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有興趣投稿之讀者於5/19(五)之前,以標題「原圖中心5月份館藏導覽投稿_您的姓名」,將稿件寄至承辦人信箱:tzlin@ntu.edu.tw。
詳細徵稿辦法,請見:https://tiprc.cip.gov.tw/blog_wp/?p=13653
請有興趣投稿之讀者於5/19(五)之前,以標題「原圖中心5月份館藏導覽投稿_您的姓名」,將稿件寄至承辦人信箱:tzlin@ntu.edu.tw。
詳細徵稿辦法,請見:https://tiprc.cip.gov.tw/blog_wp/?p=13653
《早田文藏:臺灣植物大命名時代》一書總共有九章,大體上可分成兩大部分,分別從早田文藏教授等人在臺灣的田野調查,以及如何用這些所見所聞,發展新的植物學分類學理論,來看臺灣植物學發展的過程。
第一部分是臺灣植物研究時期(1904-1921),1895年之後,臺灣成為日本明治政府建立以來的第一個海外殖民地,豐富多樣的樣貌,吸引了許多的日籍菁英前來進行研究,1904年以降,隨著日本殖民政府在臺灣的統治趨於穩定,尋找可利用的自然資源,也成為殖民政府的政策主軸,臺灣植物調查的發展則與總督府的理蕃開發物產政策有著密切關係,因為總督府急於了解,臺灣高山地區除了已為人熟知的樟腦之外,還有那些資源值得開發,可以用於挹注官方財政,於是在殖產局下設立「有用植物調查」的臨時單位,由川上瀧彌主持,並雇用中原源治和森丑之助兩位進行植物標本採集,川上並推薦東京帝國大學助教早田文藏協助植物標本內容的辨識與分類。而在這幾人之中,除了川上與早田外,尤其是森丑之助,得到了許多珍貴高山植物的標本,因為他願意深入一般人不願進入的蕃社進行植物標本採集,這些標本日後也成為川上和早田與植物學相關論著的主要材料,對臺灣植物學的發展貢獻極大。
1905年起,川上瀧彌等人開始前往臺灣各地進行植物標本採集,一開始,「有用植物調查」的經費並不多,直到戲劇性地發現可作為橡膠原料的「乳藤」之後,總督府開始大幅改變政策,挹注大量經費進行普遍性的植物調查,川上並將採集到的標本副本,寄給在東京帝國大學的早田進行研究,早田並在1906年發表新的植物物種「臺灣杉」,此一發現,使得歐美學界開始肯定日本的學術實力。此外,早田並受到西方學者編寫植物誌的影響,於1911年開始編寫《臺灣植物圖譜》,並在1921年,完成最終卷第十卷的出版。 (more…)
本月份原圖中心的週六電影院挑選了二部精彩的劇情片:《永不遺忘的美麗》與《我的名字叫可汗》。《永不遺忘的美麗》描述一位母親雖然罹患重症,卻仍憑著堅強的信念在艱困的環境中懷抱勇氣與希望地撐起整個家庭;《我的名字叫可汗》則訴說一個平凡男人,為了愛與尊嚴,踏上一段不平凡旅程的動人故事
播放日期│5/6、5/13、5/20、5/27
播放地點│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B1中庭廣場旁)
—————————————————————————————————————–
片名:永不遺忘的美麗(保護級)
片長:93分鐘
播放時間:10:00~11:33
她叫昨天……,一個身患重病的母親。
她是美麗……,一個天真可愛的6歲女孩。
她們共同的心願是……美麗要上學。
昨天生活在南非祖魯蘭一個遙遠的村莊。生活不易,物資缺乏也沒有現代的便利設備,丈夫去很遠的約翰尼斯堡當礦工。但她擁有晴朗的大自然和帶給她喜悅的七歲女兒美麗,使昨天在飄搖的生活下獲得平衡;但某天她突然被診斷出罹患愛滋病,必須去遠處治療她的病症。
昨天從未有機會去學校唸書,她的生活重心美麗將於一年後入學。因此她立了一個心願─希望在美麗入學的第一天,她能與所有其他母親一起,為自己的孩子感到驕傲……。
片名:我的名字叫可汗(保護級)
片長:154分鐘
播放時間:14:00~16:34
男主角『可汗』是一位患有亞斯伯格症的印度人,擁有高智商和可愛的內在人格。成長過程備受欺負的他,在母親用愛和耐心教導之下,學會最簡單的道理 「世界上只有好人和壞人的不同,沒有其他的差別」。
