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越之後》
陳樂晞 導演
舊視界文化藝術,2019
文/Djupelang
「人總是會要走,地卻會永遠的留下。」——Asaw 耆老
本片由激流勇士團隊至南澳溪流域所拍攝之生態紀錄片,並榮獲2017年新北市國際華人紀錄片優選。此次團隊出發前往探勘傳說中的bon bon溪,聽聞此條溪的瀑布流量相當龐大,衝擊而下的水所產生的聲響,因此名為bon bon溪。前往bon bon溪的路不易抵達,地形多為峽谷,需耗費許多時間和體力,探勘過程歷經多次失敗,團隊再次請教部落的耆老和獵人。經過多次的訪談,李政政團長對於抱持只是單純探險的心境,已隨之轉變,加深了團隊想跟隨泰雅族人祖先的腳步,回到舊部落,回到泰雅祖先最初居住的地方。
本片訪談部落耆老以及田調,透過耆老的口述得知Kelesan(泰雅族南澳群)的源頭以及生態環境是如何改變。片中Yukan大哥在某次探勘旅程提及,南澳北溪的上游設有礦場,已影響生態許久,團隊決定擇日出發前往一探究竟。部落長輩回憶起小時候的南澳北溪,每年5、6月毛蟹都會上岸至河口,無論捕蟹籠放置何處都是滿滿的收穫。經調查,全臺灣共246個礦區,其中196個礦區皆位於原住民族傳統領域,而南澳北溪上游的礦場自民國60幾年就已開始運作,上游至下游流域長達38.5公里皆已遭受嚴重汙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