 圖書
27 Maljeveq : 排灣族最盛大的祭典 : 紀念土坂村具有歷史意義的1968年五年祭及那時的村民 = Paiwan Tribe’s great 5-Year ancestral rite : Historic 1968 celebration in Tuban 費羅禮(Raleigh Ferrell), 朱振貴(Drungdrung Tjakisuvung)著 536.3361 5563 圖書
28 臺東縣土坂村Maljeveq(五年祭) 朱連惠,朱董豐山撰稿 536.3361 2535 圖書
29 台灣原住民族祭典的盛會 王煒昶撰文攝影 536.33 1093 圖書
30 原住民的祭典 魏貽君著 733.08 1014 2009 v.80 圖書
31 豐年祭之旅 黃貴潮著 536.337 4453 1998 圖書
32 賽夏族的巴斯達隘祭典 = Noka saysiyat a pasta’ay Kalaeh ‘itih titiyon(朱阿良)口述 ; Ta:in kalaeh titiyon(朱國勝)記錄.轉寫 ; 張才洪, 高文裕繪圖 536.332/7 2573 圖書
33 賽夏史話 : 矮靈祭 陳運棟,張瑞恭編著 536.332 7537 圖書
34 卡那卡那富米貢祭 = Kanakanavu kanaiara 翁博學(Ka’angena Angai Pa’u)母語作者 ; 周浩祥, 莊佩琼中文作者 536.335 8047 圖書
35 邵族換年祭及其音樂 = Thao a tunkarere lus’an masa qoyash 洪國勝採集整理 ; 錢善華記譜  536.334 3467 圖書
36 撒奇萊雅族 : 神話與傳說故事及火神祭/ 田哲益(達西烏拉彎.畢馬)著 田哲益(達西烏拉彎.畢馬)著 539.5339 6058-3 圖書
37 卑南巡禮特刊 : 由獵祭出發 山海文化雜誌社編輯 536.3365 2643 圖書
38 矮靈祭 薇薇夫人文 ; 唐唐圖 863.8594 4445 圖書
39 吉貝耍夜祭 邱凡芸文 ; 孔祥旭圖 863.599 7774-1 圖書
40 認識馬卡道族夜祭 杜奉賢作 536.3399 4457 圖書
41 那年我們祭拜祖靈 霍斯陸曼.伐伐著 839.829 4037 v.25 圖書
42 臺東縣原住民文化圖錄. 祭儀篇 =. Catalogue of indigenous culture in Taitung County. Ritual 阮昌銳,李永裕撰文 ; 徐肇駿英譯 536.33 7168-2 圖書
43 貝神的召喚 : 穿越南鄒迷霧的拉阿魯哇 李友煌著 536.3351 4049 圖書
44 那麓灣風情 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寫真 梁祝影視傳播公司製作 ; 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監製 536.33 1743 圖書
45 變遷與復振 : 阿里山鄒族的儀式現象 浦忠勇撰 (T) 536.335/7 3351 論文
46 傳統?再現? : Sakizaya信仰與祭儀之初探 張宇欣撰 (T) 536.337 1009 論文
47 阿里山鄒族小米祭儀式變遷與持續之人類學研究 : 以特富野部落為例 黃雅惠[撰]  (T) 536.335/7 4475 論文
48 魯凱族祭典儀式與舞蹈關係之硏究 = Research on the realationship between ceremony and dance in Rukai triben 洪瑋琳撰 (T) 536.3363/7 3411 論文
49 卑南族知本部落傳統信仰與祭儀之探究 汪憲治[撰] (T) 536.3365/5 3133 論文
50 阿里山鄒族達邦社傳統祭儀mayasvi之研究 = A study on the traditional ritual ceremony mayasvi of Tapang hosa of the Tsou tribe in Alishan

莊志成[著]

(T) 536.335/5 4445 論文
51 從稻米祭(masupadai)看排灣族牡丹群社部落的變遷 周淑琴撰 (T) 536.3361/5 7731 論文

 

Welcome , today is 星期二, 2023/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