母親過世之後,可汗移民到美國。他用努力和善良彌補自己先天的不足,終於在事業上小有成就,也獲得老婆的芳心。接著911悲劇發生,因為穆斯林姓氏『 Khan』,讓這個家庭面臨沉重的打擊,讓他們從此背上了恐怖分子的罪名,為了正名自己的姓氏,可汗開始了一段關於救贖的漫長旅途。
=============================================
※週六開放六歲以上讀者入館:
一、6-11歲讀者請由家長陪同入館。
二、十二歲以上請憑學生證換證入館。
三、請遵守本館閱覽規則。
※觀賞假日電影院時,請攜帶證件登記入館,並遵守中心閱覽規則,請勿任意移動椅子。
網址:http://beta.root-tongue.com/
整理:林恬慈
世界上約6,000種語言,平均一個月就消失了兩個。
Root Tongue是紀錄片《天堂的語言》(Tongues of Heaven)的計畫平台。《天堂的語言》是一部協作的紀錄片,內容為四位來自台灣與夏威夷兩個不同背景的年輕原住民女性互相交流合作,討論她們學習即將失傳的族語的過程。
Root Tongue平台從紀錄片中擷取部分內容,帶領參與者體會紀錄片中的四位導演在台灣以及夏威夷進行母語學習所面臨的議題。每一段的影片有對應的主題,影片時間約介於1分鐘至4分鐘之間,在影片播放完畢後接續的是跟影片相關的問題,如母語的重要性、學習母語的社群、誰帶給你對母語的啟發等等,參與者可以選擇文字、影像、照片分享自己與母語的關係與經驗,而這些分享會發佈在社群中供大家觀看與回覆。Root Tongue希望藉由影片引導參與者思考的方向,帶領他們發想語言瀕危與語言重振所會面臨的挑戰,並邀請參與者分享關於語言流失或復振的經驗與現象。
請有興趣投稿之讀者於4/20(四)之前,以標題「原圖中心4月份館藏導覽投稿_您的姓名」,將稿件寄至承辦人信箱:tzlin@ntu.edu.tw。
詳細徵稿辦法,請見:https://tiprc.cip.gov.tw/blog_wp/?p=13653
徵稿書單
書名 | 類型 |
道歉的力量 : 維護尊嚴與正義,進行對話與和解 | 政治 |
原住民族的轉型正義 | 政治 |
原住民族運動.媒體.記憶 : 後殖民進路 | 政治 |
INA的味道 : 太平洋社區都市原住民世代食譜書 | 文化 |
妖怪、神靈與奇事 : 台灣原住民故事 | 文化 |
1922無盡藏的大發現 : 哈崙百年林業史 | 歷史書寫 |
黑潮 | 文學 |
七日讀 | 文學 |
樂土 | 文學 |
轉風 : 和蘭嶼交換時間 | 攝影作品 |
女人 [錄音資料] | 族語專輯 |
桑布伊創作專輯 [錄音資料] : 椏幹 | 族語專輯 |
跨性夏威夷 [錄影資料] | 南島/性別/紀錄片 |
夢遊亞馬遜 [錄影資料] | 美洲/冒險/劇情 |
《殖民想像與地方流變》共有七章,大體可分為三個部分,分別從分類、政策和影響,討論在十七世紀後半,荷蘭殖民者如何看待臺灣原住民族群,其政策有何成就與限制,並在當時與後來對原住民族群產生何種影響。
第一部分主要是討論荷蘭東印度公司如何區辨哪一原住民族群屬於「文明」,那一原住民族群又是屬於「野蠻」,並對公司施政產生何種影響。作者指出,可以用1650年代作為區隔,在1650年代之前,由於接觸較少,公司是以身體的公眾展示方式與有無社會階序差異作為辨別文明與野蠻的標準。在1650年之後,經歷近30年的統治,公司以熱蘭遮城為中心,分成最文明的熱蘭遮城周邊地區、有文明亦有野性的南北路平原和無法教化的山區部落。而這些分類也影響公司的決策,例如當宣教師不足時,無法教化與偏遠地區就被優先捨棄。
第二部分主要是針對荷蘭東印度公司對於原住民族群各種統治政策與手段的再檢討。其中,在山區原住民族群移住政策上,公司高層深信派兵入住山區並不實際,不如迫使居住在山區的原住民族群遷往平原,讓他們不再掠奪與荷蘭結盟的部落較為務實,但此一政策成效如何?直接斷定公司將山區聚落移住平地的作為全然失敗或許過於武斷, 不過1655年後,公司的政策改為要求與荷蘭友好的山區原住民族群,協助來往臺灣東西兩方的荷蘭人安全度過山區就好。對於十七世紀的荷蘭人來說,也許險峻的中央山脈地區,遠超過其能力範圍所及。
為了使臺灣各大小部落易於管理及宣教的方便,公司推行部落整併政策,嚴格來說成效並不一。在征討臺灣南部戰役結束後,公司原本計畫將南部琅嶠人遷往放索社內居住,但出於和放索人宗教信仰上不同的理由,琅嶠人拒絕移居;而即使表面上整併成功的部落,在清代官方紀錄上,其實仍是各自為政,並不如荷蘭史料上所言,已經合而為一。 (more…)
出身農家,因自幼在父親田野間玩耍而熟悉植物的作者,透過本書娓娓道來這片土地上的各種野草。物資豐富的現代社會,觀光休閒餐廳開在各處山林裡,桌上少不了稱為「野菜」的珍饈,一鍋土雞湯加必備的麻油炒山蘇、清炒水蓮菜,早已是旅行享受中的一環。但我們所不知道的是,這些搬上桌的「草食」,居然就在日常往返的草叢步道、牆縫間默默生長著,宛如伯樂的作者一篇篇重現它們的樣貌,也回溯歷史中它們各自獨特的故事。
這25篇散文將作者對野菜豐沛的愛躍然於紙上,作者可以忍受日曬步行尋草的過程,如孩子般開心在荒煙漫草中與野菜們相遇,不顧尋找或拔摘時的狼狽。書裡內容豐富巧妙串聯,包含野菜的形貌、料理方式、史實上的使用、個人經驗的記憶、風俗習慣及臺灣各住民(原住民族、漢人、客家人)不同的吃法觀點,書末還有《本草綱目》手繪的各種野草圖示,有意境也具體。
書中從歷史裡對野菜最理解的王寶釧談起,苦守寒窯十八年的王寶釧,據說在孤獨等待時日日用野菜養活自己,談起薺菜如何比男人還重要,到畫作中王寶釧的形象乃是連「肚子都呈綠色」。也許這只是個笑話,但在臺灣早期戰亂的年代,作者父親吃野菜也是為填飽充飢而已,並非真心發覺野菜之美,不同於原住民族將野菜當作生活、祭祀或是其他飲食中的重要元素,「漢人對野菜只當作救荒菜,或養生菜,原住民族對野菜的的感情和創意可是豐富多了……」
阿美族最懂得在田間路邊採集各式野菜,他們號稱是吃野菜的民族。野覓菜加上蝸牛入湯成為黏糊的美味,烹調後有異味的野龍葵,仍是他們喜愛的珍寶。而不同族對同款植物的食用,也有各自的創意,比如刺蔥對太魯閣族來說,是年菜中『祖母湯』重要的香料:太魯閣族的「『祖母湯』就是刺蔥煮雞湯…;土雞要先火烤去毛,並保留外皮薄薄的焦黑,切塊與刺蔥一起煮,雞湯帶著一股淡淡的焦香。」而「邵族將刺蔥稱之為『達旦那』,泰雅族則稱為『tana』,刺蔥的香氣和蛋香融合在一起,是一道絕配的可口佳餚。」 (more…)
2017年3月1日的臺大森林系專題討論課,盧道杰老師邀請了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系副教授官大偉老師前來演講,主題為「原住民族傳統領域的實踐與挑戰」。
2015年6月,《原基法》第21條修正,原住民族委員會(簡稱「原民會」)取得了訂定傳統領域劃設辦法的授權,並於2017年2月14日公佈「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劃設辦法」,此舉引發了原住民族族群的不滿與抗議。參與過原民會傳統領域土地調查的官老師,在演講中向學生說明了臺灣原住民族土地的概念與現況,並解釋為何此次公佈的命令會引來這麼大的反彈。
官老師一開始首先提到的是墾殖國家(settler country)的難題。墾殖國家指的是國家在建立之前,土地上已經有在原居地生活已久的住民。身為外來者,這導致墾殖國家在建國後,必須面對、檢討與處理當初向原居民取得土地的倫理道德問題。擁有墾殖國家特質的臺灣,如何面對過去那段黑暗的歷史,妥善處理原住民族的土地權益,是非常重要的課題。 (more…)
整理:林恬慈
對你居住的地方有更多了解
Native-Land.ca的計畫結合了google map,透過不同網路資源的彙整,紀錄北美原住民的領地、語言、條約等。此計畫是由Victor發起,他是美國移民的後代,在Katzie傳統領域出生,於Okanagan長大。Victor很關心地圖以及使用地圖時可能產生的殖民者視角等議題, 例如:誰有權力去定義領地的開始與結束?這些問題Victor又應該找誰討論?
由於加拿大有超過630個第一民族,無法確定每筆資料的正確性,Victor開啟了這個計畫,希望集結大家的資訊來充實地圖的完整性。Victor了解地圖本身便具有與生俱來的殖民性,將原本不存在族群間的邊界賦予權力,而且這些邊界的劃設常不懷好意,並遭到了錯誤的使用。因此Victor對他的地圖計畫也接受檢視與質疑,希望從不同意見中得到調整與改善。
由於地圖牽涉到擁有權、排外、權力關係等議題,如果沒有對這些議題充分思考,地圖反而會對原住民族造成傷害,因此網站在教師指導部分提供了幾個問題供教師教學時討論,如:
使用地圖前
使用地圖後
教師指導部分還提供了由團隊合作人Shauna Johnson(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原住民族計畫員)提供的歷史背景說明,讓這張具批判性的原住民族地圖計畫,充滿了反思與教育的實驗性色彩。
(文章整理自Native-Land.ca網站內容)
本月份原圖中心的週六電影院挑選了來自亞洲不同國度的二位女孩不輕易向命運低頭的成長故事,片名為《看她輕輕地飛起》與《逆光少女》。《看她輕輕地飛起》描述印度種性制度中「賤民」階級女孩,不甘自己生命受限於階級跟性別的壓迫之下,立志要從拳擊運動打出自己的一片天;《逆光少女》描繪一個靠偷竊乞討生存的小女孩,努力存錢來到大城市打拼流浪想要買個媽媽的冒險故事。
播放日期│4/1、4/8、4/15、4/22、4/29
播放地點│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B1中庭廣場旁)
片名:看她輕輕地飛起(普遍級)
片長:80分鐘
播放時間:10:00~11:20
本片改編自真實故事,女主角圖拉希是一位年輕的印度女孩,因為身為女性,也因為她出生"賤民"階級,她深知自己未來的道路將會很艱辛。年幼時,她常在生存邊緣奮鬥,而在初邁入成年人後,不甘自己生命受限於階級與性別的壓迫,她決心要為自己爭取更好的生活,立志從拳擊運動中打出自己的一片天。
◎場次二
片名:逆光少女(普遍級)
片長:77分鐘
播放時間:14:00~15:17
女孩布蘭卡偷竊、乞討、露宿街頭,家對她而言只是妄想。當她在電視上看到領養的新聞,靈光乍現想要「買個媽媽」。於是她努力存錢,找街頭走唱的盲眼吉他手老皮幫忙。她成為老皮的眼睛,兩人一起離開貧民窟,來到大城市打拼流浪。一路上遇見形形色色的人物,經歷大大小小的冒險,最後布蘭卡真的能如願買到心中的理想媽媽嗎?
=============================================
※週六開放六歲以上讀者入館:
一、6-11歲讀者請由家長陪同入館。
二、十二歲以上請憑學生證換證入館。
三、請遵守本館閱覽規則。
※觀賞假日電影院時,請攜帶證件登記入館,並遵守中心閱覽規則,請勿任意移動椅子。